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H48總決賽看中國養成系偶像的發展

正文共1937字

預計閱讀時間為5分鐘

SNH48總決賽看中國養成系偶像的發展

7月28日晚,偶像團體SNH48 GROUP第五屆偶像年度人氣總決選發佈演唱會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落幕。SNH48成員李藝彤以40.2萬票的成績獲得選舉第一名,SNH48另外兩名成員成員黃婷婷和馮薪朵則分別以27萬票和17萬票的成績位列第二第三。除此之外,總決選排名前66的成員名單也正式揭曉。

2018年總決選的排名方式依舊是按照粉絲購買指定單曲CD投票決定。據統計,2016年總決選166名成員總票數共170萬,2017年總決選300餘名成員總票數共330萬,而2018年總決選僅排名前66的總票數便有297萬。總決選加上廣告,周邊,直播,握手會等收入,今年的SNH48或將給絲芭帶來2億元的收益,突破了2015年創下的一億元記錄。

這樣的成績標誌著養成系偶像已經進入大眾視野,不再是一個陌生概念。與完全系偶像不同,養成系偶像主打成長,使得粉絲有機會見證新人不斷進步的過程。在日韓,養成系偶像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經營體系,娛樂公司大量招進練習生(即新秀成員,在日本則被稱為“研究生”。與中國語義不同,該詞為學校,單位的非正式實習學生或員工的意思。)並根據規劃定期進行選秀活動,讓練習生努力成為正式成員組合出道。

SNH48總決賽看中國養成系偶像的發展

日韓娛樂公司通常每隔幾年便會推出一個新的養成系偶像團體,團與團之間依靠競爭保持水準。而中國的養成系偶像還處於發展階段,較為熟知的團隊除了SNH48之外,還有TF BOYS,今年《偶像練習生》推出的NINE PERCENT以及《創造101》推出的火箭少女101。其中TFBOYS以6270萬元的收入登上2017年中國名人商業價值排行榜,系年齡最小的上榜明星。而《偶像練習生》累積播放量994,530,620次;累積彈幕量2,025,015;微博#偶像練習生#閱讀次數10,850,000,000(數據截止至2018年3月27日),成為現象級綜藝節目。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養成系偶像團隊均沿用了日韓的娛樂公司的運營模式。TFBOYS所屬的TF家族沿襲了日本傑尼斯事務所偶像培養制度,《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均為韓國綜藝節目《produce101》的中國版。而SNH48在脫離AKB48獨立發展後,也依舊沿用著AKS事務所的總選舉制和姊妹團制。

SNH48總決賽看中國養成系偶像的發展

即便如此,這些偶像團體也並非完全照搬,而是在基於中國市場情況實現本土化。以SNH48為例,內部所有成員均簽約於同一家公司——上海久尚演藝經紀有限公司,由久尚與絲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來運營管理整個團隊。

相較之下,AKB48從2007年開始,所有成員經由AKS安排,分別簽約太田、尾木、SOMEDAY、Hori Pro 等經紀公司,由此形成了一個圍繞AKB48 的戰略聯盟,將團隊公演管理與成員個人管理分開。AKS作為AKB48的統籌經紀公司負責為其成員接洽工作,與所隸屬經紀公司聯絡後再分配給成員,所得酬勞按照合約逐一分配。

而國內的久尚公司以網絡遊戲起家,本身缺乏文化娛樂產業運作的經驗和資源,混亂的管理曾經導致SNH48在第一期出現過負面新聞。在由AKS和久尚合資成立的絲芭音樂文化公司介入其團隊運營之後,SNH48 的管理才趨於合理化。在團隊人數尚且不多的情況下,成員統一簽署一家公司更有利於集中化管理。

另一方面,AKB48 鎖定的核心粉絲群是那些沉浸於網絡文化的“御宅族”們。在日本,這一部分人通常是年齡在二三十歲以上的中青年男性,基於與年輕女孩交往的渴望和幻想,他們投入大量時間、金錢來支持自己喜愛的偶像,且對偶像具有佔有慾。他們對養成系偶像的質有著不同需求,但從SNH48曾經於2014年推出了網絡綜藝節目《SNHello星萌學院》來看,通過綜藝節目來放大“御宅族”所喜愛的成員特質的收效並不明顯。

因此,這套偶像打造方式在中國需要重新調整。高人氣成員表現出的鮮明個人特質明顯更加符合中國粉絲的喜好,比如“髮卡”李藝彤的“段子手”屬性、“教練”陳思的“雙節棍”屬性、“三妹”孫芮的“東北梗”屬性。所以就總體而言,除去個別特別有辨識度的成員,SNH48的角色定位並不明顯。

SNH48總決賽看中國養成系偶像的發展

如今,養成系偶像在中國已經成為各大熱搜榜的常客,商業價值也伴隨著人氣和熱度一路飆升。而日本的AKB48卻面臨著聲勢下滑,市場飽和的局面,秋元康不得派出道多年的成員去韓國參與《produce101》來拓展海外市場。這或許會成為對SNH48的一種警告:在更容易看到結果的偶像養成綜藝的衝擊下,光靠運營“粉絲經濟”來保持粉絲粘性已經不再那麼具有權威。儘管絲芭文化的目標是在向主流市場靠攏,不過擁有超過800萬粉絲的鞠婧禕仍然是這個團體中唯一一位真正走進主流市場的藝人。

SNH48未來的發展究竟會怎樣?或許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驗證。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