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兩度反轉,美年健康開盤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僞白馬不值賭?

2018年8月1日,美年健康(002044)開盤大跌9.6%,逼近跌停。不過股價很快又有所有反彈,市場對這“假醫生”事件殺傷力大小的判斷頗為糾結。

7月29日美年健康遭前員工自媒體爆料,7月30日美年健康開盤跌停,報19.53元。30日晚間,每年健康緊急“澄清”,7月31日美年健康開盤大跌逾6%,而後股價快速翻紅,截至收盤美年健康微漲0.31%,全日振幅超過10%,成交量較前一日放大3倍。

3日兩度反轉,美年健康開盤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偽白馬不值賭?

由此足見市場對於假醫生事件的認知出現分歧,且博弈激烈。沸沸揚揚的疫苗事件尚未平息,假醫生又來了,市場的神經敏感而脆弱,無論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誰都不想看到第二個長生生物的到來。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共有80家基金持有美年健康的股票,合計持股數額為1.89億股,佔流通股比例為14.39%。其中,共有6家基金持股數超過1000萬股,均為匯添富旗下基金。

3日兩度反轉,美年健康開盤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偽白馬不值賭?

真相撲所迷離

7月29日晚間,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的一名前員工在自媒體上發佈名為《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掙一次錢了!》的爆料文章,列數其4大罪狀:

1、誤檢漏檢頻出,癌症晚期未能檢測出來;2、冒用已故醫生姓名違規簽發報告;3、多地違規經營,醫生無證上崗;4、逼員工刷信用卡買體檢卡;

3日兩度反轉,美年健康開盤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偽白馬不值賭?

好傢伙,一家以健康體檢業務為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不僅醫生無證上崗違規經營,還竟然能出格到冒用已故醫生姓名違規簽發報告,若此事屬實,這殺傷力可一點不比假疫苗來得低。

就在30日晚間,深交所發佈質詢函,要求美年健康自查,並說明公司是否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是否存在未取得執業許可即開展相關醫療服務的情況。

3日兩度反轉,美年健康開盤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偽白馬不值賭?

面對這致命的指控,美年健康緊急闢謠稱公司遭遇有組織的黑公關,併火速回復證監會詢問稱“自媒體文章為了達到抹黑目的,將其因果關係明顯的所謂“漏診”案例強加於公司,更是用“人死了”這樣的誇大標題誤導公眾,扭曲事實”。美年健康說,文章裡提到的已故醫生仍然健在。

3日兩度反轉,美年健康開盤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偽白馬不值賭?

31日,更為戲劇的一幕出現了,此前爆料的美年健康的前員工透露“自己沒有能力對抗美年,壓力很大”,將很快會同美年方面簽署和解協議。

雖然美年健康大喊冤枉,爆料員工的態度也出現了反轉,但很快廣州天河區衛生局的調查便啪啪打臉。

廣州市天河區衛計局表示,在對舉報涉及的三位醫生陳某、盧某、魯某進行詢問和現場調取體檢報告後,醫生陳某表示部分患者報告非其本人審核,美年富海門診部涉嫌違規出具報告。簡而言之,美年健康涉嫌違規出具報告。

其實,早在之前就不斷有新聞爆出,其在國內多地的體檢機構存在違規經營的事實,並遭到多地衛生部門的行政處罰。

其中最近的一則新聞是在今年6月,湖南都市頻道《都市一時間》欄目報道,在美年大健康定王臺分院,做核磁共振的科室當中,7名工作人員中有5人無執業資質。後經當地衛生部門調查後認定,“存在無執業資格的人員單獨上崗操作。”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2017年,美年大健康體檢門店違規數量也高達14起,2016年違規數量29起,2015年違規數量6起,2014年違規數量26起。

3日兩度反轉,美年健康開盤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偽白馬不值賭?

美年健康的危機

由於存在“前科”,美年健康澄清公告的公信度被削弱不少,而後倘若有更多的實錘砸出,多米諾骨效應引發的後果可想而知,畢竟美年健康主要就靠體檢業務吃飯。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4年的美年健康目前主要的營業收入來自於體檢業務。從2017年營收結構來看,總營收為62.33億元,其中體檢服務收入到達61.42億元,佔比高達98.5%。

和長生生物一樣,在被爆料之前,美年健康可以說是今年為數不多的白馬股。在國內民營體檢行業僅有美年健康、愛康國賓兩家上市公司,而隨著在美股的愛康國賓宣佈私有化,美年健康在股票證券市場上一家獨大。

2018年上半年的財報顯示,美年大健康實現營業總收入34.90億元,同比增長57.66%;實現淨利潤1.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8.00%,增長近10倍。2015年~2017年,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21.01億元、43.14億元、62.3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6億元、4.52億元、6.14億元。

美年健康股價自從2017年1月以來也是一路上漲,由最低9.58元/股一路上漲至最高25.3元/股,股價幾乎翻了快2倍。但值得一提的是,與此同時,美年健康的市盈率(TTM)也在今年4月一舉突破了110倍。儘管業績增長不俗,但要HOLD住這麼高的估值也是費勁。

3日兩度反轉,美年健康開盤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偽白馬不值賭?

美年健康業績和股價翻漲的背後,離不開瘋狂的擴張和併購。2015年借殼上市之後,美年健康藉助資本市場力量,完成了包括美兆體檢、美因基因、慈銘體檢在內的多筆收購。在2017年收購慈銘體檢後,美年健康確立了體檢連鎖機構“一哥”之位。

要知道,2015年上市之前,美年健康的淨利潤在千萬級別,銷售毛利率不超過20%,上市之後,美年健康營收一下子飛躍至數億級別,銷售毛利率也猛增至45%以上。

併購幫助美年健康擴大了業務和資產規模,但同時也為美年健康埋下了不少隱患。

其商譽水漲船高。截至2017年年底,美年健康商譽40.46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32.42%,而這一數據在2016年年報中披露時僅為7.1億元。

公司經營管理能力、人員素質,跟不上擴張速度。截至2017年底,公司已在32個省市自治區佈局400餘家體檢中心,根據美年健康的規劃,到2018年及2020年分別實現600家及1000家體檢門店。令人遺憾的是,門店急速擴張,管理能力、人員素質結構升級缺遠遠的落後。

3日兩度反轉,美年健康開盤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偽白馬不值賭?

據choice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年健康員工學歷構成上,不要說博士生、碩士生,就連本科生都罕見,絕大部分員工的學歷竟是大專以及中專以下。

專業構成上,技術人員僅佔0.8%,甚至低於財務人員1.59%、行政人員2.63%,而銷售人員佔比將近30%,另外66%為“其他人員”(推測或為醫護人員)。看到如此人員構成,觀感如何?

受假疫苗事件影響,7月以來,醫療板塊風聲鶴唳,美年健康會步長生生物後塵嗎?我們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