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中学杨国芬:用老师的爱弥补学生残缺的爱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中学教师杨国芬也为此不懈的实践着,体会着。从教二十多年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带着对孩子无尽的爱,用心耕耘,潜心浇灌,虽然辛苦,依然快乐着。因为她知道,有爱就有学生的快乐。

师爱如母爱,温暖学生心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更加开放,班上的“留守儿童”“单亲孩子”越来越多。面对这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她深感教师的责任重大。2011年,她所教的六年级转来一对姐弟俩:宋秀芸、宋敏精,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外打工,没有其他亲人,寄宿在校。当他们的父亲将孩子托付给她时,她没有丝毫犹豫,于是,她担起了母亲的责任。一个冬天的夜里,她接到宿舍管理员的电话,宋敏精拉肚子,床铺脏的一塌糊涂。她赶紧拿起家里干净被褥跑到学校。孩子发烧了,姐姐吓得大哭。她一边安慰一边扶他到医院。直到第二天早晨才退烧,她叮嘱了医生才放心去上课。不幸却从不同情弱者。不久,姐姐宋秀芸又患了眼疾,眼睛红肿,视力模糊。没有亲人照顾的孩子更加脆弱,姐弟俩常常暗自落泪。她联系他们的父亲,谁知电话联系不上。孩子的病不能耽误,她赶紧请假带孩子去看医生。买了药,医生叮嘱孩子需要休息一个星期。她每天端茶倒水,给她送饭,直到康复。童心是细腻敏感的,更是有情有义的。毕业那天,姐弟俩留下了毕业感言:这一年来,她们享受了母爱,感受了亲情。

师爱是灵丹妙药,医治学生创伤的心灵

作为老师,更要善于和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的心灵,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悲伤。2012年杨国芬接手一个新班,班上有个叫余丹丹的女生,她总是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下课了也从不参加活动,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每当提到“父爱、母爱”,她都会暗自落泪。她问其原因,孩子无奈地说:“老师,我想爸爸妈妈!”看到她那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抑郁的眼神,她震惊了。马上走访学生的家。原来他父亲意外去世,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她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境贫困,造成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杨国芬对自己说:“要用母亲的爱温暖她,用老师的爱医治她心灵的创伤。”余丹丹生病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受了委屈,她用心呵护;犯了错误,她及时引导。每逢节日、生日都想着给她一份惊喜。六一儿童节,她特意为余丹丹挑选了一套漂亮的衣裙,和同学们合影留念。班级有什么活动,只要适合丹丹的,尽量把机会让给她。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更是人人主动关心她,爱护她。在班集体的关爱下,丹丹渐渐忘掉了不幸,恢复了小女孩的天真活泼。学校领导也全力帮助她,一位莫叔叔一直赞助她读书。就这样,丹丹在爱的滋润下快乐的成长着。初二时,她打电话告诉她,她的成绩提高很快,还当上了学生会干部。

师爱是责任,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作为一个单身女教师,杨国芬带着幼小的女儿,会有无数的两难,但每次一种对学生的责任感都会驱使她选择学生。进中心校之前,一直在离家10多里的完小工作,担任教导主任兼六年级班主任。去年接手三年级(1)班,这个班的留守儿童20多个,单亲孩子8个。很多学生的家长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他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性野好动,有的孤傲离群,有的倔强,有的脆弱。面对千差万别性格迥异的孩子,她深感自己的能力不够,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于是,她自学了《儿童心理咨询》。正当班级管理有点起色时,不幸降临了。她母亲突然查出患肺癌晚期,生命将只有3个月时间。悲痛欲绝的她,望着即将离世的母亲,想着那60多名无辜的孩子,她依然选择了后者,没有请一天假,只在晚上陪伴。当她看到学生没有因她的不幸而受到影响时,感到无比欣慰。

杨国芬从爱出发,甘愿奉献,用爱心和汗水换来了学生的尊重,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2009年、2011年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班风好、学风正,每次抽考都能保持年级第一的好成绩。2009年、2012年被评为镇“十佳教学能手”。2008年、2010年参加镇举办的常规教学比赛均获一等奖。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04年至2015年先后6次被授予“嘉奖”。她立志扎根乡村,今年很荣幸获得常德市“红烛奖”。但在所有的荣誉中,最让她引以为豪的是2011年六(2)班班长黄欣怡带领全班同学给她颁发的证书——“好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