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開皇冠逆行,交警站立敬了個軍禮

雖然《相親相愛》是一部戲劇誇張化的電影,但張艾嘉對生命命題探討的嘗試,依然使得這部陷於肥皂劇行列的電影擁有了幾分回味的意義。

有一個鏡頭,男主角跳進棺材,幻想即將臨別人世,隨之哭起來。為什麼要哭?因為任何的離逝總難免逃脫傷感,大概所有人都會遺憾那些未能見的人,那些未能做的事。任憑奮力,也不能於日後泛起塵埃。

偶爾失眠發呆的時候,我會躺著床上,盯著窗外的樹,想:如果這是最後一刻,生命的有限片段裡,那些首先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會是浮生經歷過的哪些事?也許不會太多,但將會成為定義我生命過程的全部,是我遊弋於人間的痕跡,是我不至於遺憾的留存。

探討生命是一件很虛無的事。但如果汽車擁有生命,或許,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以及共鳴。在數以千萬計的新車誕生中,總有些車帶著不捨離去。也有些車,離開倉促得連一句道別也沒有說。

當它們徹底淡出我們的視線,你是否又會偶爾想起,那些曾經發生過事?那輛車,給你留下過什麼?

我爸開皇冠逆行,交警站立敬了個軍禮

皇冠

傳說,明年2月皇冠將會退出中國市場?那些見證過皇冠在上世紀90年代的人,很難相信這一結局。因為在當年,所有人都渴望擁有它,也是從這款車身上,人們第一次對汽車的豪華有了概念。擁有它的都是什麼人?高官、富商、勢力不可言說的人。如果說皇冠象徵著一個時代,那皇冠若退場,可能意味著一個時代真的過去了。

“那交警衝開著皇冠的我爸敬禮”

我爸是幹建築包工頭出身,最牛的時候,廣州黃埔區一半的高樓都是我爸承包的工程。90年,我爸的生意已經“發大離做”(非常成功)。那個時候,買一輛皇冠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哪怕在走私車盛行的南方,皇冠也是緊缺貨。我爸政府裡有點關係,就託了很多的人,拿到一輛掛靠公安系統的皇冠133。當然,這花了50多萬,這相當於今天的100多萬了吧?在今天,你肯定覺得這個人是傻逼。

那時候,開皇冠頗受矚目。我記得有一年,我爸帶著我到珠海自駕遊。不認識路,那時候也沒有導航,我爸乾脆就開著皇冠玩起了逆行。一位交警見到我爸逆行,先是遠遠立正敬了個軍禮,然後又跑過來對我爸說:“同志,你逆行了。”我爸說了聲:“唔好意思啊同志,外地車,唔識路。”然後,繼續逆行。你說,到底是因為那個公安牌照還是因為是皇冠的原因?

後來,我爸買了奔馳S級,再後來,又陸陸續續買了6、7輛車。但是我問他最喜歡哪一輛,他依然說,皇冠。即使沒有繼續開,這輛皇冠也一直停在地下車庫很多年。直到2015年,我爸的生意遭遇危機。那時候,政策對報廢車有優惠。

我爸報廢了這輛皇冠,換了2萬元的補貼。哈哈,很可笑吧?

我爸開皇冠逆行,交警站立敬了個軍禮

薩博9-3

我敢打賭,90%的普通消費者從沒有聽說過薩博這個汽車品牌。薩博從沒有走進過公眾視線,但有意思的是,似乎它總能夠用一種魔力,跟那些熱愛它的小眾人群產生不可思議的深度聯結。那些熱愛它的人總是說,薩博造車的能力就跟它造飛機的能力一樣出色。的確,薩博把全球汽車引領進渦輪時代,用近乎於滿分的碰撞測試成績定義了安全測試本身。但命運跟它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幾經通用、北汽轉手,它最終沒有等來一個好的歸宿。

“它在TVB的電視劇裡面,撞得噼裡啪啦”

廣東的電視臺有意思的一點是,總能夠收到TVB跟本港臺兩個頻道的電視信號,所以大部分的廣東人,其實都是在TVB電視劇的薰陶下長大的。2000年左右吧,忘了是《談判專家》還是《陀槍師姐》,裡頭有一出飛車追劇戲,各種衝撞,各種子彈橫飛。當時追逐戲的那幾輛車就是薩博。自從那以後,幾乎每一部的TVB電視劇動作戲,都會有薩博的出現。我那時候猜,大概是薩博投的廣告費多,所以才會把TVB的動作戲承包了吧。

也是偶然的機會,在一個做走私車生意的朋友那裡看到一輛薩博9-3。隨口問了一下價格,跟一輛寶馬3系差不多,還能夠接受。想了幾天,就買了。那個朋友跟我說,除了不好修,這車絕對是好車。我也沒在意,大不了就是陳田跑一趟就好了。

結果,買回來沒多久就後悔了。渦輪有問題,發動機有問題,而且零件竟然連陳田也不好找。所以開這輛車,我就求天求地不要半路拋錨。當然,可能跟薩博造飛機出身有關係吧,這輛薩博是能夠在200公里的時速鬆開雙手,實現“無人駕駛”的,而且還不帶一丁點的跑偏,簡直是貼地飛行。我經常跟朋友說,這車真的跟飛機一樣穩。

2005年的凌晨,從深圳驅車回廣州。前一天忙了一天,睡意都快把我整個人淹沒了。當時想,撐一撐,馬上就到家了。結果在高速上跑了一個小時後,不知不覺睡著了。Bong~,車子高速撞向了收費站正在繳費的泥頭車。意外,也有點意外。車沒了,人受了點皮外傷。我自己從車裡爬出來的,現場所有人都驚呆了。鎮定以後,所有人都上來問我,不是人怎麼樣了,而是問,這是什麼車?那刻我終於明白,為什麼TVB飆車的,總是薩博。

於是,我又買了一輛薩博。

我爸開皇冠逆行,交警站立敬了個軍禮

GT86

聽到豐田要造一款名為86的車的消息,大多數人的第一意識是:那輛在漫畫中憑著溝渠跑法稱霸秋名山的買菜車終於要走進現實。30萬不到的售價,使得年輕人把這款雙門跑車視作人生中的第一輛,也是唯一一輛跑車。他們渴望開著這輛車像拓海一樣跑。渴望像拓海一樣,開著這輛車在喜歡的女生面前耍酷,隨意地把手搭在車窗上。一位86車主跟我說,他原以為擁有跑車只能是一個奢望。但86的出現,讓他在最合適的年紀開上了最合適的車。但86的離開,年輕人的夢又一次變得遙遠而縹緲。

“當我攢的錢足夠付全款了,這車卻買不到了”

2013年3月12日的下午,我正在大學宿舍跟幾個宿友看NBA,其中一個人對著手機喊:臥槽,AE86要量產了。所有人都把頭湊了過去。也許很少人能夠理解《頭文字D》對80後、90後男生的影響吧。但對於我而言,這部畫風略有些粗糙的漫畫,卻是我對汽車熱愛的起點。踩離合、掛擋、跟指,高速出彎。即使那個時候我連駕照最基本的科目一都沒過,我仍然中二地幻想,一個人在夜裡跑山的畫面。

雖然GT86跟AE86長得一點也不像,但至少這是一輛純屬的駕駛之車。FA20水平對置發動機、車身重心低至460mm、壓縮比是12.5:1,前後重心比是53:47,關於GT86的每一個數據我都倒背如流。我對自己的信心蠻高,30萬嘛,總是有希望存到的,總會有買到GT86的那一天。

我不知道把一輛車當作奮鬥的目標算不算一件特別傻、特別天真的事?但總的來說,就像有的人享受談戀愛,有的人鍾情於攝影一樣,我只不過是喜歡車,並且熱度比普通人高一點點而已。所以,畢業以後,在廣告公司加班的無數個黑白顛倒的夜晚,我都是這樣給自己打雞血的:辛苦是辛苦,但或許再加個幾天班,就能開上GT86呢?這樣想想也挺值的。

去年,當我把錢存夠的時候,豐田宣佈86推出中國市場。4S店的現車瞬間清空,平行進口車商普遍加價2-3萬,離預算就差那麼一點點。沒狠下心下單,聽說現在的成交價去到30萬以上了。不過也好,今年家裡催促結婚了,買個凱美瑞可能更實際一些。在合適的年紀,總有合適的事要做。前不久,把用了很多年的微信頭像換了,一輛86的改裝車。可以說這種喜歡無意義嗎?不可以的,至少那些累得要窒息的夜晚,因為這輛車而顯得安慰一些。或者說,我們都互相成全了彼此把。

我爸開皇冠逆行,交警站立敬了個軍禮

回想起這些,有的可能是事關生命,也有的可能是無關緊要。但正是這些存在於每個人腦海中的零星記憶,構成了這些車曾經存在的痕跡。

“我來過,存於你心裡。”如果一輛車真的有生命,那這樣的生命一定不留遺憾吧。

有人告訴我,他對一輛車印象最深刻的時刻是:那一天下著暴雨,他躲在車裡,看著雨水砸在地上,濺出厚厚的水花。他像個傻子一樣,一邊看,一邊笑,覺得很幸福。

我想,那輛車也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