糧價下調,如何增收?廬江新農人是這麼做的……

點擊上方“微聚廬江”可訂閱哦!

連續幾年,

國家下調了水稻和小麥的價格,

廣大糧農收入減幅明顯,

種田不賺錢使許多大農戶放棄了租賃合同。

粮价下调,如何增收?庐江新农人是这么做的……

但是,廬江的糧農在“一田多種、一田多收”上下實功夫,推進種養結合,以養帶種、以種促養,將種植業作為畜禽糞汙的“消納池”,積極發展稻鴨、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促進了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達到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生態高效、穩糧提質增效。

粮价下调,如何增收?庐江新农人是这么做的……

近日,記者來到同大鎮馬河村,

看到稻田裡圍著防護網,秧苗蔥綠。

水稻田遠看上去與普通稻田並無兩樣,

但當走近一看,

就發現田間有鴨群時而追逐嬉戲,

時而穿梭覓食,鴨群所到之處,

雜草以及稻飛蝨、稻蝽象等基本一掃而光,

儼然成了這片稻田裡的全天候“管家”。

“這片田裡採用的是‘稻田養鴨’模式。6月15日放進的鴨苗,現在每隻已經長到一斤重了。”縣春生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王尚中說。這些小鴨子每天只喂三分飽,剩下的只能在水稻田裡混飽肚子了。“稻鴨在田裡可以有五種功效。除蟲這一塊,餵鴨子喂5-6分飽,導致他自己去尋食,包括葉片背部蟲子卵全吃掉,一隻鴨子在作業2個月時間,鴨子排的糞便大約是10公斤,18只鴨子就很多了,這樣通過攪動以後,這個肥充分被水稻吸收了,所以效果非常好。”

稻田養鴨,“春生公司”已經做了3年。據介紹,採用這種模式,不打農藥不施肥,水稻純綠色生產。種出來的大米能賣到十五六元每公斤。為了打響品牌,王尚中在合肥、南京、銅陵等地開了8家直營店,直接向市民銷售自家農產品,優質優價,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粮价下调,如何增收?庐江新农人是这么做的……

離開同大鎮,

記者來到郭河鎮北圩村,

在縣同鑫水產公司的“稻蝦共作”養殖基地內,

路邊的運輸車輛排成了隊,

肥美的小龍蝦剛剛出水,

就被前來選購的客商迅速分揀、過秤、裝運,搶購一空。

“每畝投入兩三千元,當年就可回收成本”。同鑫水產公司“稻蝦共作”養殖基地負責人介紹,在稻田中沿田埂挖出環形蝦溝。每到插秧時節,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龍蝦移至溝內生長。等秧苗返青,再把溝裡的幼蝦引回到稻田裡。這樣,一季稻能收穫兩季蝦。

記者在現場瞭解到,水稻生長產生的微生物及害蟲,為小龍蝦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餌料,而小龍蝦可以除草、鬆土,產生的排洩物又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在這種優勢互補的生物鏈條中,小龍蝦及水稻的品質都得到了保障。

粮价下调,如何增收?庐江新农人是这么做的……

農戶種稻沒話說,

可養小龍蝦沒經驗。

縣裡再送“技術禮包”,

每年組織大戶到盱眙等小龍蝦養殖產地學習;

針對養殖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縣鎮每年舉辦多場稻蝦綜合種養技術培訓,

縣農技人員還會手把手上門指導。

“種地還真能種出花樣來!”種糧大戶陳傳保轉了觀念,去年第一年見效益,收入就比往年一稻一麥多好幾倍。他算了筆賬:每畝田每年產200斤小龍蝦,按全年平均出水價每斤20元計算,單小龍蝦一項就有4000元;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每畝水稻產量從1000斤降到了約700斤,可稻子品質上去了,價格每斤漲了約0.3元,每畝又可收入約1200塊錢。

“種植結構的調整,除了地方政府積極支持、農業部門技術支撐以外,當地農業龍頭企業要主動帶動周邊農戶;農戶則要密切關注市場需求,暢通銷售渠道,打響品牌知名度。”縣農委負責人說。我縣的稻、蝦、鴨電商銷售點,線下優先收購普通農戶的稻米、龍蝦、鴨,線上銷售,產品經商標認證,通過淘寶等網店銷往全國,每月稻、蝦、鴨銷售利潤能超100多萬元。縣裡推動品牌創建,鼓勵商標註冊,如能升級認證為國家、省、市馳名商標,還能分別拿到不同級別的獎補。與此同時,縣裡幫忙找銷路,通過洽談對接會等多種形式,幫助他們與周邊市場對接。目前各類種養殖基地、合作社已與周邊300多家餐飲店達成供貨關係,高峰期日供貨量達20噸以上。

粮价下调,如何增收?庐江新农人是这么做的……

促進三產融合,

進一步挖掘發展潛力,提升價值鏈。

據測算,

如今廬江稻蝦鴨全產業鏈從業人員約1萬多人。

依託縣龍蝦文化旅遊節、蝦趣旅遊節等活動,

壯大稻蝦鴨產業,

在做優一產的基礎上,做強二產,做活三產,

開發旅遊方式,

形成釣購娛一體的觀光項目,

進一步拓展致富渠道。

2016年以來,廬江大力實施稻田養鴨、稻蝦共作等綜合種養戰略,採用“科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大力推廣“種綠色稻,養生態蝦(鴨)”的稻蝦(鴨)共生模式,打造品牌,促進農業優化升級。目前,廬江稻鴨、稻漁養殖規模已由2016年年底的不足2萬畝發展到現在的20多萬畝,從業人員達到1萬多名,帶動大批農戶走上致富路。

往期精彩回顧

記者/錢良好,縣融媒體中心

粮价下调,如何增收?庐江新农人是这么做的……

覺得不錯,賞個ZAN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