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神」狀告「抽水大王」追討2.18億港元,撲朔迷離的真相!


大佬的過億糾紛高潮迭起



“貸神”狀告“抽水大王”追討2.18億港元,撲朔迷離的真相!


有人說,最牛逼的資本玩家都在港股,因為動不動就把主板公司玩成了仙股,過億財富灰飛煙滅,虧了錢不肉痛還能捲土重來……


這不,最近港股風雲再起,這一次的兩位主角分別是被稱為港股“貸神”的冼國林和“抽水大王”鄧清河。


冼國林本人橫跨香港金融圈和武術圈,因為在借貸業常攪得滿城風雨,被行業人士稱為“貸神”。他曾師從葉問長子學習詠春,電影《葉問》系列大火後,他成了詠春聯會“CEO”。


另一位主人公鄧清河同樣不可小覷,憑藉精湛的財技在香港縱橫股壇23年。擁有多家上市公司,同行和媒體常戲稱鄧清河為“抽水大王”。


不過,最近兩位港股傳奇人物忽然“打了起來”。冼國林一紙訴狀向香港高級法院把鄧清河等人給告了,還召開了記者會大吐“苦水”。


冼國林對媒體表示,不惜代價對簿公堂,未來還有可能向香港證監會、廉政公署等監管機構舉報。


是什麼讓兩位曾經惺惺相惜的港股資本市場大佬大動干戈、兵戎相見?


1

“有的是辦法讓股價下跌”?


事情還要追溯至2016年。


2016年2月,香港創業板公司第一信用(8215.HK)的董事長冼國林在權威證券(即原:君陽證券)抵押了部分第一信用股票進行融資。


冼國林在記者發佈會上提到,他質押股票的權威證券的幕後老闆鄧清河,當時向他表示了藉機收購(買殼)意向。冼國林當時為了融資,也有意將第一信用控股權出讓,於是,兩人在一個月內見了三次面,鄧清河還介紹了廣西的同鄉吳金龍給冼國林認識,由他來代持自己的股份。為了降低收購成本,鄧清河表示會刻意壓低股價,將收購的股份過戶到吳金龍手上。


冼國林說:“當時覺得可以把股份賣給鄧清河是因為,鄧說收購之後可以繼續讓我做董事會主席,收購價是3.8億港元。而且,收購之後,如果成功從港股創業板轉主板,還有8000萬港元獎金。”


雙方的蜜月期維持了一年多,不過,

2017年9月份,因為最終的收購價格談不攏,兩人關係急轉直下。


冼國林在上訴書中提到,鄧清河揚言有的是辦法讓第一信用股價下跌,強制收購第一信用。


果然從2017年9月5日起,第一信用股票在9個交易日裡出現連續股價暴跌,股價從0.5港元/股下跌至0.102港元/股,與鄧放狠話前的0.5港元/股相比,跌幅高達79.6%,市值縮水超14億港元。


“貸神”狀告“抽水大王”追討2.18億港元,撲朔迷離的真相!​​

第一信用K線圖


由於股價下跌觸及平倉線,權威證券致電冼國林要求其補保證金或還款。


當時冼國林提出每週還款1000萬港元的計劃,得到了權威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的口頭同意,並且在9月18日早上以支票形式支付了首期1000萬港元。


但是,還款之後的當天,依然發生了冼國林在權威證券質押融資的股票,還是被強制出售平倉。隨後,冼國林發現自己被出售的股票落入吳金龍之手。這和鄧清河當初的控股計劃一模一樣,只是不需要付出幾個億的代價。


冼國林認為,是鄧清河在“動手腳”。冼國林在給法院的上訴書中提到,鄧清河向自己透露其已透過權威金融(0397.HK)、智易控股(8100.HK)、寰宇國際(1046.HK)間接控制權威證券,當時僅智易控股就持有第一信用約19.7%流通股票。


9月18日,就公司主席冼國林所持股份被強制出售一事,第一信用發出公告聲明,用的措辭是:因為他和股票經紀之間有“些許誤會”


“貸神”狀告“抽水大王”追討2.18億港元,撲朔迷離的真相!​​


可見,冼國林和鄧清河這位“買家”當時尚未完全撕破臉。


時隔一年之後,在所有的和談破滅之後,冼國林選擇了走上法庭,他提供證據指出,鄧清河和吳金龍是老鄉,而且分別擔任香港廣西社團聯會會長及副會長。第一信用股價大跌正是因為兩人聯合其他資金方故意打壓股價,繼而強制平倉,導致他損失約2.18億港元,要求追討這一損失。


2

幕後之人究竟是誰?


偵探君只能說,大佬們的“誤會”,是真的很費錢。


截至目前,第一信用已經停牌超過8個月,停牌前股價為0.108港元/股,可以說是仙股中的仙股了。


數億港元的“誤會”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就冼國林指控的“鄧清河意圖通過吳金龍控制第一信用”,吳金龍強調自己投資第一信用一事不涉及到鄧清河,鄧清河只是在投資第一信用一事中給了一些建議。


吳金龍同時對媒體表示,自己背後也沒有金主,全是個人資金,投資第一信用主要是覺得它物超所值,日後有機會還會增持股份。


被冼國林披露作為鄧清河間接控制權威證券通道之一的權威金融也對此進行了澄清。公告稱,其董事會現任主席及非執行董事蔡振忠是公司(需要公佈權益的唯一人士)“實際控制人”,其持股約26.65%。意在撇清間接控股通道一說。


鄧清河本人則對媒體表示相關指控失實,自己已經委任了律師處理此事,保留追究相關人士法律責任的權利。


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換了主人,局中人的說法不盡相同,真相究竟如何,還需看法律如何判定。

3

第二大股東要求罷免全部董事


有意思的是,偵探君查詢相關資料發現,今年2月份,冼國林已經辭去第一信用主席和執行董事的職位,出售了手上所持有的所有第一信用股票。


而第一信用7月6日公告顯示,目前第一信用第二大股東吳金龍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罷免現任全體董事會成員,同時並未列明任何原因及理由。


雖然第一信用董事會以吳金龍未獲得同意書為理由拒絕了特別股東大會的召開,不過雙方你來我往間顯然“火藥味”十足。


冼國林則對媒體表示,自己在8月6日之後會考慮提供更多證據“進一步行動”。


聯繫到在不久前的發佈會上,冼國林提及未來還有可能向香港證監會、廉政公署等監管機構舉報一事,所指的“進一步行動”很有可能就是指此事。


這場港股“貸神”狀告“抽水大王”的故事,目前看起來才剛剛開始。龍虎相爭,各方粉墨登場,吃瓜群眾們覺得這場資本大佬的對決,誰會勝利呢?評論中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