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謠言」當休矣

“別再吃了,有毒”“多一人轉發,多一份希望”……這類看似“溫情脈脈”的謠言在生活中實在屢見不鮮,不明真相者出於“好心”隨手轉發,使其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中“大行其道”,實在讓人不堪其擾!

“政治謠言”當休矣

與此同時,一些涉及國家政策、幹部任免等內容的不實信息,也藉助互聯網媒介的“東風”甚囂塵上,這種“政治謠言”往往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故而“一石激起千層浪”,造成更嚴重的社會負面影響。

粗略梳理來看,此類謠言大致可分三種:

  1. 真假難辨的“政策謠言”。“別再被村長騙啦!土地賠償政策最新版”……此類謠言常冠以“一號文件”等名目,群眾因為未享受“政策紅利”而不滿,幹群間的不信任也隨之增長。
  2. 捕風捉影的“幹部謠言”。此類謠言對正常的組織人事工作歪曲解讀,或是對幹部誹謗誣告,不僅給當事人帶來困擾,更帶來惡劣影響。
  3. 危言聳聽的“政治謠言”。這類謠言以“秘辛”之名,針對社會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捏造虛假信息,具有較強的蠱惑性和危害性。
“政治謠言”當休矣

“謠言張張嘴,闢謠跑斷腿。”“政治謠言”扭曲社會心理,消解社會信任,割裂幹群關係,危害性不言而喻。而究其背後的動機,絕不僅僅是“惡搞”這麼簡單。有的造謠者固然是出於好玩刺激,故意編造“吸睛”信息吸引他人關注。更多的則是利益驅動,出於發洩私憤報復、製造輿論壓力、影響人事安排、謀取一己私利等目的捏造謠言,甚至是故意醜化黨和政府的形象,以期造成社會動盪和政局失穩效果,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圖。由此觀之,對待“政治謠言”絕不能等閒視之,必須下大力氣加以整治!

令人觸目驚心的是,一些黨員幹部無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甚至為了所謂的“仕途”,“搞匿名誣告、製造謠言”,成了謠言的“始作俑者”。甚至公開散佈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論,這必然要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黨員幹部不僅要做到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更要在面對虛假消息和不當言論時,不做“隱形人”,旗幟鮮明發聲亮劍,第一時間澄清說明,起到清溯源、正視聽的作用。

政治謠言在網絡空間的傳播,除了有受眾在常識和判斷力上存在缺失的原因,還反映出信息不對稱、信息監管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因此,遏制政治謠言除了寄希望於網民成為止謠的“智者”,不斷提高信息批判和質疑能力,還需不斷提升黨務、政務的公開水平,加大政策的宣傳解讀力度,對公眾的質疑和不實的消息及時反映、解釋說明,讓滋生謠言的土壤置於“陽光之下”。同時,網監部門和網站平臺應形成合力,完善輿情監測預警機制,建立智能化的識別審核機制,做到謠言早發現早處置。還要依法對故意造謠或傳謠者給予處罰,加大違法成本,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輿論空間,為構建和諧社會環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文 / 馮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