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觸網詳情報導|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羣

薛大姐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說是本家有一個72歲高齡的老人,在山上生活。她所謂的山上沒有華山險峻,也沒有峨眉秀麗。光禿禿的山上,長不了別的,人們唯一生活的的作物就是辣椒。在那裡,也許還有更多跟她一樣的人,而這裡,就是山西萬榮。傳文古黃帝曾在此祭祀皇天后土,可在互聯網文明席捲全球的今天,它似乎便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薛大姐原名薛國風,她在這裡有一個辣椒攤子。從03年到現在,她的人生的大部分精力都在這個不起眼的攤子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手裡的貨品越來越多,可日子卻並沒有紅火起來。貧窮和閉塞,可能是一個地域裡千萬人的問題,薛大姐卻用自己幾十年的汗水來填補。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我從沒想過自己怎麼樣才能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農村姑娘嘛,彎下身,咬咬牙幹活唄,大家都是一個樣。”在萬榮,有太多和她一樣的勤勤懇懇活著的人們。這片位於 華北、西北、中原交界處的地方遵循著先人們的生活方式,面朝黃土背朝天。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品嚐辣椒的薛大姐為了找到讓客戶滿意的產品,她跑遍了萬榮大半的山頭,最後要從300裡外的臨汾進貨。日復一日,辣椒村子裡的農戶們也都認識了這個遠道而來的大姐,因為她——

特別挑。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好的材料為她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可日子並不是靠著口碑過的,有限的人流量並沒有給她帶來富足的生活。她開始選擇,開始改變,終於,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社群營銷。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學習中的薛大姐四十多歲的薛大姐,又一次拿起了筆桿子,開始做筆記,開始記賬。“用微信做營銷,對我們這輩的人來說,就像是天書。我可能比別人強的一點,在於我可能努力了那麼一點。”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薛大姐的學習筆記她開始了做活動,也開始了抽獎,開始了建立一個在以前看來神乎其神的“

微信群”。在旁邊所有攤販詫異的眼光中,這個擺了半輩子地攤的人開始玩起了“洋玩意”。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薛大姐變了?不,薛大姐沒有變。

她依舊是那個起早貪黑的薛大姐,她依舊從300裡外收最好的辣椒,依舊用最便宜的價格賣給她那些老主顧們好吃的東西。只是在今年7月,她悄悄地開了一家門店。作為全鎮乃至全縣唯一的一家辣椒調料店,薛大姐的開張讓一群人在驚詫後豎起了大拇指。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國風辣椒調料店與以前相比,她和來買辣椒的居家阿姨大媽們建立了一種不一樣的聯繫。群裡的人都認識了她,她也認識了他們。薛大姐第一次發現了原來人與人之間除了商品,還有一種神奇的東西叫——信任。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聯合周邊商家的代金券薛國風,成功了。

在萬榮,她做了也許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可是在所有擺辣椒調料的人裡面,她用每月數千斤的辣椒銷量告訴他們——她成功了。從03年到17年,薛大姐的成功依舊微不足道,可卻來之不易。她也在十月份出了人生中第一趟遠門,到上海見了那些幫她推開這扇門的可愛的朋友們。

深度觸網詳情報道|擺地攤的辣椒姐都在學社群

人們問她說她的效果為什麼這麼好,她只是說: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我只是個70後,是個擺地攤的。

“薛國風辣椒”現在已經成為註冊商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