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列寧的一段話,在相對的東西里有著絕對的東西?

劉靜玉3


很高興回答。絕對和相對這一對矛盾是相互依存的,離了對方另一方也不存在。客觀世界的規律性(或者叫真理)是絕對的,相對性就是對規律認識的侷限性,具有無限發展深化的屬性,絕對性是客觀存在的,絕對中包含相對,相對中也有絕對。在人的認識過程中必然有已經確定了的正確的東西,這些就是絕對的,隨著認識不斷深化,會有越來越多的東西被確定,絕對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是這樣的關係。

按照辯證唯物主義主義,真理有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而任何真理同時具有相對性和絕對性,它們是個對立統一的的關係。


科學愛好者j


假如世上沒有絕對,那麼則世上的東西都是相對的。那麼這個世上所有東西都相對這件事是絕對的,要說沒有的話,只能說,所有絕對都需要在相對的條件下才成立,故而絕對本身就是相對的……只能說絕對的“絕對”是不存在的,而相對的“絕對”是存在的。


瑩風飄然


拿生命舉例,天下無一片相同的樹葉,人類無一個相同的自性。但哲學研究為什麼還可以抽象呢?簡單說,生命具有共性,而且一定是共性大於個性,類同在大自然中普遍存在。這種共同性在哲學上就是絕對性。列寧領導俄國革命就是據於對共同性的堅定信念。


李198588733


絕對和相對是相統一的,絕對中包含著相對,相對中孕育著絕對。在一定條件下,相對可以變成絕對,絕對也可以轉化為相對。

比如以前人們點的是蠟燭,人們就認為燈肯定是頭朝上的。當時肯定是正確的。可現在,你看那個燈不是頭朝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