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俄羅斯人怎麼看待列寧的?

three410



現在俄羅斯人對列寧的看法逐步正面,但是請注意,這裡的“正面”是相對上世紀90年代一面倒的批評而言。


我這裡有兩組很有趣的數據和大家分享一下:


2005年,俄羅斯左翼報紙《真理報》聲稱已經有58%的俄羅斯人對列寧在俄羅斯歷史的作用給予積極評價。


然而2017年,俄羅斯第五大傳統媒體《生意人報》轉引了俄羅斯“列瓦達數據分析中心”的民調,聲稱截止2017年,已經有57%的俄羅斯人對列寧在俄羅斯歷史的作用給予積極評價,相比2006年,增加了17%。


通過這兩組數據,相信大家應該對“俄羅斯人對列寧怎麼看待列寧”心裡有數了。


不過我還是再給大家分析幾組有趣的數據,數據均來源於俄羅斯“列瓦達數據分析中心”,順便多說一句,列瓦達數據分析中心是俄羅斯最大,也是最權威的數據分析中興。



列瓦達數據分析中心曾經做一個為期十五年的,一組關於列寧的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調查選項是“除了歷史學家,任何人都不會回憶起列寧,同意嗎?”


在1995年,同意這種觀點的俄羅斯人佔調查總人數的25%


2000年,同意這種觀點俄羅斯人佔調查總人數的36%


2005年,同意這種觀點的俄羅斯人佔調查總人數的41%


該調查中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

列寧是一位把勞動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俄羅斯政治領袖,你同意嗎?


1995年,同意這種觀點的俄羅斯人佔調查總人數的30%


2000年,同意這種觀點俄羅斯人佔調查總人數的34%


2005年,同意這種觀點的俄羅斯人佔調查總人數的26%


分享完俄羅斯“列瓦達數據分析中心”這些有趣的數據,我們再來看另一組數據,這組數據可能更能說明問題。


大家都知道,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現象叫“移情效應”,說的是把對特定對象的情感遷移到與該對象有關的人或事物上的現象。這種“移情”現象在選舉中會經常出現,比如日本很多政客在自己退休時會把自己的孩子推薦給自己的選民,或者因為對某些群體抱有歉意,所以把票投給特定的人,比如奧巴馬第一次當選美國總統時超過的得票率就是“移情效應”最好體現。


所以按照“移情效應”的邏輯,既然俄羅斯人對列寧的評價越來越傾向於正面,那麼作為他直接衣缽傳人的俄共在俄羅斯總統選舉中的得票率應該逐漸升高才對,可事實恰好相反。


俄共得票率從1996年32%一直下降到2018年的11%


而黨員人數也從2005年的18.4萬人,下降到了2018年的15萬人,而且人數還在持續下降。



最後是俄羅斯官方態度,2017年是十月革命一百週年,按理說,這是正面紀念列寧與十月革命的最好時機,可是普京先是在2016年公開發表談話批評列寧,之後更是下令,在莫斯科市中心豎立蘇維埃受害者紀念碑。


而且在十月革命100週年紀念上,俄羅斯官方媒體發表了一篇關於列寧的文章,文章稱列寧性格怪異,喜歡爭辯,爭強好勝,在生活中沒有朋友,沒有親近的人,喜歡唯命是從的下屬,他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因為列寧聽不得別人的意見。


而與之相反的是同樣俄羅斯官方媒體,對末代沙皇“高大形象”塑造不遺餘力,甚至把尼古拉二世塑造成了一個悲情英雄。


總而言之,俄羅斯官方態度通過“十月革命一百週年紀念”我們可以看的很清楚,俄羅斯官方真正推崇的是末代沙皇,而不是列寧。


蘭臺


長話短說,俄羅斯民眾對列寧的看法還是分階段改變的。

蘇聯剛解體那會,西方國家為了搞垮蘇聯,煽動人們仇視蘇聯的情緒,對蘇聯歷史上的人物包括列寧和斯大林等極力醜化,誣陷列寧是“劊子手”,建立集中營,培訓了克格勃特工,對人民實行血腥、恐怖的統治。而俄羅斯國內也有一部分別也用心的人響應西方的宣傳,全盤否定十月革命和列寧。在西方國家和國內一些政治家的煽動下,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毀壞列寧的雕像,主張將列寧墓從紅場遷出,甚至有些人四處尋找沙皇的後裔,企圖復辟沙皇俄國,鬧騰得厲害。

但是,許多年過去了,俄羅斯的經濟一直沒有起色,經過了那一段時期的狂熱,很多人冷靜了下來,重新審視那段歷史,開始懷念蘇聯時期的光榮和偉大。現在,大多數俄羅斯人對於列寧還是持肯寧態度的,2008年做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列寧仍然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人物,第二位是斯大林,蘇聯第一位總統戈爾巴喬夫才排名第五位。也是在那次民意調查中,顯示有接近半數的俄羅斯人對列寧仍懷有敬意,超過半數的人對列寧的歷史作用持肯寧態度。

現在,列寧墓依然矗立在紅場,列寧的雕像依然屹立在俄羅斯各個地方,每逢列寧的出生和逝世紀念日,都有不少人向列寧墓和列寧銅像敬獻花束,這是對這位偉人態度的最忠實表達。


萌叔觀世界


1丶絕大多數俄羅斯人認為列寧是俄羅斯歷史上偉大人物之一。

2丶在列寧家鄉烏里揚諾夫斯克,列寧博物館繼續對外開放,被維護得很好,家鄉人以列寧為榮。紅場上瞻仰列寧墓的人排隊絡繹不絕。俄羅斯各地列寧塑像到處可見。

3丶俄羅斯民族是個極其重視歷史傳統的國家。歷代沙皇的棺槨被完好地安置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內的教堂裡。歷史上著名科學家丶文學家丶政治家等都被葬在新聖女公墓。每個人墓地前都立有逝者塑像,墓誌銘鐫刻著逝者生前的格言或對其一生事蹟的評價。俄羅斯各地均有衛國戰爭紀念館丶保護完好的烈士陵園。新婚夫婦都會去烈士陵墓獻花,表示對先烈們的崇敬,是他們前仆後繼的犧牲,給後世新人帶來幸福的生活。






趙凡丁201


現在的俄羅斯人對歷史的看法主流上還是很客觀的,因為畢竟是列寧建立了紅色政權。而且新經濟政策讓蘇俄經濟迅速崛起,沒有傷害到資本家的根本利益。這種為國為民的好統治者值得很多人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