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進不能「以帽取人」

人才引進不能“以帽取人”

當前,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推進,許多省市和高校院所競相出臺人才計劃和優惠政策,“帽子”成為吸引科技人才最重要的指標,關係到科研經費、職稱評獎甚至家屬待遇。“帽子”滿天飛,“以帽取人”弊端逐漸顯露。

各省市推出人才計劃的初衷無疑是好的,合理設置的人才工程是對科技工作者的一種激勵,對推動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的人才工程、計劃走入了過多過亂的誤區,政出多門、定位重疊、標準不科學、管理不嚴格,讓人眼花繚亂。其申請過程往往繁瑣複雜,間接影響了科研人才正常的科研工作,同時,靜態評價結果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籤,引發的負面效應日益凸顯。

從科研人員來看,雖然“帽子”的種類很多,但不少單位的“帽子”最終都落到了幾個人頭上,重疊程度很高,資源過於集中傾斜。同時,一些青年科技人員把“帽子”當作人生目標,導致不能潛心研究,影響了自身成長。

從區域發展來看,隨著“雙一流”高校建設,出現了新一輪搶“帽子”的現象。不少地方實施“速成法”,不惜血本,不重實際,重金挖“帽子”人才。亂搶人才的現象加劇了欠發達省份人才的流失,嚴重影響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在一些地方,還出現厚此薄彼的現象,容易造成引進人員與已有人員的矛盾、國內學者與海歸學者的矛盾。

眾所周知,科研是需要團隊的,既需要首席專家、領頭羊,也需要骨幹層、執行層甚至輔助人員。這些人員雖然重要程度不同,但是都不可或缺。實際上,不少國際知名高校都是以團隊的形式引進人才。比如,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在引進我國某科研單位人才時,把科研助手一同引進;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引進一名著名昆蟲學教授時,把實驗室不同職稱的人員包括實驗員全部引進來。

而國內長期以來的評價獎勵體系多側重獎勵課題的主持人,對團隊培養重視不夠,缺乏針對團隊的評價體系。其實,團隊的每個人都應當有相應的考核指標體系和成長通道,否則不利於培養協作精神,容易形成單打獨鬥,一旦領軍人物退休或調離,會影響學科整體發展。因此,要尊重和認可團隊所有參與者的貢獻,把評價個人和評價團隊結合起來。

當前,國家大力倡導科學家靜下心來、潛心科研,有關部門也在積極改進人才評價機制。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完善人才發展機制,讓“帽子”發揮出正確的引導作用,才能讓人才工程真正凝聚科研力量。

具體來說,在人才評價標準上,要按照減數量、高質量的原則,整合名目繁多、重複交叉的人才計劃,自主培養和針對性引進相結合。既要看“帽子”,更要看“裡子”,“裡子”是人才當前的創新能力和未來的創新潛力,要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

在人才分類評價上,要在重視高端人才的基礎上,擴展人才概念,以創新能力和潛力為核心,建立科學、易操作的科研人員分類考核機制和辦法,營造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出彩的氛圍,形成有利於人才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匯聚創新的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