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拯救國家與危難之中,爲何最終卻遭冤枉慘死

歷史上的冤假錯案多的是數不勝數,今天咱們要說的是明朝的“于謙案”。這件堪比“岳飛案”的冤案,背後是赤裸裸的皇權政治的陰暗與無恥。

他拯救國家與危難之中,為何最終卻遭冤枉慘死

于謙劇照

咱們來先看看于謙案的經過。明朝有一個很奇怪的產物那就是宦官專權,于謙案也離不開宦官,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皇權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大家都知道,“土木堡戰役”後,于謙主張擁立了朱祁鈺為帝,但是命不該絕的朱祁鎮後來回到了明朝,而且遭到了朱祁鈺的囚禁。但是後來的“奪門之變”朱祁鎮有奪回了皇位。而幫助其奪位的徐有貞、石亨與于謙卻是死對頭。

他拯救國家與危難之中,為何最終卻遭冤枉慘死

朱祁鎮劇照

朱祁鎮重掌皇權後並沒有想到要殺掉于謙,他知道于謙是有功之臣。但是徐有貞可是個政治老流氓,他對皇帝說:奪門之變師出無名,為何不以于謙要立藩王為名,處死於謙,其奪取皇位也是名正言順。朱祁鎮思考之後,便殺了于謙。就這樣,一代名臣又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他拯救國家與危難之中,為何最終卻遭冤枉慘死

于謙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處死於謙抄他的家時,這樣一位一品大員的家裡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竟然沒有多餘的錢財,可以說是家徒四壁。最終搜出來的東西只有兩件:當年護國有功朱祁鈺賜給他的蟒袍和寶劍。最後,連抄家的人也按耐不住失聲痛哭,他們被于謙感動了,他不僅是一個英雄,他還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了不起的人,值得讓所有人尊敬的人。如果後世人人為官能以其為榜樣,何須蒼蠅老虎一起打。

後來的朱祁鎮也十分後悔,但是他是不可能認錯的,這件事只能等他的兒子來做,朱見深繼位後就立即給於謙平反了。但是于謙的死,背後還是皇權政治在作祟,但是這並不影響後世對其的評價。各位看官有何見解,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