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調整是短期 業績亮眼引機構長期看好

近期,隨著大盤的調整,疊加疫苗事件的影響,醫藥板塊也應聲下跌。自7月18日起到8月1日為止,累計跌幅達到8.3%。

那麼,本輪調整是什麼性質?難道上半年的吃藥行情完結了?對此,有機構認為醫藥板塊只是短期調整,由於醫藥板塊的高業績,依然長期看好。

中報觀察:改革紅利持續釋放,醫藥企業交靚麗“成績單”

近日,醫藥板塊超六成上市公司發佈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近八成上市公司業績喜人。

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按中信證券行業分類中醫藥板塊274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72家披露預告,其中133家上市公司預告淨利潤增長,海普瑞、博濟醫藥、美年健康、智飛生物、康泰生物、沃森生物、新和成等23家淨利潤翻倍,58家上市公司業績漲超50%。

海普瑞發佈半年報業績快報稱,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2.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2840.84%;博濟醫藥表示,上半年淨利潤約為70萬元-120萬元,同比增長1130%–1230%;美年健康發佈半年報快報稱,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8%;智飛生物介紹,1-6月實現歸母淨利潤6.70-7.13億元,同比增長290%-315%……梳理發現,醫藥板塊整體業績好於其他行業,具體到化學制藥、中藥生產、生物製藥、其他醫藥醫療等細分子行業均有不少業績表現亮眼的公司。

市場分析稱,從已經公佈業績快報的醫藥上市公司來看,業績超預期的公司,其下游產品多具有消費屬性。此外,在消費升級加藥價放開的大趨勢下,品牌OTC藥品迎來漲價週期。近年來,大品牌企業陸續完成對渠道梳理和產品價格上調,業績不斷得到兌現,考慮庫存管理更趨完善,業績穩定性有望持續。隨著醫藥行業未來集中度的不斷提升,“強者恆強”的效應也將持續增強。

上半年,多個國內創新藥重磅品種獲批上市,同時藥審改革等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國開證券研報表示,國內創新藥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創新藥以及為創新藥研發提供外包服務的CRO/CMO行業也迎來了機遇期。此外,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政策是近年來我國出臺的對行業影響深遠的重大政策之一,預計隨著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的增多,市場關注點將轉移到後續的招採及醫保政策落地和競爭格局上。

據Choice統計顯示,以算術加權計,醫療服務業上半年的平均漲幅高達25%以上,踞各行業之首。在星石投資看來,作為大消費領域盈利最穩健的板塊,一季度細分領域龍頭公司業績超預期,板塊存在補漲需求等因素刺激板塊階段性走強。不過,隨著外部衝擊及上市公司負面衝擊,市場出現整體回撤。

多家機構提醒,下半年投資者需留意醫藥政策變化、藥品器械降價、業績不及預期、估值過高等風險衝擊。(新華網)

有機構仍舊長期看好醫藥行業,認為醫藥板塊的調整隻是短期的。

華泰證券:長期仍然看好醫藥消費板塊

醫藥消費板塊雖然經歷調整,但長期來看仍然景氣,持續看好。從2H17開始,受到利率上行、取消藥品加成等因素壓制,醫藥流通板塊業績承壓。我們認為經過一年時間利空已充分消化,結構性利好顯現,2H18有望逐步復甦,部分區域龍頭業績率先反轉:1)融資成本有望在3Q18企穩;2)行業尾部企業加速出清;3)佈局高增長且分散的器械流通將為龍頭繼續賦能;4)流通新模式彎道超車。我們重點推薦柳藥股份和中國醫藥,建議關注潤達醫療和國藥股份。(華泰證券)

華商基金:醫藥行業調整後或現分化

近期受疫苗事件影響,醫藥股在調整反彈中前行。翟金林對此也表示道,在經歷短期調整之後,醫藥行業或將會出現分化,公司治理優異、研發能力較強、注重信用與品質的優質公司會受到市場的再次歡迎,而那些僅僅依靠營銷手段或者依靠非連續性購獲技術的公司會失去市場的支持。

“醫藥行業經過這兩年的調整及投資者偏好等因素影響,對於此行業的中長期配置價值還是應該給予關注。”翟金林認為。(華商基金)

農銀匯理基金:掘金三大醫藥領域

針對醫藥板塊的投資前景,農銀醫療保健股票基金經理趙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醫藥消費行業的市場依然廣闊,醫藥股短期出現調整,目前仍然處於良性發展的氛圍。趙偉指出,對於醫藥行業而言,最大的風險並非市場需求變化,而是潛在的政策變化,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自己會盡可能地規避政策風險,將仿製藥配置壓低到相對低配的位置,儘可能地投資於有“護城河”的低競爭醫藥股,遠離競爭環境激烈的醫藥股。

趙偉進一步表示,自己重點看好三大醫藥領域的投資機會:

第一、創新藥。趙偉認為,雖然由於資金扎堆導致部分創新藥個股的估值較高,但觀測此類個股的關鍵,並不在於估值高低,而是基本面是否有持續成長的能力,上市公司發展的空間是否足夠寬廣。趙偉表示,在某一領域中持續性深耕創新藥的個股、有快速跟進能力並迅速掌握市場空間的個股都是值得長期跟蹤的。

第二、民營的醫療服務。趙偉認為,目前公立醫院的醫療體驗服務普遍較差,需要建立起服務質量更高的民營醫療體系。但目前,民營醫療體系還滿足不了需求,發展空間巨大,如果有企業能夠深耕其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體系,未來就有機會享受到行業龍頭的紅利。

第三、醫保體系帶來的投資機會。趙偉表示,因為納入醫保的藥物雖然利潤率不高,但是體量巨大,很容易實現爆發式增長,因此,醫保政策變化的背景下,能夠躋身醫保用藥的個股就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值得長期關注。(中國證券報)

關注天天基金網微信號【tiantianjijin18】,每天為您提供基金交易、淨值、排行、資訊等全面理財服務,超5600只基金,申購費全面1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