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爲人知

位於渝中區儲奇門郵政局巷40號的卜鳳居,曾是清末“西南地區首富”李耀庭的居所,建築建於清末民初,三層樓的城堡形建築,解放後曾為郵差集中居住場所。望著被時光洗滌過而滿目瘡痍的牆面,你可能不知道,在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來擺一擺,清末西南首富李耀庭的一生。

李首富的多種面目

說他是清末愛國富商,長期捐銀支持政府,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他給西逃的慈禧太后增銀相助;又說他是革命商人,捐款支持了宋育仁在重慶創辦四川第一家報紙《渝報》,宣傳資本主義,抨擊清政府腐敗;李耀庭與同盟會負責人楊滄白,張培爵、朱之洪等人常有來往,對革命進行贊助;革命黨進行“肇和”起義時,李耀庭捐銀三萬元,並僱請一勇士,協助爆破清庭“肇和”軍艦,孫中山特親書“高瞻遠矚”條幅相贈;李耀庭的兩個兒子參與辛亥革命,得到他大力支持,在辛亥革命中有著較大的貢獻。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這似乎是一個矛盾體,實則,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對“愛國”做出的適合時宜的變化而已。

李耀庭1836年生,雲南人,早年曾從軍獲賞封孝義大夫。其祖、父皆得蔭贈。李耀庭在軍中結識了廣西桂林人岑毓英。1872年岑毓英攻破大理,斬殺杜文秀,官至雲貴總督。李耀庭嘗與換貼為金蘭弟兄,成為通家之好。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李耀庭這段經歷讓他的人脈甚是廣博,為以後的經商之路,提供了支持。

後來李耀庭即棄軍從商,以有限錢財,做起馬幫生意,與人合夥,在敘府開設“榮茂公商號”,大約經營了10多年,終以時局不清、虧累不堪。在1880年,收去生意來到重慶,進入了“天順祥票號”,一呆就是32年。

中年發家

有人說,李耀庭在受到王興齋託付,來挽救重慶“天順祥票號”的殘局後,才是他開掛人生的起點,那時候他已過不惑之年,在重慶經商期間,他與清政府官府合作,打擊同業,趕走了風行一時的“北幫票號”以至後面成為了“一家獨大”的局面。在渝期間,天順祥票號添辦了滇邊各鹽岸,接洽官商各界,號局日盛。1902年岑毓英之子岑春煊調任四川總督。李耀庭在從軍時,曾與岑毓英換帖為兄弟,岑春煊到重慶,徑去天順祥拜會李耀庭,李身價日重,人稱在野“相父”,天順祥更加得到官府支持,營業蒸蒸日上。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在辦理公私匯兌業務方面尤為興盛,藩庫、鹽糧各署、書院等的公款,商行店鋪的營運資金,都存入天順祥,凡協餉、丁銀、丁賦均歸其專辦。上京赴考的、進京公幹的,所帶盤費,都由天順祥匯去。富家捐官,卸任官吏解銀回家,天順祥也為承辦。再加上在經營之道上李耀庭秉承“廣泛撒網 重點培育”的策略,見子打子,什麼生意賺錢就做什麼,很有商業思維,使得他身價不菲。不僅自己會經商,李耀庭的兩個兒子也頗有才能,成功創辦潼川錦和絲廠、自來水公司和川江輪船公司,並在渝開設了"信記錢莊",使得,即使在王興齋死了“天順祥票號”歷經分家之後,李家也能站穩腳跟。

亮起重慶第一盞電燈

1904年,重慶設商務總會,李耀庭被推為首任總理,成為重慶商界領袖人物。

1906年,巴縣紳商劉沛膏在太平門安裝100千瓦直流發電機,11月25日首次向外供電,正是李耀庭70歲壽辰。當晚卜鳳居公館內50盞電燈齊明,成為轟動一時的新鮮事。這離1879年愛迪生髮明電燈已經過去了27年。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兩年後,在李耀庭等支持下,劉沛膏招股集資成立了重慶民營燭川電燈公司。

1911年11月22日,重慶全城老百姓歡呼盛況空前,共慶推翻滿清宣佈獨立的輝煌勝利。當天,楊庶堪、張培爵等通電,宣佈重慶獨立,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省級革命政權“重慶蜀軍政府”,宣佈廢險宣統年號,從此結束了清王朝在重慶的封建專制統治。李耀庭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兩個兒子都深受革命精神的洗禮,李耀庭也十分支持,同盟會革命黨人楊庶堪和李湛陽很熟,經常向李詳細分析清朝地方官吏情況,為了爭取和瓦解駐守重慶的武裝力量,便電邀他在渝招訓新軍兼統督署親兵,趁李湛陽招募新軍之機,介紹了一批青年同盟會黨人滲入巡防軍。當時,巡防軍主力駐紮重慶,更有機會控制這支隊伍,作為起義的基本武裝力量,為推翻清朝統治作好準備。果然,當辛亥革命期間重慶宣佈獨立時,李湛陽立即暗示新軍倒向革命,輸誠效命。蜀軍政府成立以後,他被推選擔任蜀軍政府的財政部部長。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安享晚年 退居二線

步入晚年的李耀庭,也許是看過太多的爭鬥、生意場上的悲歡興衰,奈何廉頗老矣,李耀庭堅決辭去了重慶商務總會會長,自稱:“我已退隱林下,你們好自為之吧”。為了供其頤養天年,他的兩個兒子,花巨資買下居於當時重慶城區地理位置最高的地皮,為他建成一個私家園林——“禮園”,也就是現在的鵝嶺公園。裡面有中國傳統風格前山後水的綠天仙館、方壺榭、飛閣,還有點綴式建築鵝冠亭、孔雀亭、松鶴亭、仙嶠亭、角山亭、竹陂亭、乳石洞、第一江山臺等,以及休閒遊樂豢養動物的養鹿亭、石猿亭、獸洞等等。植物除種植高大的喬木外,還培植有灌木、草地,高低錯落有致,清幽高雅,富於情趣。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現今的鵝嶺公園 玩美之予攝

鵝嶺公園一角有一處特別的存在——桐軒石屋,是鑿榕湖之石而建,面積132平方米。四周遍植梧桐,濃蔭環抱,故名“桐軒”,這裡一共有三間石屋,屋面、牆、窗均為石結構。屋面平臺可飽覽嘉陵風光,左右有兩條不對稱的隧道式石階,曲折地通向室內。室內屋頂呈拱形,正面雕刻栩栩如生,正壁刻中國地圖,兩側為世界地圖形和行星繞太陽公轉的浮雕,反映四季農節。大門兩側以篆字桐軒二字做窗花,整個石屋,軸線對稱,但左右窗花及其裝飾均不規則,既有變化又有統一,造藝精湛,堪稱一絕。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現今的鵝嶺公園 玩美之予攝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現今的鵝嶺公園 玩美之予攝

《巴縣誌》有專文記敘,摘錄如下:“禮園者,雲南恩安李湛陽、李和陽兄弟所闢,以怡其親也。抗居鵝嶺高處,佔兩江之勝,入門東西行,修篁夾道,中有圓池,築草堂其上,曰璇碧軒。”

首富之死

禮園竣工後,重慶官紳、名流及各界頭面人物,自然紛紛前來道賀,一連數月賓客不絕。然而,僅住進去一年,李耀庭莫名其妙地去世了。西南第一有錢人突然之間死去,一時間,各種猜測、各式各樣說法到處流傳,有人說是被仇家投毒毒死的,有人說是被下人毒死的,曾有人見過其屍體發黑,有中毒現象。但,也有人說是老死的,五花八門的民間傳說,不下幾十種,鬧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而李氏弟兄,對各種流言充耳不聞,始終保持沉默,這就更令人們覺得李耀庭的死是個謎。

李耀庭的死轟動了當時的重慶城,送葬隊伍從鵝嶺公園一直排到了太平門,可見他在當時的影響力甚大。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這裡亮起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曾經的西南首富居所,現今卻鮮為人知

上世紀鵝嶺公園

1950年7月,李氏後人將“禮園”捐獻給重慶市人民政府。1958年7月,“禮園”更名鵝嶺公園,正式對民眾開放。如今鵝嶺公園”以“冠鵝撫天”成為重慶有名的“巴渝十二景”聞名海外。但原李家公館“卜鳳居”,這個重慶第一盞電燈亮起的地方,現已鮮少人問津,甚至不曾為人所知。

這不禁讓我想到劉禹錫在《烏衣巷》中的感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主編:渝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