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汽車以租代購扎堆上線,讓利促銷爭搶市場

今年汽車直租產品特別是以租代購的火熱無需贅言。

繼活躍在人們視線中的汽車電商、汽車金融平臺紛紛推出直租產品後,許多汽車融資租賃公司也先後開展直租業務,而以現金貸獲利的趣店也選擇入場汽車以租代購,還有不少P2P車貸平臺也把以租代購作為其轉型突破口,看好汽車直租在國內的發展空間。

但應直面的是,目前汽車直租在國內的基礎尚很薄弱,這些“蜂擁而至”的以租代購項目需扛住短期上不了量、甚至虧錢搶市場的壓力,也許才能捱到汽車直租真正發力的時候。

原創|汽車以租代購扎堆上線,讓利促銷爭搶市場

扎堆以租代購無外乎市場與監管因素

事實上,在“彈個車”“開走吧”、毛豆新車等互聯網直租產品推出前,不少融資租賃公司已經有汽車直租業務,只是未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其業務佔比也少得可憐。而隨著年輕群體逐漸接受租賃的形式,加上各家互聯網汽車直租產品狂刷存在感,讓更多消費者對汽車融資租賃有了認知。

今年以來以租代購愈加火熱,汽車金融和電商平臺、汽車融資租賃公司、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P2P車貸平臺等開發的汽車直租品牌已然扎堆,除了經常打廣告可以叫得出名字的,更多區域性、叫不上名字的直租產品也早已在當地鋪開。還有的直租項目已經在路上,如江淮汽車擬與深圳深安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0億元設立汽車融資租賃公司,58集團與龐大合作發力汽車融資租賃。

這些公司、平臺扎堆汽車直租的原因不難理解,看好汽車直租在國內的增長前景,希望抓住汽車融資租賃業的發展風口。近年來我國汽車金融滲透率雖保持平穩增長,但整體水平同國外仍有一定差距。據相關數據,美國汽車金融滲透率已達81%,其中融資租賃應用普遍,達到3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豪華車市場融資租賃滲透率在2014年已經超過零售信貸滲透率(歐美汽車融資租賃即直租,沒有回租)。德國汽車融資租賃滲透率較美國則相對低一些,約為21%。而我國汽車融資租賃“以租代售”滲透率目前尚不足2%,參照歐美融資租賃購車的現狀,國內直租業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意味著有多倍的增長空間。各平臺、公司當然要先發佈局。

原創|汽車以租代購扎堆上線,讓利促銷爭搶市場

來源:普華永道&汽車金融大全《2017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報告》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造成汽車以租代購項目扎堆還有來自監管方面的因素。自2017年以來,金融監管機構密集出臺了多項監管政策,推進金融去槓桿防範金融風險。今年國家還掀起一場掃黑除惡的專項行動,重點打擊套路貸、車輛二押、暴力催收等。現金貸、P2P網貸、貸後催收等都受到打擊和整頓。對融資租賃業而言,商務部5月發佈通知,將制定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典當行業務經營和監管規則職責劃給了銀保監會。銀保監會統一監管勢必會對融資租賃公司的業態產生不小影響,衝擊回租業務,偏向集融資與融物於一體的真租賃——直租。

正如一位區域汽車直租品牌負責人所說:“直租的核心是資產管理,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自己做不了資產管理及線下導流的場景,所以嚴監管下不少做車抵貸難拿到收益的都轉型做資金方的外包服務了。”

供給爆發式增長而市場尚不成熟

以租代購供給在快速進場,但汽車直租目前基數還很少,且短期內也不會突然大爆發,如此當前國內汽車直租業就處於一個比較“尷尬、微妙”的階段。

隨著汽車消費下沉,潛力巨大的三四五線城市成為汽車金融、電商平臺及很多融資租賃公司的佈局重點。各家打出“以租代購、低首付、新零售”的標籤,瘋狂地開設線下門店“跑馬圈地”。但鑑於直租在國內還不成熟,三四五線城市消費觀念未到,各家直租項目的量都不大。

據有關媒體報道,易鑫每月做回租有3萬輛,直租有6千輛;匯通信誠回租每月有2萬輛,直租只有2千輛;趣店一季報顯示,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大白汽車累計交付車輛6608輛。雖然直租組合業務收益更豐富,但量小加上高運營成本、市場競爭激烈,各家的汽車直租項目並不賺錢,一些小公司甚至在虧本搶市場。“畢竟目前以租代購的客群只有整個購車群體的5%~10%。”上述區域直租品牌負責人稱。如此一來,大平臺還好,中小公司的資金壓力就比較大,直租本身又存在一定的資金錯配。

原創|汽車以租代購扎堆上線,讓利促銷爭搶市場

且直租在殘值處理、稅收、上牌、流程管理等多方面操作複雜,國內相應法規標準並不完善,這些都需要各公司去梳理、試錯。實踐中,消費者在體驗汽車直租模式時已經出現了不少問題,如提車後因資質問題車輛被拖走、退回的車磨損嚴重等。當前各家直租項目對車的殘值處理、風險控制等有了一套基本的流程體系,但“1+3”模式大部分還沒有跑完一整個週期,一些問題和風險還未完全暴露出來。理論上看直租比回租風險低(牌照掛在租賃公司名下),但各種“零首付”、“一成購”也會帶來欺詐風險。此前有業內人士就曾指出,按目前的競爭態勢和打法,融資租賃等大部分公司的不良應在3%-5%之間,一些激進的可能超過10%。

因此國內汽車直租要普及應用尚需時日,要克服資金壓力、殘值處理、人才缺乏等多重瓶頸。這還不談國內汽車直租市場究竟有多大的空間,畢竟中美國情不同(美國汽車直租更多是廠家金融背景)。

讓利促銷、延伸利潤點搶市場

針對當前市場現狀,上述區域直租品牌負責人表示,汽車直租項目確實主要在渠道和資管能力上見勝負。“我們其實也沒有想太多,就是先把區域性市場和渠道做好,業務利潤點的延伸做長一些。”

上述區域直租品牌的產品是典型的“1+3”,據介紹,其正常還款滿一年的資產就出售,迅速回籠資金到資金端做保證金放槓桿。而面對三四五線城市大平臺、中小公司都有布點的情況,避不開競爭的此直租品牌只能是讓利促銷來搶市場。

應對處理殘值的難題,更多平臺現階段推的是以租代購或對“1+3”模式做了調整,即合同到期後,客戶最終必須把車買走,不給客戶留購選擇權。這樣避免了車輛退回後的處置風險。一些給客戶留購選擇權的產品如彈個車對一些保值率低的車型做了退車限制;易鑫“開走吧”則在嘗試“有償退車”方案。

還有的融資租賃公司、P2P車貸公司打著“以租代購”的口號在做汽車回租業務。對於這些公司和SP而言,直租和回租業務結合做是他們的生存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