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事件:国民之殇,如何解?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 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案件。国家药监局已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收回药品GMP证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并会同吉林省局对企业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疫苗事件:国民之殇,如何解?

大数据分析

传播趋势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7月20日到7月23日发稿时,共监测到相关报道2233篇。

疫苗事件:国民之殇,如何解?

疫苗事件:国民之殇,如何解?

如上图所示,话题热度自7月21日起不断上升,于7月22日达到话题声量最大值,7月22日后话题热度逐渐下降。

媒体类型

疫苗事件:国民之殇,如何解?

媒体类型方面,新媒体是此次新闻报道的主力军,其中微信占比53.9%。另外,新闻门户网站也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占比25.4%。

正负面分析

疫苗事件:国民之殇,如何解?

报道倾向上,负面报道所占比重最大,将近全部报道九成。其次是中性报道,占比8.4%,正面报道仅占比2.4%。

媒体观点

新京报新媒体:应对重大舆情如同救火,丝毫的迟疑就会丧失良机。同时,救火更需对准火点,要有正确的应对心态和策略,避免单纯用捂盖子的方式来压制舆情,否则,平静的表面之下就会存在蔓延更广的恐慌。

两微一端,不仅是用来转发“好人好事”和调侃“奇闻异事”,及时发布民众关切的权威信息才是最根本的任务。以事件的重要程度看,有关方面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也不是没有必要。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拖到工作日再解决,何况,若是工作日都能够恪尽职守,又何至于这个周末如此被动?

四川在线:是到重建制度、道德信仰的时候了,一个成熟的、让人内心平静、充满自信的社会,应该是具有制度性和道德感的,制度、道德之于社会,是行为规范、是文化价值,更是理性的精神,设若人人都有制度性和道德感,能知耻,不为耻,能守信,不失信,才能让社会变成可信任、可依托。反之,监管不管,制度不为,一而再、再而三的退守与忍让,只能让制度形同虚设,道德蒙上灰尘,让人时刻感受江湖险恶,加剧对社会的不可信任。

疫苗事件:国民之殇,如何解?

网友观点

@不破不立Z:这是祖国的未来啊。良心何在。职责何在。

@筱恶魔0515 : 为了疫苗安全,每个批次都得抽查检验。

@皖奇 : 请求判死刑,如此丧心病狂的畜生一定不会悔改,25万假疫苗已经用在了25万人身上,这跟谋杀根本没区别,他的利润跟人民的生命算个屁!

复兴观点

这个周末,无数中国人为近期闹得火热的疫苗事件而愤怒,因为孩子是中国无数个家庭的软肋,而这个软肋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攻击,着实令人愤怒。

疫苗接种是每个家庭预防和控制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故相信无论大小家庭肯定都接种过疫苗,如今传出疫苗有问题的新闻,不禁让人心惊:在这次事件之前又有多少问题疫苗是没有被发现的?已经注射了问题疫苗的孩子会怎么样?怎么能保证以后不再出现问题疫苗了呢?

图/复兴大数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