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是不是大學生?

華娛周文王


現在的教育考試等選材制度雖然源自古代科舉,但是已經有很多變化,兩者之間不能簡單的對比,我的回答可能會讓人意想不到,甚至顛覆很多人的通常認識。

首先來說說科舉,科舉從南北朝時期開始萌芽,由隋朝開國皇帝文帝楊堅首創,之後逐漸發展,到唐朝時正式成形,從此影響了中國千年至今。我們現在從電視上了解的科舉只有進士科一種,但實際上古代科舉種類多達幾十種。

制科:又叫大科或特科,唐宋時期不定期舉辦,用來選拔非常之才。參加人員一般要求非常高,考試內容會根據安邊,博學、文辭、直諫等有不同選擇。制科難度遠超進士科,一般分5等,一等二等虛設沒人等過,最高三等,整個宋朝通過制科的只有41人,其中蘇軾曾或制科第三等,被稱為“百年第一”。制科合格一般會被特別錄用,比狀元的分量還重。

進士科:就是我們通常所知的科舉考試,是國家選拔官員的主要方式,因為中的人數遠遠超過其他各科,所以我們聽到的也最多。雖然如此,但從科舉開始到清代結束,正統王朝狀元才504人,如果加上遼金及各割據政權,也才552人(有些數據可能有出入,我選擇的是流傳比較廣一點的說法)。所以我們現在所謂的高考狀元實際只是借其名,實際意義上是遠遠不能比的。

武科:是用來選拔武官的科舉考試,雖然和文科並稱,但歷史上地位遠遠不及,唐代中興名臣郭子儀便是武狀元,也是唯一一個做到宰相的武狀元。整個中國歷史上具體出過多少武狀元,沒有找到詳細完整的資料,大約只在200多有。

明經科:主要考試內容為儒家經典,因為相對於天賦更重要一點的進士科,明經更講究的是記憶,對經典的熟悉度,所以考試難度低很多,明經科進士的含金量也低很多。所謂“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可見難易差距。所以一些考不上進士,或者只是為了圖一個文職出身的都會選擇考明經。

除以上主流的外,還有明法科(考律法)、明算科(考計算,也就是數學考試)、明字科(考書法)等等數十種。怎麼樣?是不是像大學分專業的感覺,只不過古代教育和官員選拔密不可分,從童生開始就為科舉做官准備,中進士就意味著結束。

但是現在我們的考試只是一種學習成果的檢驗,高考也是獲得更高教育的資格,與最終的人才選拔已經分離。考高對於人生來說更遠遠不是結束,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只是和古代科舉外形上類似,而被粗糙的用來對比。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們真要對比的話,也要分為知識水平和人才兩方面來進行。

以知識水平來對比

童生:從知識水平上來說,古代的童生只是學習識字,句讀(如何正確斷句),學習《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背誦經典(只須背誦,不需要了解),一切為將來學習更深入的知識,科舉考試打基礎。普通人家到這裡已經會寫字,看報讀書都沒問題,還能簡單的算算賬,已經能滿足最基本的打工需要。無論怎麼看都和現在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很像,所以我認為童生相較來說和我們現在的高中畢業生差不多。

秀才:凡事參加科舉考試的都稱為秀才,到明清又是指經本省各級考試入府、州、縣學習的生員。在當地接受教官和學政的監督考核,為將來最終考取進士做準備。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對於各典籍已經有所瞭解,也有了一定的文辭功底。

同時秀才實際上已經完成了科舉的分科,考明經、明法等雖然在不瞭解的普通人來說,依然和秀才差不多,但是他們的科舉內容體系已經不一樣了。

另外秀才在社會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賬房先生、蒙學教師都可以擔任。但是那些屢試不中的秀才,又被眾人看不起,常戲謔的稱為“窮措大”!完全就是現在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的真實寫照。

所以大學生只相當於古代的秀才而已!

舉人:舉人從名詞上就可以看出是被舉薦之人的意思,已經有了進京參加科舉考試的機會。一旦有了舉人的身份,無論是否考中進士,在當地實際已經有了一定地位,清朝地方上的一些鄉紳就是舉人出身,可以享受很多特權和政府優惠。

同時能考中舉人,在學術水平上一定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不然也不會被舉薦參加全國性的科舉考試,說明在專業上已經有了深入的研究。

所以舉人應該相當於現在的研究生!

很多人以為大學裡面分專業,畢業後在這個專業領域就是專業的,實際上大錯特錯。本科的專業非常的基礎,只是引入們初步瞭解而已。真正只有到研究生之後才算是登堂入室。

進士:通過最後中央舉辦的科舉考試便是進士。在古代第一到三名,稱為三鼎甲,賜予進士及第;二甲若干賜予進士出身;之後的全部賜予同進士出身。

考中進士在古代不僅意味著通過了國家的人才選拔,可以出仕做官,更是對學術的一種肯定,在當時都應該屬於學術界的頂尖人物。

和現在對比,進士應該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生,如果考中中科院等國家頂級科研單位的大概就相當於一甲的進士及第,稱為狀元也不為過。而進入一流大學實驗室差不多應該是進士出身了。至於一些在職博士生,很多就有水分了,賜個同進士出身就差不多了。

人才選拔,社會待遇

如果從國家選拔和享受的社會待遇來說,舉人已經有在地方或各級衙門中擔任掾佐吏員的條件,我認為應該和一些通過單位考試,錄取的企事業單位員工差不多。

而在古代狀元一般會普通進士少上一兩界磨勘考核,也就是相同能力下比普通進士多了五六年的優勢,甚至會直接留在京城任官。而進士出身大多會被派到一些小縣任縣長(大縣稱縣令,小縣稱縣長),或者大縣任縣丞縣尉,之後經過磨勘一級一級往上升。而如果是同進士出身,又沒有關係,大多隻能苦哈哈的等空缺派官,運氣好也是被髮配到小縣任縣丞縣尉,萬一運氣差就被送到少數民族聚居地任縣長,升遷遙遙無期。

所以對比一下的話,同進士出身可能就相當於考上偏遠貧困縣的公務員,進士出身相當於比較好地區的省考公務員。進士及第就是國考公務員,尤其是那些考上國家核心崗位的公務員。


所以大家對比一下自己現在,可以看看相當於古代的童生、秀才、舉人還是進士呢?反正我在古代應該就是一個秀才“窮措大”!


Rick潘維鏞


六月,在這個熱情似火的季節裡,很多莘莘學子即將迎來人生第一次大考,十年寒窗苦,有人通過高考一朝改變命運,待到揭榜時各地便會湧現出文科、理科“狀元”。


同樣是“狀元”,如果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學歷呢?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中國的科舉制度實行千年,到了唐朝得以完善,自唐高祖至清光緒三十年最後一次科考,共1282年間,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的選考,中國歷史上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幾年才出一個狀元,而現在的“狀元”年年有。


現在的大學每年的錄取人數都在幾百萬,這一數據表明現在的大學生跟古代的狀元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古時候讀書人少,科舉考試也是不定期舉行,經過層層篩選以後真正能進到殿試選拔的前三甲,而第一甲第一名才是狀元,也就說這個成績是全國考試第一名,第二名為探花,第三名為榜眼。


古代的讀書名頭,先從童生開始,依次是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幾年時間苦讀進階。



古人想走科舉之路並不容易,先不說幾年一次的科考,就說從鄉試到殿試的層層選拔,有人從稚氣少年直到古稀老人也沒能打通進階之路,這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他也是讀書之人,最後生活落魄。


古人剛開始入學是沒有學位的,初入學叫童生,相當於現在的小升初義務教育,童生學成後就要去縣裡參加秀才的晉級考試。


考過了就是秀才,相當於今天的高中生,秀才學成就去參加鄉試,考過了是舉人,這個學歷才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但看古人的學識程度,古代的舉人放到現在也是985名校學霸。


鄉試過後就可以參加國家級的考試了,叫會試,考上了就成為貢士,考過了貢士才能參加由皇帝親自主考的殿試,由皇帝親自評出狀元、榜眼、探花。


明清時期的狀元地位特殊,新進狀元可享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儲相”之名,因為這個職位較接近皇帝,升遷的機會也比同榜者快。


按照這個道理推算,古代的狀元是有可能直接入中央政治局的,最差也能做箇中科院院士,所以現在的大學生要想跟古代的狀元一論高低,那差的還真不是一點兩點。



我國古代的每一位狀元,基本上都是一位

書法大家,甚至還是詩詞界的大家,比如,唐朝張若虛、賀知章、柳公權等。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有書君祝願備考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取得好成績。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現代的大學生較古代的狀元,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狀元,這個中國科舉史上最耀眼的名銜,是眾多莘莘學子苦苦追尋的夢,它象徵著卓絕於世的才華,代表著平步青雲的仕途,引得多少英雄為其燃盡一生卻未必得償所願。古代的狀元,萬沒有現在的大學生那麼簡單。

大學生的產生大家瞭如指掌,這裡不再贅述,我們就說一說狀元是怎麼來的,其中差異大家相較便知。

古代讀書人,想要高中狀元,需要經歷層層選拔,從童生開始,分別要獲得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這一系列成就,這一路過關斬將,任何一個門檻跨不過去,都無緣下一場文墨拼殺。

當你選擇了讀書這條路之後,首先要通過縣試、府試兩場考試,才能確定你“讀書人”的身份,無論年紀大小,都叫“童生”。拿下了童生,你才有資格參加院試,通過了院試的童生就升級為“生員”了,也就是俗稱的“秀才”,此時此刻,你才真正進入了士大夫階層,開始享受學習帶給你的政治優惠和實在福利。成為了生員,便拿到了參加鄉試的入場卷,經過鄉試的優中選優,脫穎而出的你成為了“舉人”,也就是所謂的被舉薦之人。此時你終於可以走出家鄉,來到天子腳下,參加由中央組織的會試,和全天下的才俊同臺競技,一番拼殺,你終於通過會試,成為了一名“貢生”。成為貢生,證明你已經是天下人才中的佼佼者了,如此卓絕的人才,當然要進貢給天子,參加天子主持的殿試。在天子大殿中從各個方面接受考察,最後躋身前十才有機會得到天子提點,高中“狀元”。

如此看來,如果非要把大學生和古代的學子做個比對,考上大學,只能證明你在局部地區的才學高於他人,那麼也頂多算是個舉人。古代科舉與現代社會不同,沒有那麼多學科分類,所以當你仰望本專業研究生考試前幾名的大神時,他們並不及古時的貢生,而後在你考博士時跪倒在第一名的成績單前時,他也並不及當年的狀元。所以千萬不要被高考時某某省狀元的宣傳誤導,考上大學照比當年的高中狀元,實在是相去甚遠。



國家人文歷史


狀元,本來是指科舉考試中殿試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但現在也比喻在本領域中成績最好的人。在高考中獲得本省第一名的考生,經常會被人們稱為“高考狀元”,於是就有人將大學生和狀元進行對比,甚至有人認為大學生已經相當於古代的“進士”了,這其實都是不對的,高考狀元其實說的是高考的第一名,這裡的“狀元”和水泥工行業的“技能比賽第一名”意思是一樣的。

那麼,古代的狀元到底是什麼學歷呢?現在的大學生相當於古代的哪級讀書人呢?

1、古代科舉考試的各等級錄取者:

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清朝結束,最完善的是在明朝時期,是以本文都會按明朝的科舉制度作為例子。

參加科舉考試的各級讀書人依次是:

識字者-童生-秀才(生員)-舉人(孝廉)-進士

明代的科舉制度規定,一般的讀書人必須經過縣試和府試才能成為童生,而童生在院試中被錄取者稱為生員或秀才,生員經過鄉試被錄取者稱為舉人,舉人參加會試被錄取者稱為貢士,最後通過殿試確定進士的名次。

2、各級考試的第一名:

在各級考試中,院試的第一名稱為案首,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的第一名稱為狀元。

各級考試的第一名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狀元,全國考試就那麼一個,但是中國歷史上不乏創造奇蹟者,居然還有17人“連中三元”,連中三元指的是一個考生在鄉試、會試、殿試都獲得第一名,北宋名相王曾就是三元及第者。

但還有比連中三元更奇蹟的,是“連中六元”,明初的黃觀和清朝的錢棨都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都獲得第一名,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兩位“六元狀元”。

3、哪級考級錄取者可以做官?

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只有通過鄉試被錄取的舉人才具備入仕資格。舉人本來是指被推舉之人材,隋唐宋時,也指被地方推舉而赴京應試者,明清則指稱鄉試錄取者。

在各級錄取者中,秀才是一種身份,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功名”在身,受到尊重,也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知縣不可隨意用刑等。而舉人則是有了當官的資格,比如可以當學官或知縣,當然也不一定能當官。至於進士身份,那肯定可以當官了,而且是全國統一分配的官員。

明朝的進士多入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授修撰,大約是從六品官位,一甲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官位,而二、三甲可選為庶吉士,或授給事中、主事、中書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縣令、縣丞等官,大約是正七品到從正八品之間的官位。

4、現在的大學生相當於科舉考試哪級讀書人?

這個問題就比較尷尬了,真實情況會讓很多朋友不高興,正如上文提到了,古代的舉人已經具備了當官的基本資格,而進士是鐵定當官了,最低是正八品官員,如果按照今天的情況來說,舉人至少可以出任副科長或副主任科員,也就是相當於副鎮長或縣級副局長了。

而當代的本科大學生畢業生如要從政,還必須通過國考或省考,被錄取後從最底層的行政級別開始,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好點,能考取副主任科員的崗位,按照這樣的對比,碩士畢業生只能相當於秀才,其參加的國考或省考相當於鄉試,而本科大學畢業生也就相當於童生,碩士研究生考試相當於院試,也就是說:

高考只是相當於科舉考試中第二極的府試而已,大學生就是科舉考試最低級別的童生身份。

5、狀元相當於哪級學歷?

明清時期,每三年才舉辦一次會試,也就是說,每三年才出一個狀元,在一千多年科舉考試中,出現了數百萬舉人和十多萬進士,但正式狀元只有592人,算上短命政權及武狀元,也才777人,這個數字比各朝代一品官職的人數都要少。

能考上狀元者,當然都不是泛泛之輩,其中就有王維、郭子儀、房玄齡、柳公權、文天祥、楊慎、翁同龢等各代重要人物,他們的學術水平至少相當於當時的博士生導師,甚至院士水平。

通過以上5個小問題,相信已經解答了大家的疑問,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不是。大學生比狀元差太遠了。

狀元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一名。殿試,是科舉的最後階段。

古代讀書,名頭從童生開始,依次是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

童生並非是孩童,而是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之後,才能取得的最初級的功名,或者說是文憑。

也就是說,啟蒙階段,按現在講叫義務教育,通過中考之後,才相當於童生。換句話說,童生相當於高中生。

生員就是俗稱的秀才。秀才不好當,通過童試,六等成績裡的第一等,才能當上秀才。他們參加的是院試,即相當於現在的高考。

之後,秀才會升為舉人,參加鄉試。大學生,僅相當於舉人。但是舉人這個階層也有不同,除了一般的舉人,還有能夠進入國子監讀書的監生、廕生、官生、貢生。這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雜牌大學和名牌大學。

當然了,大學生的地位遠不如舉人,但也這麼算了,就當是古代扶持高文化人群的政策吧。

舉人之後,是貢士。參加的考試叫會試,頭名稱為“會元”。貢士,應該相當於現在的碩士。

進士,也就是學科的最後最高的等級,相當於博士。狀元則是博士裡是第一名。

貢士和進士,其實更接近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不過,難度要大太多。因此,也可以認為,他們就是文科裡的碩士和博士。

所以,大學生比起狀元,那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畢竟,大學生這玩意滿地都是,但是全國範圍的考試,能考到博士第一名,這就太不容易了。


純鈞LHGR


教育是我的主業,我來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古代的狀元和現在普通大學生相比,不是一個層級的!

如果往接近的說,每年各省文理科狀元還能比一比。

狀元是殿試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全國唯一的冠軍。

科舉制始於隋朝,歷經唐宋,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末。

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

1、數量比較:

據資料記載:科考共1282年,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的選考,中國歷史上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全國無數讀書人,經過鄉試、省試,最後到殿試奪魁,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因此,說狀元是萬里挑一併不為過。

現在的大學生,特別是大學擴招以後,全國每年錄取上百萬。2016年,在全國985高校中,錄取人數前六位的吉林大學,四川大學等,其招生人數均超過了7000人。北大招生4000人,清華招生3300人。

2、考試內容:

唐代,進士科考試主要是三場。一場是貼經,就是填空題。主考官從諸子經書中選取一行,然後把其中的三個字貼蓋住,讓考生讀出被貼的字是哪幾個,其用意不過是考考生的背功。第二場考詩賦,每個考生作詩一首、賦一首。第三場考試策,就時務出個題目,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對治國方略的獨到見解。

現代高考,考語數英政史地。從能力考察看,現代高考更科學更全面。

3、錄取質量:

狀元是皇帝老兒欽點的,錄取狀元多憑自己的愛好和心情,沒有一個客觀標準去衡量,或以貌取人,或以名字好而被看中,不少真才實學的人被排除在外。

在歷代科舉中,權貴操縱科舉、營私舞弊的現象比較嚴重。狀元科考,也並非全憑真才實學,有的人是靠走關係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狀元的。唐代就有“許願狀元”牛錫庶、“自薦狀元”尹樞、“相撲狀元”王嗣宗等,從其綽號即可見其為人。

現代高考錄取,以分數為標準,沒有太多人為的因素。

4、選拔目的:

高考錄取大學生,是為了繼續深造學習。

科舉考試是為了選拔官員,為國效力。取得進士的人,國家可以直接放官,狀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5、貢獻影響:

狀元中有真才實學、卓有建樹、眾所周知的有王維、柳公權、陳亮、呂蒙正、王十朋、文天祥、張孝祥等十來個人。他們是中華民族驕傲的豪傑。

但也不乏平庸之輩。很多狀元一事無成,性格怪僻,窮困潦倒,暮年悽慘。

狀元熱衷官場,難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難高中狀元。

唐宋兩代265名狀元中,蘇軾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詩人,無一人是狀元郎。

狀元被譽為人中之龍,整體而言,卻是名不符實的,真正的風流人物屬鳳毛麟角,有些是虛有其表的平庸之輩。


狀元的錄取,並非全是秉公取才,這歸結於科舉制度的弊端和官場的腐敗。

只不過,比起現在的普通大學生,肯定是遠甩十幾條街的啦。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您的關注,點贊,點評,轉發!


小李滔滔


古代科舉考試是“公務員考試”,並非今天的“高考”。

以明清為例,大概介紹一下“科舉”。

孩子從小開始上私塾等,要參加三次科舉的“資格考試”,即縣試、府試、院試。分別由由縣政府、市政府、省考試院主辦。如“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但並沒有那麼久的間隔時間。這三次考試稱“童試”,應試者無論年齡都叫“童生”。院試通過了的,取得進入“官學”學習的資格,叫做生員(秀才)。這個可以理解“考上了大學”。

秀才可以到官辦的府、州、縣學讀書,其差別類似於一本二本三本。但這只是一種形式,不做硬性學分要求。

正式的科舉考試又分為三個層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在本省舉行,有朝廷派幹部主持。考過了,稱舉人。類似於具備了“幹部身份”。

會試在首都舉行,考過了,稱貢士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貢士們都要參加,相當於是會試的複試。這次考試成績分為三級,稱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和探花,都可直接進入翰林院,狀元授予修撰,另外兩位授予編修。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這兩個等級還要經過一次朝考,優秀的進入翰林院授庶吉士,即“點翰林”。其他的直接分派京城部門或地方任職。

上述是科舉的主要環節。一個人在鄉試、會試和殿試都是第一名,即解元、會元和狀元,譽為“連中三元”。

下圖三位是中國科舉制度下的最後狀元劉春霖、榜眼朱汝珍、和探花商衍鎏。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






幾葦渡


古代的狀元和現在的大學生就不是同一個概念。

古代的科考,是政府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類比到現在,也就是相當於國家公務員考試。狀元那不得了,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第一名,那可是重點培養的對象,往往官運亨通,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別說狀元了,就是一個舉人,那也是了不得事情。大家都學過《范進中舉》,范進不過是中了一個舉人,便已經癲狂,連岳父胡屠戶也趕緊來巴結。說道底,中了舉人,就意味著有了做官的資格,後補官員。

據考證,自唐朝時期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總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1200多年的時間,才777位狀元,平均每年才0.6個,這含金量可想而知。想想現在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會有,第一名每年都會產生一個,含金量遠不如古代的狀元。

回過頭來說,現在的大學生滿街跑,充其量也就相當於古代的秀才。想想古代對於秀才的稱呼:窮秀才,就可以知道現在的大學生含金量有多高了!


小鎮月明


先不說狀元,就古代的舉人,學識差不多就與現在清華的優秀博士等量齊觀了,一般的還比不上古代的舉人,舉人上面才是進士、榜眼和探花,也就是狀元了。因此說,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肯定不是大學生,而是大學生的老師,甚至是研究生的老師――碩導博導!(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就說箇中舉最有名的人,魯迅筆下的范進,其實舉人已經不是誰想考就考取得了,前面已經說了,這句人已經堪比重點985院校的優秀博士了。

沒有特殊情況,巨人沒三年開考一次,這比年年開考的高考已經是拔高了不少的難度了,每年一個省也就一二百人的規模,算二十個省大約也就是三四千人的樣子,這三四千人裡面,大約有一千人左右會被錄取,大概就是三四個取一個。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全國的錄取人數和比例,而且是三年才取千人的規模。

而清華大學每年的招生規模,在七千人左右,人們都說清華、北大難考取,但從這裡就可以直觀的看出來舉人的考中更是難上加難!

范進可是考了60年才考中了一個舉人,當時在鄉里就牛氣的不得了了,范進的牛氣不顯露於他本人,主要在於鄉鄰四舍以及他的老丈人對於他態度的轉變。

人們只知道進士能做官,其實這舉人已經算是進入體制了,當官可做縣太爺,讀書可保一世無愁,總而言之,算是鯉魚條進了龍門,化身為龍了!

因此,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肯定不是大學生,稍加努力,個頂個都是國學大師,大學問家,百家講壇請過去這些古代的狀元,就不是現在的局面了!


歷史三日談


不知道你是低估了狀元,還是高估了大學生,毫不客氣的講,大學生跟狀元,差了估計得有十萬八千里。

我國自隋朝開創科舉制以來,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結束。

在這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平均每兩到三年才能產出一名狀元,對比一下現代的一年有多少大學生,就知道差異如何了。

別說古代人不聰明或者受教育程度之類的話,從生物學和遺傳學上來看,現代人的智慧跟古代人並沒有什麼差別,起碼能考上狀元的人,七步成詩、出口成章這些東西是不在話下的。

在古代,考上狀元實在是不容易,全國無數讀書人,經過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從諸多進士裡脫穎而出,奪取全國第一。

如此成就,竟然只對比今天的大學生,你是把科舉制度看得有多麼的不堪?

知識水平能位居全國第一的,對比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依據狀元的稀有程度,現代估計是沒有什麼職位能夠與之相比擬的。

不過鑑於古代讀書人並不多,按照同等的比例,古代狀元差不多可以跟今天的院士作為對比。

這樣的話,對比一下,大學生和院士的差距,你就知道提的這個問題究竟是多麼的無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