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芯微 和众之长 芯创蓝海

成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首先要站在高点,瞄准国外技术、市场和人才。其次要培养本土重点企业发展,逐日壮大自身力量,确保成都处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一梯队。

和芯微 和众之长 芯创蓝海

作为业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芯微”)自2004 年创建以来,从最初默默无闻的无风险投资的海归创业团队,成长为中国大陆第一家掌握USB2.0 物理层接口和音频编解码核心技术,实现批量生产, 拥有员工一百多人,服务于多家海内外中小企业客户的“创业老兵”。

进入公司,看到了挂满公司一面墙的国内外发明专利,另一面墙则陈列了众多的企业获奖牌匾,还有公司董事长邹铮贤个人的获奖证书,足以彰显今日的和芯微在成都乃至国内外被高度认可的事实,及其所承载起的重要使命。

据有关资料得知,截止2016 年底,和芯微共申请专利420 项, 人均5.6 项;

☆其中,国内发明199 项、美国发明85 项、国内实新128 项、国内外观设计8 项;

☆授权有效专利320 项,其中国内发明120 项、美国发明64 项、国内实新128 项、国内外观设计8 项。

连续三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专项)产生专利三期,

☞第一期6.25Gbps 高速串行接口IP 核56 项,

☞第二期12.5Gbps 高速串行接口IP 核开发及应用81 项,

☞第三期USB3.0 高速串行接口控制器IP 核研发52 项。

三期重大专项均通过验收, 和芯微因此也在业界有了一定名气。

近日,杂志就和芯微企业成功之道及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境况,对和芯微董事长、CEO 邹铮贤进行了专访。


转折点,无意间在国策之前进入集成电路行业

产城:请您对和芯微做简要介绍, 成立以来企业抓住了哪些机遇实现突破发展?

邹铮贤:公司是2004 年成立

, 当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我和几位朋友看到国内的市场前景,决定回国尝试创业。那时候国家集成电路重点省市有7个,我最终选定成都。但创业并非一帆风顺, 资金短缺是一大难题。

在最初的三,我们10余人的创业团队艰难的自费投入资金,支撑技术开发,从海外引进人才支持团队研发创新。

在初创期举步维艰的时刻,恰逢数字音乐(mp3)和手机(当时的功能手机芯片基本国产)两个产业机会悄然而来, 企业抓住机遇,无论是在IP研发,还是客户积累方面都跨上了一个台阶。

成立之初的五年时间里,公司产值每年持续呈三倍增长,到2009年时, 企业产值已达1亿元人民币。

后来企业又迎来国家启动重大科技专项(核高基专项)的机遇

, 2008 年,有线通讯要求在一根线上传输速度越来越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研发高速串行接口。那时候基本是国外大公司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

随后国家也看中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性,考虑到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规划时间比较短, 国务院制定了十五年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设定了十六个重大专项,其中集成电路被列为01 专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核高基专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的简称)。

和芯微凭借自身研发实力成为第一批入围核高基专项的企业,并且是重大专项中第一个通过验收的项目,这使我们在业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同时也成为四川省在行业内的一张名片。

和芯微 和众之长 芯创蓝海

技术研发团队


破与稳,以螺旋式发展稳中求进

产城:在同类型企业中,您认为和芯微最大的价值魅力何在?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邹铮贤:秉承“和众之长,芯创蓝海”的企业文化理念,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希望大家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在我个人看来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就是拥有一批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才。

对于人才的择选,我更看重有能力做出市场需求产品,且有市场经验的人。

在公司内部,我们通过股权激励和分红计划的方式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留住人才。

现目前,公司约60%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权。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除了拥有稳定且高质量的人才和技术研发团队外,我们公司对自身的定位亦非常清楚——专注为中小企业服务。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遗余力的为国内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支持和助力他们快速成长。

截止目前,我们服务过的中小企业,已经有不少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相关细分领域的领先者。


产城:发展的投入必将影响企业的短期效益,但光求稳定又会导致落后于他人。在平衡发展与稳定之间, 企业是如何做的?


邹铮贤: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就数量而言, 已经占到了全球80%以上,其中很多都是海外行业人士回国创业,我们希望与他们加强合作,用我们的品牌和人脉助力他们的发展。

众所周知,企业要持续发展, 在经营中就要注重业绩,注重盈利。但求发展和求稳妥往往是矛盾的,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难度尤其大。公司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搞研发,比如我们花了六七年去攻克所承担的三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业绩受了一些影响,但这些投入让我们的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解决产品线单薄问题,我们团队也在不断寻找新的产品合作开发,和很多高校与研究所合作,特别是与电子科技大学的合作富有成效。

在我看来

√合作最重要的是信任关系, 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工作;

√另一方面就是技术和优势互补,比如高校一直跟踪技术的最前沿,而我们对产品落地和市场销售更加熟悉。

总体来说,在成立以来的14年时间里,和芯微的成长曲线是呈螺旋式发展而不是直线发展,早期我们是完全自主研发和销售,现在我们也非常乐意和国内外同行开展技术合作, 实现双方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再创业,调整模式致力新方向

产城: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的龙头支柱产业,在您看来,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况如何?最新的发展趋势怎样?

邹铮贤:在成都的集成电路行业中,有众多的外资企业和中小企业, 缺乏本地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这是一个遗憾。

但是,成都在电子信息行业有很好的基础,拥有大量的电子信息人才,最近几年还有很多人才回流到成都,整个发展态势是好的, 我认为应该加大力度投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向产业的前沿伸展。


产城:近期,15 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正式在成都高新区集中开工,这对成都电子信息行业意味着什么?为企业传递出了什么信息,应如何应对?

邹铮贤:从中不难看出,电子产品将大幅增长

,各大项目在集中于成都制造会带动设计产业发展,对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都有极大的意义。

目前行业人才稀缺,企业之间人才争夺趋于激烈,除了现有的引进海外人才和外地区域人才外,本地人才的培养也是一大重要举措,行业加强基础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我认为,政府应该对电子信息专业的刚毕业学生进行3到6个月的基础培训,完成学生走向岗位的第一棒,企业再对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完成第二棒,毕竟中小企业要完全自培人才是极其困难的。


产城:此前,您曾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如何实现不断创新这一议题您有怎样的见解?

邹铮贤:在我看来,

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企业要谋求发展,首先要站在制高点众览全局,我们要瞄准国外的技术、市场和人才,集中资源力量壮大自身实力,进而在产业爆发中位于前列,其中,时机可谓至关重要。

中小企业要做超前的研究困难重重,我们可能不能走在世界前列,但一定要紧跟第一梯队,先保证不掉队,再找机会超越。

作为企业带头人,要时刻关注世界大趋势、技术和人才的走向, 不能着眼于目前的成就与利益,让企业陷入故步自封的状态。


产城:企业在践行“做中国消费类电子IC 的龙头企业,掌握核心技术” 愿景的过程中有哪些方便对外公布的长、短期规划和举措?

邹铮贤:在实现企业愿景的道路上,首先要打破国外一些芯片的专利垄断,

和芯微要做的是从源头抓核心技术,

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

比如收购国外某些专利公司,并把他们团队的主要骨干请到中国来,进行研究开发。在掌握技术后,我们即可实现自主研发。

从当前大趋势可以看出, 手机是如今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如果我们能在全国拿到一席之地,我们就很有机会成长为行业的龙头。


产城:作为业内拥有十四年经验的“创业老兵”您有何感想?对新创业者又有哪些建议?

邹铮贤:

多年的创业经历让我成长很多,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对人性的感知和对社会的认识等,对于正在创业者和即将创业者,我认为首先要选对方向,争取在行业的早期进入,这样机会大很多;

其次应该做到厚积薄发,目光长远,脚踏实地向前,一定要培养和储备人才,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中的方略与细节

来源丨《产城》杂志三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