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水果之王」都吃過,卻不知樹身很名貴,入水就沉,少有人認識

請您在閱讀本文之前,點擊右上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收到[農技分享]每天推送的最新價格行情、三農政策、農業、園藝、養殖、花卉等內容了。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炎炎夏日,太陽的炙烤讓人失去活力,在這樣的高溫中,似乎所有的快樂都冒著熱氣。這時最愛推開窗,一瞧上外頭一片綠意盎然,心情便頓時舒暢,喲~瞧瞧那壓垮枝頭的紅果果不正是荔枝樹嘛,大暑前後,正是荔枝結果實的好時候,這時候的荔枝各個鮮嫩多汁,惹得人口水不止,在高溫下長出來的傢伙,氣場就是不一樣。

這“水果之王”都吃過,卻不知樹身很名貴,入水就沉,少有人認識

說到這荔枝,在農村各地都是多見的,然而人們卻只吃荔枝,忘記荔枝樹本身的價值,別說單就這荔枝樹也是個寶,許多農民朋友卻拿來當柴燒,著實有些可惜了。

荔枝的好處我想就不用多說了,荔枝名氣多大?唐朝美人楊貴妃愛荔枝,杜牧留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蘇東坡又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吃貨絕句,因此早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們就把荔枝稱之為“水果之王”。

這“水果之王”都吃過,卻不知樹身很名貴,入水就沉,少有人認識

當年的盛況可想而知,荔枝作為本國原產,歷史可追溯道兩千多年前,荔枝的名字由來也有點意思,我們去買荔枝的時候可以看到荔枝留在枝條上的,這是因為如果直接摘下來的話,馬上變質,連枝採是古人發現的保鮮技巧,李時珍因其離枝便腐,取把白居易詞句離支,最後演變成“荔枝”。

這“水果之王”都吃過,卻不知樹身很名貴,入水就沉,少有人認識

荔枝的入口脆生,清甜多汁,口感極佳,現在正是當季,嚐鮮更待何時。

先別唇唇欲動,今天的主角不是荔枝而是那被人遺忘的功臣荔枝樹,也被稱作“荔枝木”,雖然樣貌不算高大魁梧,一般也就在十米左右,但枝繁葉茂,花期春季,夏秋果起,繁殖的荔枝樹,側根和鬚根發達沒有總根,所以看向樹枝是彎彎繞繞的,卻是樹的一大特點。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荔枝木可是非常名貴的,它生命力極強,可達百年以上,且更是一味中藥,荔枝根有緩解胃寒,岔氣,遺精等療效,溫中散寒,健脾益腎的功效。

這“水果之王”都吃過,卻不知樹身很名貴,入水就沉,少有人認識

除此之外,荔枝木還可以用來當染料,早年前,出海的漁民會將荔枝根煮水,染衣服,衣服最後呈褐紅色,而且染過的衣服,防水度增加不少,而且因為材質的特點,也引起一陣潮流。

現在除了老中醫以外,許多農民朋友都拿它來當柴燒,因為荔枝木如水就沉,很多人都覺得它沒啥用,也少有人認識或者知道它的用處,因此浪費了它的價值。

各位朋友,你們瞭解荔枝木嗎?歡迎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