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粵劇到京劇,《帝女花》華麗變身背後的文化自信

從粵劇到京劇,《帝女花》華麗變身背後的文化自信

3月2日,京劇版《帝女花》在香港隆重上演,成為第46屆香港藝術節中最受矚目的表演之一。

提起粵劇,戲曲愛好者一定會想起長平公主和周顯世悽美愛情故事­­­。而此劇原本是由著名粵劇作家唐滌生根據清代傳奇《帝女花》編創,由任劍輝、白雪仙於1957年首演於舞臺。其後半個多世紀以來,《帝女花》憑藉其獨特的故事韻味,流傳至今併成為粵文化的標誌性劇作。

作為一個擁有歷史背景的戲曲,不單是劇中的愛情故事吸引觀眾,其中的歷史性故事和不同人物特點也勾人心懸:例如“清帝的雄心善謀”,“崇禎帝的蒼涼壯烈”,“周寶倫的強蠻無義”等都是在譜寫明末崇禎六年的時代文化,同時也為帝女長平公主和周顯世的愛情故事打造悲情氛圍。《帝女花》之所以流傳甚廣,得益於其獨特的故事結構。它是唐生戲裡少有的才子佳人以外還加了把國仇家恨,也是少有的非大團圓結局。加上粵劇的唱詞優雅,旋律優美,在年輕一輩都有它的市場,普通人也能沒事哼上幾段。《帝女花》可能不是仙鳳鳴裡最好的一部戲,但顯然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

從粵劇到京劇,《帝女花》華麗變身背後的文化自信

京劇版《帝女花》由著名編劇顏全毅執筆改編,中國著名京劇演員於魁智、李勝素主演。由內地與香港文化界人士共同策劃、國家藝術基金重點資助。對於這樣一部已經如此成熟並且流傳已久的經典粵劇劇目,將其新編的意義何在?

粵劇經典,以京劇的形式,在香港觀眾的面前加以展現,這一別出心裁的舉措,其背後不僅是國家意欲推動、加強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聯繫,也彰顯出經濟實力提升的中國,在文化傳播領域愈加自信、熟稔。

作為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藝術文化,中國戲曲擁有的戲曲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則數以萬計。但是,對於很多從來不接觸戲曲或者很少聽戲看戲的人來說,對不同劇種是存在刻板印象的。甚至地方戲就只受當地人的喜愛,得不到範圍更大的推廣。當粵文化的標誌性符號經由“國粹”京劇呈現的時候,自然會引發各界人士乃至國家的關注。

從粵劇到京劇,《帝女花》華麗變身背後的文化自信

此前有很多粵劇改編京劇的案例,但京劇改編粵劇實屬罕見。所以它不僅僅是一部新編劇作,更是文化多樣性發展的結果。從語言上看,兩部劇種在語言上存在巨大差異,導致唱唸也會有不一樣的安排。而京劇《帝女花》在保留了粵劇文辭華美細膩、文學性與音樂性俱佳的特點的同時,根據京劇語言習慣和唱唸安排加以發展,在主題和風格上,保留並突出“含樟樹”的美學意象,同時依據京劇的審美特徵和時代精神,著重頌揚了戲劇故事所彰顯的家國情懷。

戲曲這一藝術形式在各劇種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高低之分,各劇種之間的表現形式都在互相交流和借鑑,它們都是中國戲曲的一分子。實際上,不同劇種的融合和改編,也正是文化自信的體現。戲曲貴在經典,但並不是根深蒂固。劇種貴在多樣,但並不是一成不變。正因為中國戲曲百花齊放,才得以千古長青。而不同劇種的交互融合,為中國的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渠道,打破了觀眾的固定思維並提升了對於中國古典藝術的認知程度。

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擁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我國獨有的特色文化。今天的中國戲曲,在為本國戲曲愛好者提供文化盛宴的同時,也越來越作為一張國家名片,成為全球各界人士認可、欣賞的藝術薰陶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