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區高校、企業、科研院所集結力量!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關注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海洋物聯網是什麼?

在海上如何實現“萬物相聯”?

發展海洋物聯網有什麼重要意義嗎?

海洋網聯網能給我們的生活

帶來哪些改變?

想知道答案?

那就跟緊我吧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7月5日的一場翻船事故,

讓泰國普吉島成為焦點。

從天氣晴朗到暴雨驟降,

短短几個小時,

數名中國遊客的命運就此改寫。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我們在悲痛之餘也會思考,

在如此突如其來的海難中,

是否有提前感知天氣信息,

實時定位搜救的科技

可以把海難的傷害降到最低呢?

答案是:

有!

海上萬物互聯正在建立,

我們正在出發!

7月19日,信息通訊中的“黃埔軍校”北京郵電大學創新研究院在該校宏福校區正式揭牌成立。

該研究院旨在服務網絡強國建設,提升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推動政產學研深度合作。研究院下設人工智能、物聯網、信息功能材料、網絡空間安全和軍民融合技術五個方向,將逐步建設成為五個研究院,打造研究院集群,形成科技創新集聚效應。其中海洋互聯網成為研究重要的分支。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在本次活動中高校和中關村企業、科研院所,形成合力,爭當這個領域的拓荒者。我們還看到了熟悉的“中關村”面孔,他們是誰呢?

北京郵電大學與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中國通用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光智造”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京東集團等簽署共建創新研究院合作協議。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揭牌儀式和簽約儀式後,領導及嘉賓一行參觀了創新研究院展示廳,參觀了相關科技創新成果。這裡小編重點像大家介紹我們國家正在起步的“海洋物聯網”

以下是小編從現場“揹回來”的採訪實錄!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小編:像泰國海難這種突發事故,有這種技術是否能很快的進行救援?

北郵馬老師:

現在海洋物聯網有一大塊是面向國家安全的。比如我們發現的海盜船,就是通過信息傳送定位確定具體位置的。海洋物聯網是海洋權益保護的一個信息化的手段。如果這次泰國有海洋互聯網這樣的技術,有實時感知天氣的能力,提前獲取信息能力,通過信息傳送定位,就及時的進行海上定位救援,避免人員傷亡。但是現在海洋物聯網各個國家都沒有,現在是起步,是大家都在做的一個新方向。

小編:基於民生的層面海洋物聯網意味著什麼?

北郵馬老師:

北郵在海洋物聯網上有很長的研究歷史,現在我們正在拓展一個新的方向。現在是做基礎研究,同時想實現的是海洋上的信息獲取、傳遞和後段的處理,在海上的信息獲取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現在很難獲取海洋的信息以及海洋實時的動態信息,所以會遇到不能及時應對的。比如說漁船,郵輪出海的時候不能及時的獲取信息,就無法及時判斷天氣,出現意外狀況的時候,不能及時準確的進行搜救。但是有了海洋物聯網的實時定位之後,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海上反饋回來的信息,再進行快速準確的營救,把人員傷亡降到最低。

小編:基於國家的層面,海洋物聯網意味著什麼?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嗎?

北郵馬老師:

海洋物聯網是海洋強國當中的一個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我們國家是海洋大國,邊境上有很多沿海,但是現在邊境分的不是很清楚。我們國家的領土不僅有海上,還有陸地,所以要建立一些基礎手段,其中就包括信息化的手段,而海洋物聯網就是強化海洋國家的信息手段。

小編:在海上以何種方式實現“物物相連”呢?

北郵馬老師:

海洋物聯網不僅僅是指海面,包括海洋上方的領空,海面和海底。在領空我們主要是用無人機來進行精準的空中信息反饋;海面主要是以投放浮標來進行海面上的信息收集;海底的話,會用到海底傳感器來進行綜合性、實時性、持續性的數據採集。通過這些方式把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等基礎信息收集到後方來進行信息的解讀和處理,使大海轉變為人類開發和保護海洋最有效的虛擬視覺模型。

20世紀以來, 從電纜到光纜、有線到無線、從模擬到數字、從1G 到5G, 陸地通信進行著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革. 然而, 在浩瀚的海洋上, 海洋環境的複雜多變、我國海事活動的日趨頻繁和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都使維護我國海洋安全的形勢迫在眉睫,所以研發新一代海洋通信技術與系統已經成為了學術界和工業界一個備受矚目的焦點.

現在知道海洋物聯網的重要性了吧

走向“智慧海洋”,海淀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结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