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儲政策退出後,「收入保險」終於迎來了春天

“東北地區玉米臨儲政策取消後,玉米價格從1.1元/斤降到了0.8元/斤,降幅達到35%,降的這一部分可以說是玉米種植戶的純利潤。”葛翔表示,因為投資成本沒有改變,玉米價格降了,同時又碰到了自然災害,當時一些種植大戶毫無“招架之力”。出生於1988年安徽阜陽,大學讀的農學院種子工程專業葛翔說。“在這個時候,國元保險給我們介紹了防範風險的新工具‘保險+期貨’,其中,收入險既保價格又保產量,我覺得這個挺好,為種植大戶提供了保障。

今年,東北局部地區發生蟲害和冰雹災害又讓農民“糟心”了。在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取消後,糧價下跌,地租上漲,蟲害來襲,傳統保險不給力,有沒有途徑能夠保證農民收入呢?

案例一:重慶萬州投入1.5萬元保費,獲賠3萬多元

重慶萬州區的種糧大戶崔建國2017年6月為自家的1500畝玉米進行了投保,投入1.5萬元保費。到了下半年玉米收穫季節,由於天氣原因及玉米價格的波動,玉米實際收入低於保險金額。根據保險合同約定金額,崔建國一共獲得了3萬多元的賠付,彌補了種植損失。

案例二:安徽阜陽收入保險(國元期貨)

2017年,國元期貨聯合國元保險推出的玉米收入險試點項目保障了安徽省阜陽市的4.5萬噸玉米,以大商所玉米期貨1801合約為保險標的,目標保險價格由安徽當地參保種植大戶、貧困戶根據盤面價格商定,期限為2017年8月7日至12月7日。阜陽市位於黃淮地區南端,是安徽主要的玉米產區,玉米種植面積基本維持在25萬公頃左右,約佔全省面積的35%。此次項目涉及玉米種植大戶200餘戶,按畝產900斤投保,覆蓋面積10多萬畝,種植大戶參保意願強烈。

案例三:黑龍江嫩江設定畝收入910元,期貨標的收入低於目標可獲得95%的差額賠付

中糧期貨黑龍江嫩江玉米收入險項目以大商所玉米期貨1901合約為保險標的,保險期為6月15日至10月31日,覆蓋玉米種植面積5萬畝,涉及玉米現貨數量2.5萬噸,惠及嫩江縣前進鎮、科洛鎮、白雲鄉等5個鄉鎮。試點目標價格為1820元/噸,目標產量為0.5元/畝,目標收入為兩者乘積即910元/畝,保障水平為95%。投保後,如果保險期間以標的收盤均價計算的收入低於目標收入,農戶可獲得95%的差額賠付。

案例四:遼寧鐵嶺收入保險每畝收入超過1000元(農戶繳付15%保費)

2017年7月22日,遼寧首張玉米收入保險保單在鐵嶺縣成功簽單。收入保險將補貼比例提高至85%,參保合作社每畝僅需繳納十幾元保費。同時設定了每畝超過1000元的收入保障,保障程度涵蓋了所有包地成本和直接物化成本,大大滿足了合作社對於風險保障的需求。 今年農民自繳保費比去年還要低,農民只要繳納15%就行。

玉米收儲政策退出後,“收入保險”終於迎來了春天

大商所:踐行三年

據瞭解,2015年以來,大商所已連續三年開展“保險+期貨”試點。2017年,大商所支持25家期貨公司與8家保險公司合作開展試點32個,為188個合作社和農場共計8萬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種植面積206萬畝,最終實現理賠4105萬元。在大商所2017年支持開展的32個“保險+期貨”項目試點中,有9個試點採取了收入險模式。收入險保障的是農民的預期收入,也就是當實際收入低於預期收入的時候,賠付農民差額部分,兼顧了農業生產中價格和產量兩個核心要素。相較於價格險,收入險提供的保險保障更為全面,能更有效地滿足農民多層次風險管理需求。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三年明確提出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進一步提出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對新年度試點工作指明瞭方向。與前幾年推行的試點相比,大商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從單一的“保險+期貨”業務,拓展至“保險+期貨”、場外期權、基差收購等多業務形式並用,試點品種也擴大為玉米、大豆和雞蛋三個品種,期貨公司、證券公司和銀行均可申請參與。

玉米收儲政策退出後,“收入保險”終於迎來了春天

國外經驗:

2014年,美國“新農業法” 取消了效率較低的農業直接補貼,廣泛採用作物收入保險CRC。涉及三個要素:一是往年實際產量,二是單產保險比例,三是基價。據悉,根據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調查,2018暖白美國中西部75%的玉米大豆作物面積 投保了收入保險(RP),而其中50%的作物面積又採用了80%-85%的賠付比例 。本週,氣象預報顯示,7月底前美國中西部不會出現極端高溫,但但密蘇里、伊利諾伊西部、印第安納和衣阿華部分地區未來12-14天降雨量很少,玉米帶西南部的乾旱將擴大並加重。

玉米收儲政策退出後,“收入保險”終於迎來了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