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先导药物——致力于成为新药创制源动力

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

,加之海归博士的创业背景,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从创立伊始就被贴上了“高科技”的标签。

创业五年来,公司依托拥有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DNA 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不仅建立了我国首个以此为基础的“药物种子库”,填补了原创化合物筛选的空白,而且其核心技术和新药发现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制药业的充分肯定,成为新药创制的“新引擎”

特别策划 先导药物——致力于成为新药创制源动力

成立于2012 年的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在其董事长、CEO 李进博士的带领下,仅5年的时间就已成长为一家拥有独具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并在细分领域居领先地位的“明星企业”:规模逐渐壮大,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合作伙伴与日俱增。

目前,成都先导药物已完成千亿级DNA编码化合物库,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万亿级。

同时,公司已与辉瑞、默沙东、强生、天士力等数十家国内外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新药研发合作关系,并将多个创新药项目推进到临床前阶段。


起航、潜行、开拓

镜头回放到30多年前,成都先导药物创始人李进赴英国留学、工作, 研究分子设计、分子合成与分子筛选, 并一直从事新药研发。

国内逐渐浓厚的创业氛围和对高端人才的重视,让李进开始萌生回国创业的想法。

在受邀对国内多个城市考察后,2011年, 李进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正式接触, 双方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

在政府给予房租减免、实验室装修补贴、3 年创业启动资金的优惠政策下,2012 年2 月,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2 亿元。

在国际大公司的多年工作经历,让李进能以全球领先视野洞悉业内发展走向,他最终选择了以在国外刚开始应用、在国内尚属空白的“DNA 编码化合物库”为切入点作为成都先导药物的创业项目。

具体来说,

“DNA 编码化合物库”就相当于‘药物种子库’,这个库内的分子种类越多样化,发现新药的空间就越大。

在成都先导药物,这个包含千亿种化合物的DNA 编码化合物库就放置在4 个冰箱里,仅仅占据了不到10 平方米的空间。

而这也是这个库的特点和优势所在,万亿级样品仅用数个低温冰箱就可以存放。

而且每一个化合物都由一段已知序列的DNA 片段进行分子水平标记,这使化合物分子筛选由传统方法的几个月时间缩短至两周甚至更短,大大提高了重大疾病疑难靶点的药物发现效率,无疑成为新药创制的新引擎。

作为一家有着“重要利器”的高起点高定位的前沿生物医药公司,成都先导药物凭借着“始终相信这个技术是行业所需要的”理念,不断克服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团队、人才、资金等困难,并按照自己的节奏脚踏实地潜行,在短短5 年时间里成为全球可基于此技术进行规模化新药研发合作的3家公司之一,并展示出强势的商业价值,达到了国内企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达到的高度:

2013 年底成都先导药物利用创新平台合成了3 亿个DNA 编码化合物,2015 年量级达40 亿~50 亿个, 2017 年底这个数量已达千亿个。

这意味着,随着成都先导药物“DNA 编码化合物库”不断日益巨大,未来会有更多新药“种子”在成都孕育、成长、成熟,走向全国乃至全球,为更多患者减缓病痛。

同时凭借成都先导药物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优秀的团队力量,公司规模也一直在不断扩大、团队也不断在扩张,

2016 年成都先导药物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成立全资子公司。

2017 年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年会上,成都先导药物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签订合作协议,将投资5亿元在生物城建设成都先导新药研发中心项目,开展新药研发及相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2023 年前完成不少于5 个品种的新药临床申报。


创新的广度决定先导的速度

现在,已经熬过了低谷期的成都先导药物生命力显得更加强大。在2017 年,成都先导药物的高速成长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赢得了行业内外同仁的高度认可,相继被评选为“2017 (第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百家最具成长性创业企业”、“2017 德勤成都高新创新创业明日之星”企业, 并成功取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证书和奖牌。

在成都先导药物看来,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发展的关键是创新, 而且创新是持续的。

生物医药行业对研发的要求非常高。

成都先导药物从成立伊始重心就基本在技术研发上——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在研发上下大成本。

如今,成都先导药物已经从最初的3人团队,发展到近300 人,其中8 位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世界500 强企业的资深研究背景,公司博士占比20%,硕士45%。

估算未来3-5 年的时间,公司人员将增加到上千人。

特别策划 先导药物——致力于成为新药创制源动力

研发团队

除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的DNA 编码化合物库合成及筛选技术,成都先导药物还针对高潜力、高价值的靶点进行新药发现与开发,不断建立饱满的自主研发药物管线。

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新药研发,内部在研新药项目20 余项,集中于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炎症/ 呼吸道、代谢病及眼科疾病领域。

目前已有多个针对肿瘤的项目——HG146 已获临床批件、HG0301 即将申报临床、HGP0949 和HGP1163 已在先导化合物优化阶段。

对于新药管线,成都先导药物表示目前采用的策略是先主要集中在肿瘤,其他领域的产品研发之后在进入临床前将其转让。

公司第一个新药已获得临床批件,预计今年将完成另一个新药品种的临床申请, 理想状态是一年报一个。

特别策划 先导药物——致力于成为新药创制源动力

针对高潜力、高价值的靶点进行新药发现与开发

此外,近两年来,成都先导药物在创新商业模式上也做出了探索——为客户创新靶点快速提供苗头化合物,抢占first-in-class 先机提供技术支持。这一创新为成都先导药物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数据显示:通过技术平台合作,已签署价值超过31亿人民币的大单。

特别策划 先导药物——致力于成为新药创制源动力

DNA编码化合物库

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在行业良好地发展态势下,成都先导药物希望扎根成都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并表示将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整合全球更多研发资源,带动新药全产业链的技术追赶与发展,形成创新药生态圈,吸引更多大型药企向中国聚焦。

公司的长远目标是做出属于自己的新药,然后通过MAH 制度实现上市销售,最终实现从一个生物技术公司向生物药物公司的转换。

相信在其不断注重原创研发投入,不断开拓创新,不断超越下,可以预见其未来将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亦将从“微巨人”企业快速成长为成都高成长企业的中坚力量!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中的方略与细节

来源丨《产城》杂志四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