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最大的古代引水工程貢獻極大!背後的故事才值得關注!

我縣最大的古代引水工程官杜陂,歷史上曾對當地農業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水利部門經過多次修復和加固,使其實現了灌溉防洪價值最大化——

千年古渠的民生澤被

7月27日上午,官杜陂水務所的陳水福跟往常一樣巡查渠道,檢查灌溉水槽,以備防汛抗旱之需。眼前這個省屬鎮管的水務所建於1978年,位於仙水溪中游赤荷境內溪口壩頭,有條石壩、管理房、啟閉室各一座。官杜陂水務所副所長陳金山告訴記者,早在1956年,仙遊縣就成立官杜陂水利管理處,把官杜陂收歸縣管,至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縣裡對官杜陂進行整修,通過改建渠道,新建乾渠和支渠控制閘、放水涵閘等,組成了灌溉系統。

詳情 ↓

仙遊最大的古代引水工程貢獻極大!背後的故事才值得關注!

官杜陂渠

古渠經歷次修建成文保

仙遊最大的古代引水工程貢獻極大!背後的故事才值得關注!

官杜陂壩址

“修陂懷古,發揚光大。”當天,記者在杜陂紀念牆上,看到了官杜陂歷次修建的題詞。逐一誦讀,心潮澎湃。記者不由得翻開歷次修復的記錄:

  • 1975年,官杜陂的杜陂在開荒造田中被毀。1978年,國家撥款改建,即在官陂的舊址上重砌1座漿砌條石滾水壩,壩長85米、高1.2米、頂寬6米,正常引水量為2立方米/秒,命名官杜陂正式把兩陂合併,灌區統一管理。
  • 為了使渠道暢通無阻、水源充足,1980年仙遊縣組織力量對官杜陂主幹渠部分渠道進行改彎取直,鋪砌石渠化5公里,灌溉面積增到1.06萬畝。1993年4月榜頭鎮又新建官杜陂主幹渠道,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200畝。1994年7月,官杜陂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時任仙遊縣政府縣長楊添林題寫了“創舉”兩個大字。古渠仍在汩汩流淌,惠澤後世。
  • 1999年9月,榜頭鎮發動當地群眾對官陂渠道進行水泥澆灌,長達6公里;於2006年11月對官、杜陂兩條主幹渠全線用挖掘機清淤清障;於2013年3月對官杜陂大壩進行加固、澆灌,增加反衝池等建設。

官杜陂工程基礎設施不斷得到了改善,發揮應有的水利設施作用,受益村落有赤荷、上墘、蓮墘、東橋、下明、壩下、紫澤等7個社區和光埔、望厝、靈山、龍騰、紫洋、溪尾、溪東、象山等8個行政村,有效灌溉面積10621畝,比1949年增加1倍,抗旱能力也從原60天提高到90天,為榜頭鎮的農業生產、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也為木蘭溪流域防洪調度發揮了巨大作用。

坊間流傳尚書渠的故事

千年雨露,百里春風,巍然官陂,永頌鄭公。飲水思源,榜頭人民得益於官杜陂的恩惠,自然忘不了明代修渠人鄭瑞星。為紀念他造福桑梓的功績,當地群眾把水渠稱為“官陂渠”,亦叫“尚書渠”。

據記載,官杜陂是仙遊縣最大的古代引水工程,官陂居上杜陂居下,相距150米,均系用河卵石堆築的臨時性攔水壩。宋淳佑二年(1242年)榜頭杜陂渠建成投用,位於榜頭鎮赤荷溪口,可灌溉榜頭一帶7000多畝農田,群眾引種靛青加工為青黛以染布,葛布花色品種和產量成倍增長,暢銷縣內外。

仙遊最大的古代引水工程貢獻極大!背後的故事才值得關注!

當天,記者沿著官杜渠道來到了榜頭鎮紅木佛珠專業村赤荷村,一位上了年紀的村幹部熱情帶路,來到了一棵參天古松樹下,樹下立著官陂石碑。碑文卻被周邊群眾的柴堆掩蓋了,看不清碑上記載的文字,只好懷著惋惜的心情告別樹碑。當記者問起官杜陂的故事,這位老幹部如數家珍地娓娓道來。

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刑部郎中鄭瑞星

告老返回到榜頭鎮靈山村科井。他關心家鄉的水利建設,獻出歷年積蓄俸祿,發動里民在榜頭赤荷村溪口處築壩截流、開渠、引水17公里,使靈山一帶5000多畝的旱地成為良田,這就是官陂渠。鄭瑞星還利用水渠落差,在光埔和望厝交界處建設一座水磨坊,供鄉民磨麥之用,促進了榜頭地方經濟發展。

待煥發新顏再惠澤民生

至今已有424年曆史的官陂渠,即將迎來新生。

2014年 榜頭鎮入選福建首批15個小城市培育試點後,開始實施木蘭溪小流域整治、防洪水系景觀工程、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全力打造安全生態綠色宜居的濱水休閒景觀帶。由此,官杜陂水流域環境質量也明顯提升,而且其防洪排澇功能日益凸顯。

2015年來源於中央小流域補助資金,總投資3200萬元的仙水溪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全部完工。這個木蘭溪在仙遊境內的最大支流,仙水溪全長16公里,流域面積235平方公里,以防洪治澇為主,統籌兼顧水環境、水景觀等建設。經過治理,縣有關部門鑑定:“仙水溪的水質較好,源頭處符合國標三類要求,甚至達到國標二類。”這樣,官杜陂渠道防滲清淤改造工程也擺上了議事日程。

榜頭鎮黨委書記蔣慶和告訴記者,榜頭鎮將於今年8月初啟動官杜陂渠道防滲清淤改造工程,計劃投入1500多萬元,改造17公里的渠道,眼下已完成方案設計和預算審核,進入工程投招標階段,預計明年6月份竣工投用。屆時將保障木蘭溪兩岸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讓古代引水工程繼續造福當地百姓,帶來民生澤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