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技巧:跟人交谈,不要总说“是”,跟应声虫一样!

很多人都认可这句话——人际关系往往就是人情和利益的“交换”。

即便是交换,也需要条件,人们更愿意和自己同等地位的人进行“交换”。

人们如何判断彼此是否处于同等地位?并不只看单纯的经济条件,或者社会身份,还包括相处时的反应、态度、语言等。

如何让对方认可你是同等地位的人呢?

说话技巧:跟人交谈,不要总说“是”,跟应声虫一样!

让我们看看马文森是如何做的:

作为金融分析师,马文森受邀参加行业峰会。会上,他惊喜地发现孔延也在其中。孔延,在这个行业内大名鼎鼎,所以很多人都上前请教。

马文森上前的时候,孔延正在介绍互联网基金规模正在逐年递增,P2P网贷市场也会越来越好。旁边的人无不赞同,唯独马文森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没错,P2P网贷市场从2013年开始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可是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在无监管、无门槛的情况下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所以我更倾向于,未来P2P网贷市场的发展会变缓,但会走得更稳。”

孔延听见了“不和谐”的声音,非常意外,他点了点头:“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会后,孔延主动给马文森留下联系方式。

回顾这个场景,马文森通过否定对方部分话语的方式脱颖而出。在一群“应声虫”般的人中,他的否定显得非常显眼。另外,他的否定也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我们都是金融分析师,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所以说,我们在人际交流中,不能一直说“是”,适当否定才能占据主动。

说话技巧:跟人交谈,不要总说“是”,跟应声虫一样!

否定小,赞同大

当然,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是万万不可取的。

蒋卓乐的相亲对象非常热心环保,在相亲过程中不无自豪地说起自己在生活中种种节水的行为。为了让自己给对方的印象更深刻,蒋卓乐故意不按套路出牌:“节约用水有什么用?中国浪费水的人那么多。”

相亲结束后,对方就不和蒋卓乐联系了。

为什么不肯和她联系?因为人际交往中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在发挥作用——你我道不同,自然不相与谋。

所以,在人际交流中,为了让交往对象对自己刮目相看,尽量否定对方一些不关痛痒的言行,不能否定对方的价值观、做事原则。

说话技巧:跟人交谈,不要总说“是”,跟应声虫一样!

假否定,真赞同

梁颖做了一家民俗品牌,需要找到愿意给她的品牌投资的金融机构。天爱投资给她发来信息,相关负责人愿意和她见一面。

负责人的问题很多,梁颖有问必答。但是话题的导向一直是对方掌握,直到对方问了个问题:“我认识很多像你一样的创业者,他们最开始都有一腔热血,可是在遭遇到困难后,很多人都放弃了。那么梁小姐,你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都保持着这份创业的热情吗?”

“不,”梁颖斩钉截铁地回答,就在负责人目瞪口呆的时候,她给出了完整答案,“不仅是接下来的几年,还包括余生,我都会一直保持!欢迎您一直监督我!”对方点了点头,相当满意她的回答。接下来,梁颖就自己的民俗品牌开始详细介绍。

三个月后,梁颖的民俗品牌被天爱投资正式评估。

梁颖就是利用了“假否定,真肯定”的方法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让负责人看到了自己的决心和干劲。

这种否定的技巧,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常用,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说话技巧:跟人交谈,不要总说“是”,跟应声虫一样!

巧嘴小课堂

我们不能一直说“是”,不等同于我们总要在人际关系中和交往对象唱反调。适当地否定,只是引起对方关注,或者引导话题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