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角力:FF與特斯拉、廣州與上海、珠三角與長三角

馬斯克剛到中國落實了特斯拉落戶上海國產,許家印一行就到到美國視察買下來不久的FF。時間上的巧合,讓人覺得這一場新能源汽車之爭,是如此的迫在眉睫。FF國產落戶廣州,特斯拉國產落戶上海,這是一場交織著中外資本、中外企業、地方政府等各方勢力的較量。那麼,究竟誰會贏得未來?

新能源汽車角力:FF與特斯拉、廣州與上海、珠三角與長三角

成長史:特斯拉步履蹣跚,FF一波三折

成立於2003年的特斯拉在硅谷鐵打了這麼些年,形成了巨大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擁有了超過30萬輛的總銷量,是電動車領域最著名的品牌。同時,特斯拉一直標榜自己是科技公司, 而不是汽車企業,華爾街的金融家也默認了這個說法,估值上給予了特斯拉比肩科技公司的估值。

特斯拉也有自己的問題,遲遲未能實現正向現金流,自動駕駛功能導致駕乘人員死亡的情況一再出現,訂單高達50萬輛的Model 3量產陷入魔咒等等,在華爾街,看空特斯拉的人並不比看多特斯拉的人少。直到2018年6月,特斯拉才堪堪解決Model 3的量產問題。

新能源汽車角力:FF與特斯拉、廣州與上海、珠三角與長三角

至於成立於2014年的FaradayFuture(簡稱:FF),之所謂被中國人廣為人知在於其與曾經創業板市值最高的樂視網的關係,以及其背後的操盤手賈躍亭。賈躍亭在2014年12月一個北京嚴重霧霾的一天,宣佈了樂視“SEE計劃”,開始打造超級汽車以及汽車互聯網電動生態系統。

在2016年8月,尚在風頭上的LeEco樂視與浙江省政府宣佈雙方在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體驗園區、智能汽車產業基金等達成合作並啟動,其中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體驗園區正式落戶浙江省德清縣莫干山,總投資200億元。在發佈會上,賈躍亭表示:“LeEco和FF在生產製造、研發、車聯網產品開發、供應鏈採購、市場拓展、渠道、售後、充電體系等方面繼續深化全球範圍內的戰略合作。”

後來的故事就跑偏了,2017年7月,樂視資金危機全面爆發,曾經為夢想窒息的賈躍亭遠遁美國,樂視網從此墮入深淵,白騎士孫宏斌150億以上的投資認賠離場,樂視超級汽車的項目停滯不前,偏安國外的FF則被認為是賈躍亭東山再起的唯一希望。

在最困難的時候,FF經歷了面臨資金鍊斷絕、高管逼宮的困境,好在賈躍亭都挺過來了,一度傳說李嘉誠要入手FF,最終是大D會的許家印伸出了援手。2018年6月25日,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健康宣佈20億美金馳援樂視

國產路:待價而沽的特拉斯,Plan B的FF

2014年,馬斯克就謀求Tesla在中國國產。那一年,這位炙手可熱的硅谷鋼鐵俠首次來華,在國內掀起一波熱潮,從那一年開始,中國互聯網造車運動萌芽了。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北京、上海、廣州、蘇州、安徽以及千年大計的雄安等地政府,先後被媒體曝出向特斯拉拋出橄欖枝。

上海和廣州是其中最為接近的,屢屢傳出特斯拉與兩地政府及地方國企達成協議,2017年3月,特斯拉主動披露騰訊持股5%的消息,騰訊介入特斯拉國產的消息不脛而走。而2017年6月,一張有著特斯拉和公司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桌籤的照片,更是讓外界以為當時就簽了協議。然而,特斯拉國產一直懸而未決。

一方面馬斯克要獨資的想法違背當時的政策,另一方面馬斯克在待價而沽。進入到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不斷,汽車加徵25%關稅,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的2018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明確2022年取消乘用車合資公司股比限制,中德汽車領域全面合作的大背景下,馬斯克終於在2018年7月10日宣佈落戶上海獨資國產。

至於FF,在2018年4月,睿馳智能汽車(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馳汽車)以3.641億元的價格拿下廣州南沙區約601畝的製造業用地,樂視網確認瑞馳汽車為FF關聯公司,實際為FaradayFuture香港的全資控股。這是FF落戶廣州國產的實錘。

新能源汽車角力:FF與特斯拉、廣州與上海、珠三角與長三角

從實際上來看,FF率先落實國產,實際上,在特斯拉確定落戶上海國產後,據獨角鯨科技的報道,廣州無法滿足特斯拉的胃口,彼此無序競爭也不利於全國一盤棋,而且強調特斯拉海外建廠只有生產,沒有研發。而據財新網報道,FF是頂替特斯拉的Plan B,拿到了原來給特斯拉的政策和土地。這也就能解析為何廣州南沙開發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的土地掛牌出讓公告,會有睿馳汽車須在競得土地一個月內引進具備國際一流純電動汽車研發製造水平的純電動汽車組裝項目,且需“自土地移交之日起1個月內動工開發建設,24個月內建成投產”。

拼未來:廣州PK上海的背後是珠三角和長三角的暗戰

在汽車行業,廣州和上海的地方國企,在中外汽車合資潮起的時候,不能和一汽、東風相比。不過,好歹上海也是近代中國的遠東國際之都,而廣州則是千年古城、通商口岸,且臨近港澳。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珠三角憑藉接壤港澳率先發展起來。長三角憑藉龍頭的上海和廣闊的流域優勢,後來居上。兩地的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上海與德國大眾、美國通用成立合資企業,生產對方旗下品牌車型,而廣汽則與豐田、本田成立合資公司。

在傳統汽車領域,上海有上汽自主品牌及其合資企業,廣州有廣汽自主品牌及其合資企業,上汽的規模不是廣汽能夠相提並論的,2017年上汽集團年銷量693萬輛,而廣汽集團剛突破200萬輛,為201.7萬輛,唯一聊以自慰的是廣汽集團2017年同比增速高達21.27%,而上汽集團僅為6.8%,無奈上汽集團基數驚人!

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據《經濟觀察報》統計,17家造車新勢力大多花落長三角,無非就是補貼砸錢,最高的補貼可以佔到總工廠投資的40%。相對而言,珠三角就落後得多了,造車新勢力中,落地珠三角而比較有名氣的就是小鵬汽車和FF了。筆者相對看好的兩家造車新勢力,則分別位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就是威馬汽車和小鵬汽車,無他,這兩家創始人都是筆者大學校友大溼兄,開個玩笑。

新能源汽車角力:FF與特斯拉、廣州與上海、珠三角與長三角

汽車工業是地方經濟的支柱,本身上下游產業涉及150多個部門,根據汽車的投入產出比極為划算,根據韓穎、潘志剛的計算,中國汽車工業每增加1元產出,就可以帶動相關產業242.82元左右,其中消費帶動的效用為142.74元,購車40%左右的支出是在服務行業。珠三角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落後這麼多,可能會讓珠三角錯失一個時代。

錯過特斯拉之後,珠三角的老大哥廣州馬上拉來FF,這也是讓人略感安慰的,FF的首款量產車FF91被同為造車人的李想評價是一臺真正的好車。當然,這款車不會在廣州國產,睿馳生產的是FF後續車型。這樣珠三角就有FF、小鵬汽車和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拼殺了。

珠三角的新能源汽車陣容就龐大得多,蔚來汽車、威馬汽車是其中的代表者,雖然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最近在懟蔚來汽車的量產交付和代工生產。但蔚來汽車的車現在已經跑在路上了,威馬汽車的車發佈後見到實車的並不多,只是不知道沈暉會不會一語成讖,蔚來汽車這些跑在路上的車會讓李斌難以入眠。

總結:隨著FF和特斯拉的先後敲定國產,新能源汽車版圖的劃分告一段落,接下來開啟的是極為殘酷的淘汰賽,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現在言之尚早,珠三角和長三角之爭,誰會勝出,我們讓時間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