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小河的夏天》:沉闷的夏天,沉闷的人

《西小河的夏天》:沉闷的夏天,沉闷的人

作为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传播媒体传播学士和美国电影学院艺术创作硕士的周全,虽然是新人导演,但甫一出道就以浓郁时代特色的文艺电影《西小河的夏天》声名鹊起,在这个沉闷的夏天,小小的惊艳了观众一把。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置在1998年浙江绍兴某河边的小镇,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年届而立之年的周全正好也出生在浙江绍兴,而且影片的原名叫《那年夏天》,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西小河的夏天》实际上也是导演周全的自传,影片中热爱足球的男孩顾晓阳就是他童年的真实写照。

《西小河的夏天》:沉闷的夏天,沉闷的人

热爱足球的男孩,古怪的老头邻居,刻薄冷漠的班主任父亲,渴望冲破精神枷锁追逐梦想和自由的母亲,同一年代岁月里不同人物思想和性格的碰撞,激起了一个个表面循规蹈矩内里却火花四溅的剧情冲突。

《西小河的夏天》:沉闷的夏天,沉闷的人

因为得不到父亲的支持和理解,顾晓阳对足球的热爱只能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梦,钟爱越剧表演想要一飞冲天的母亲也被严厉而恪守传统礼教的丈夫无情压制,清新的画风里酝酿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的矛盾。

显而易见,影片的中心人物是男孩顾晓阳,他视角里的生活即是那个年代所有人的思想和行为。无论是严肃古板的父亲,还是渴望飞得更高的母亲,抑或“老顽童”爷爷,甚至是顾晓阳自己,都像那个沉闷年代沉闷夏天的所有人一样,极力想要打破这种沉闷、琐碎、无聊、日复一日的旧格局,去寻找一种全新的生活情调。

《西小河的夏天》:沉闷的夏天,沉闷的人

90年代末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汇聚了垂垂老矣、人到中年、含苞待放的三个年龄阶层的人群,也就必然有历史遗留的传统观念和新生事物之间格格不入的冲突,“老顽童”爷爷虽然性格和蔼,和顾晓阳能成为“寻欢作乐”的忘年交,但丧失孙子之痛和与儿子、儿媳之间的龃龉是他难以抚平的症结所在,即使是严肃古板恪守传统的父亲,也依然做出了让人不齿的精神出轨勾当,想方设法去撩拨新来的漂亮女老师沈秀娟。在这幅江南小镇的浮世绘缩影中,作为观众的我们以上帝视角去领略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所获得的不是去指摘谁对谁错的情绪,而是对成长必经之路中所升起的大同小异的感知和感慨——原来,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关乎所有人命运抉择的成长,这种成长与年龄无关,不仅是顾晓阳的,也是班主任父亲的,“老顽童”爷爷的,越剧当家花旦母亲的,美女教师沈秀娟的........而成长所付出的代价就是离开或妥协。

《西小河的夏天》:沉闷的夏天,沉闷的人

包裹着清新外衣的《西小河的夏天》,所呈现的关乎每个人的成长,也并非绝对的沉闷和压抑,其中不时流露出的爱与亲情、家庭的润色,也让人温暖和感动。但影片的整体基调以朴实无华的白描为主,没有太多激烈的情感色彩和戏剧冲突,人物的呈现上因此便显得有些拙薄、苍白甚至尴尬,真实的生活其实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年代电影,顾长卫的《孔雀》,因为基调太过沉闷和压抑,同年代的观众看过之后往往会说:我们那个年代不是这个样子的。

星凯影业《两块钱之钱途太囧》摄制组,与你一起赏花赏月赏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