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錢上的嬌縱,只會培養揮霍無度的“人才”!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01

只要一提起自己的弟弟,我的同事秋秋就倍感頭痛;而談及自己父母對弟弟在金錢上的嬌縱,更是讓秋秋欲哭無淚。秋秋有一個親弟弟,今年快18歲了,本以為在這個即將成年的階段,弟弟在行為作風和金錢的用度上面會有所把持,卻沒想到依然形如幾歲的小孩,只知索取毫無感恩之心可言。

秋秋常說,從弟弟一出生,父母對弟弟就格外豪爽。看看弟弟“堆山下海”的零食、玩具、衣服,再想想自己當年為了多要五元錢,在家後門的石梯子上等了四個小時,母親也不願意給;看看弟弟就算不上學了,父母依然每天支付四十元的抽菸費用以及零花錢和生活費,再想想自己就算是上學時,也只能吃學校的基本套餐,沒有肉,沒有油水,後來一週能吃一頓肉也是自己磨破了嘴皮父母才肯答應的……

在金錢上的嬌縱,只會培養揮霍無度的“人才”!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秋秋回憶,從小弟弟想要五元零花錢的時候,父母都會給十元;弟弟想要三元買本子的時候,父母都會給六元……任何時候,父母在金錢上面都是鉚足了勁,生怕虧待了弟弟一樣。卻沒想到,父母在金錢上的嬌縱,卻培養了如今揮霍無度的弟弟。

更可笑的是,兩年前輟學的弟弟,如今感受到了工作的辛苦,感覺父母給的錢和自己的工資根本不夠自己揮霍,同時偶爾還會遭遇父母的抱怨。這個時候弟弟想了一個辦法,告訴父母自己要回學校上課,因為弟弟知道這樣父母就沒有任何抱怨了,反而會在望子成龍的思想下加倍的給弟弟錢花。

秋秋深知,就自己弟弟那副模樣,根本不可能在學校呆得住,想想弟弟的同學們如今都在用功奮戰高考,而自己的弟弟竟然開口說下學期要回歸學校重讀高一,重新體驗高中生涯。這樣的藉口身邊任何一個人聽了,都保持著一種懷疑態度,但唯獨父母要上當,甚至現在就開始承諾:“你只要肯回到學校學習,你要什麼我就給你買什麼!”

在金錢上的嬌縱,只會培養揮霍無度的“人才”!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要什麼我都給你買!”每每聽見父母這樣對弟弟說話,秋秋就有些接受不了。她感慨父母曾經對自己的拮据,她擔心父母越是縱容越是會培養一個不知感恩的白眼狼,她害怕父母靠種莊稼賺錢的錢又被弟弟無情揮霍……

02

看看身邊那些長大後在金錢上面揮霍無度的人,其實就是因為從小被家長在金錢上面過分嬌縱。我們家有個親戚,他有一個弟弟,弟弟一出生就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而他則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爺爺奶奶覺得他欠缺母愛父愛,所以總是在金錢上面異常捨得,企圖通過金錢來彌補孩子欠缺的親情。

小時候,同班同學大部分都沒有零花錢,極少數有零花錢,那也是一個周才一兩元,而他則不同幾乎每天都有三四元。這讓同學們倍感羨慕,同時也讓他有了一種優越感,感覺自己就像大哥大一樣,只要花幾角錢買點零食,後面就總會跟著一幫小弟。

在金錢上的嬌縱,只會培養揮霍無度的“人才”!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對零花錢,他根本沒有什麼概念,反正沒了就找爺爺奶奶拿。有時候趕集,爺爺會去打一會兒麻將,他知道這個時候爺爺最討厭他在旁邊嘰嘰喳喳,所以總是會拿十元錢讓他自己一邊玩去。他很聰明,知道抓住這個機會,拿著爺爺給的錢又開始閒逛於商店、黑網吧。

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導致他對金錢毫無概念,哪怕是在外上班了,每個月還是會給爺爺奶奶叫苦,說自己的錢不夠用。後來可能覺得這樣做很不妥,便開始申請信用卡超前消費,當自己不能如期還款時,他又開始接觸網絡賭博,企圖一夜暴富,卻沒想到去年輸了二十二萬,就在前幾天又輸了二十三萬。哪怕對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來說,這是一筆鉅款,但在他心中依然是小錢,總感覺別人輸的更多,自己還算是“中用”的那類人。

03

如今,有些家庭在給孩子錢這方面,有些變味了。哪怕是條件很一般的家庭,都喜歡對孩子各種豪爽,而打腫臉充胖子的案例也是不計其數。如果家長總是習慣於在金錢上面對孩子放縱,那隻能培養出一個揮霍無度的人。

在金錢上的嬌縱,只會培養揮霍無度的“人才”!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當孩子小時候,沒錢了問父母要,父母眉頭都不皺一下就給了,等到孩子漸漸長大,需求會越來越高,需要花費越來越多的錢,如果這個時候家長覺得無力支撐了,那換來的並不是孩子的懂事和理解,反而是孩子的唾棄、白眼和暴打。

你平時在金錢上面,一直堅持怎樣的原則呢?歡迎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學習學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