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述爲什麼老人總是容易上當受騙?望謹慎!

儘管老年人對於生活在世有很長的經驗體會,但老年人特別容易受騙。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一項新的調查發現,

多達百分之八十的被騙受害者是超過65歲的

當今社會上的詐騙案件,特別是誘之以利的手法(例如:抽中大獎,但須先付稅金),有很大的比例都以高齡者為目標。老人很容易成為詐騙受害者,究竟是單純的貪念作祟?還是因為他們更傾向於相信他人?

對於上述問題,香港教育學院的李田園(Tianyuan Li)和香港中文大學的馮海嵐(Helene H. Fung)的研究發現或許可以提供若干線索。通過分析來自世界價值觀調查組織(World Values Survey)的橫跨38個國家的資料,他們發現在控制基本人口變量之後,年齡與信任感仍具有顯著的正向相關性。具體而言,年紀越大,“一般信任感”(針對不特定的他人)與“特定信任感”(針對四種特定對象,包括:家人、朋友、鄰居,以及陌生人)都顯著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較親近對象(如家人、朋友)的信任感,年齡差異並不算大(可能因為在年輕時對家人和朋友的信任度本來就頗高,所以在老年時期的增加自然有限);對於較疏遠對象(如鄰居、陌生人)的信任感,其跟隨年齡增長而有所提升的程度則更顯而易見。

老人受騙的原因:

1.對社會信息攝入太少

詳述為什麼老人總是容易上當受騙?望謹慎!

包治老年病

究其原因,大部分老年人對社會信息攝入較少,特別是對一些新鮮事物的認識會相對片面。手段高明的騙子們常常會利用老年人更關注健康,更容易相信、崇拜所謂權威的心理特點,而請君入甕。

2.滿足自我心理需求

詳述為什麼老人總是容易上當受騙?望謹慎!

投資騙錢

老年人為了滿足自我的心理需要而上當受騙。比如,一些老年人雖然與子女同住,但因為他們工作繁忙對老人關心較少;或者子女遠在他鄉,這類老年人內心對親情充滿了渴望。這時候如果有個人像親人一般地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老年人的心理防線會被輕易攻破,掉入騙局而渾然不知。還有一些老年人,雖然退休多年,但是又礙於面子,不想被後輩們說他們老無所用,內心對自我價值感的追求絲毫不遜於年輕人。於是,想用自己的積蓄通過小投資賺點生活費以滿足成就感的心理,也成為騙子們的一個目標。

3.缺乏親情是關鍵

詳述為什麼老人總是容易上當受騙?望謹慎!

免費關懷

現在老人們追求新奇事物,一些健康消費的需求在逐漸提高,而且老人對於感情的心理需求也非常強烈。可老人與子女之間的親情鴻溝,卻在逐漸加大。大多數情況下,老人在新家庭裡都不怎麼具有話語權,孩子大都是早出晚歸,好不容易回到家,也很少有與老人交流談心的。因此,缺少社會交流和家人關愛的老人,自然容易被騙子們的“親情牌”所打動。

總之,老年人相對來說文化水平較低、掌握的社會信息不夠、以及老年人自身智力的退化,一些人正是利用這些從事針對老年人的違法犯罪活動。這一方面需要大力宣傳以及相關部門要提高打擊力度。另外,老年人遇到懷疑的事情最好能與子女事先溝通,而子女也要多關心父母的需求,平日多和老人聊聊天,讓老人增強防範意識。

蔡瀏陽認為,老年人對傳統媒體普遍有較高認同度,一些出現在電視或報紙上的假“專家”“教授”雖然屢被曝光,但還有很多老年人矇在鼓裡。“應儘量多地科普相關知識,讓老人接收正確的信息。”

這是最近的一個事例,一老人總是購買保健品,最終帶著幾大箱保健品過著流浪的生活,有興趣的可點擊該今日頭條網址查看事情的具體原委https://www.toutiao.com/i65836488700293289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