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前言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 。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並居住於"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有關西嶽華山的神話傳說!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華山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華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神話傳說

“華嶽仙掌”的傳說

相傳在太古時,黃河東岸的山西首陽山和黃河西岸的太華山是連在一起的。那時,山上鬱郁蒼蒼,白雲繚繞;山下良田無際,炊煙裊裊,人們過著安寧的日子。有一年的三月三日,忽然一聲巨響,洶湧的洪水,很快淹沒了良田、村舍,大地一下子變成了水鄉澤國。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原來這一年王母娘娘舉辦蟠桃會,老壽星多喝了手裡玉蠱一斜,瓊漿撒下天庭,立刻變成了人間橫禍,黃河水氾濫成災,流到此處被山脈阻擋。人們的怨氣衝進白帝少昊那裡。白帝趕緊向玉帝稟明此事。玉帝大驚,即傳旨給巨靈仙要他下凡人間,立即排除這一禍事。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巨靈仙來到華山的危崖下,一隻手遮在額頭向東眺望,觀察片刻,就一縮身擠入大山之間,腳蹬首陽山,手推華山,使盡全力,將身一展,只聽見一聲巨響,山開地裂。傾刻間,白尺高的黃浪,如離弦之箭,向東噴射而去,抬頭看華山,已被推進秦嶺之中,回頭望首陽,已在波濤之北。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這時,屹立在水浪中的巨靈仙望著咆哮東去之水,長舒一口氣,哈哈大笑,遂駕彩雲向西而去。巨靈仙雖然走了,但他那隻仙掌卻深深地印在了巍巍華山東峰的絕壁之上,給西嶽華山增添了一幅神奇無比的勝景。

玉女峰”吹簫引鳳

華山有五峰,中峰又名“玉女峰”,笑傲江湖中令狐沖的師孃練得就是“玉女劍法”!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相傳,玉女是春秋時期秦穆公的愛女。據傳,玉女剛生下啼哭不止,而當見到楚國進獻的一塊晶瑩剔透的碧玉時就不再哭鬧了。穆公見她如此愛玉,便為她起名叫弄玉。弄玉長大後,美麗異常,精通音律,尤其擅長吹笙。穆公請能工巧匠將那塊碧玉給她琢磨成十分精巧的碧玉笙,弄玉用它吹出美妙動人的樂曲和百鳥的叫聲。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當時,周朝有一博學多才的青年史官名叫簫史,因冒犯權貴棄官隱居華山,採藥為生,繼續寫史。簫史也十分愛好音樂,善吹簫。他的簫用紫玉琢成,玉色溫潤,光彩照人。蕭史常在夜裡吹簫自娛自樂,簫聲伴著清風送數百里外。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一天晚上,風清雲淡,月色如洗,弄玉正臨窗吹笙,忽聽東方飄來陣陣悠揚的簫聲。簫聲暗合笙聲,笙起簫起,笙停簫停。簫笙相和,徐徐如扣,似問似答,格外動聽。她感到很奇怪,便央求父王立即派人尋訪吹簫人。穆公派人外出尋訪,好容易才從華山找到簫史。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簫史被召進宮,穆公命他當場演奏。簫史不慌不忙吹起紫玉簫,簫聲優美而奇特。一曲剛罷,清風徐來;二曲聲聲,彩雲回合;三曲就有白鶴成對,翔舞天空,綵鳳雙雙,棲於枝頭,百鳥和鳴,經時方散。真是人間奇蹟!穆公、弄玉及王公大臣驚歎不已。弄玉又見簫史少年英俊、風流瀟灑,便產生了愛慕之情。穆公決定召簫史為婿,就在當天為他們完了婚。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婚後弄玉、簫史感情深厚。簫史在宮中白天寫史,晚上同弄玉品簫吹笙。漸漸,簫史對宮中沉悶的生活感到厭倦,渴望再回華山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集中精力整理史料,編修好史書。他把想法告訴弄玉,弄玉很是支持,並情願與他同望華山。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穆公得知消息又驚又氣,他唯恐簫史、弄玉悄悄離去,派了許多衛士對他們嚴加看守。臨行那天,弄玉見衛士戒備森嚴無法脫身,非常著急。這時,只見簫史不慌不忙對著天空吹起了紫玉簫。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頃刻,天空彩雲飄浮,五色彩雲中徐徐降下來赤龍紫鳳。簫史、弄玉分乘龍鳳,在簫聲和鳴聲中繞宮三週,然後悠悠向東飛去,一直飛到華山。從此,他們就在華山中峰居住下來。也是成語乘龍快婿的由來!至今,玉女峰上還有玉女祠、玉女洞、玉女洗頭盆、玉女梳妝檯和玉女駕鳳的引鳳亭等遺蹟。

觀棋爛柯

相傳,華陰王道村有一樵夫名叫王柯,家中有一眼瞎的老奶奶和弟弟,有一日,兩個過路人經過王柯家門口,肚子餓得厲害,就向瞎老太借灶做飯。可是,王柯砍柴未歸,家中無柴可燒。過路客人並不在意,其中一個人索性把腿伸進灶堂裡當柴燒。二人燒了一鍋麵條,各吃一碗,留下一大碗作酬謝,便告辭而去。

王柯砍柴回家,見桌子上有一碗麵,捧起就吃,這面的味道是他從來沒有吃到過的,就問瞎奶奶麵條之事,奶奶一五一十把事情原原本本說了。王柯聽了感到奇怪,發現自家的桌椅的腿全部燒焦了,頓時火冒三丈,拿起斧子就追了出去,一直追到太華山上,也不見蹤影,只見有兩個人在山洞裡下圍棋,王柯本來就是一個棋迷,只見這兩個人下得起勁,就把斧頭往地上一放,坐在斧頭上觀棋。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這兩個人一邊下棋一邊吃桃,還掰了半個桃遞給王柯,王柯邊吃邊看,沒等吃完,扔在地上的桃核已發芽長成桃樹。這時兩個老人提醒他說:“你還勿回去,你的斧頭柄都爛了。”王柯低頭一看,大吃一驚,趕緊下山回家。不料世上已過百年。

回到村裡,他一個人也不認識,連自己的孩子,也無人知曉。枉到村內跑了一次,他只好返回華山修道,後來,人們就將此村叫“枉到村”,現稱“王道村”。而那兩個煮麵條下棋的人,傳說一個是鐵柺李,一個是呂洞賓。

趙匡胤輸華山

宋太祖趙匡胤幼年喪母,家道貧寒,靠父親擔在籮筐裡走南闖北,打工賣藝,從小就看盡了世間的眉高眼低,嚐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傳說陳摶老祖來華山隱居的路上,碰見一位老者肩挑籮筐,兩隻籮筐中各坐著一個男孩,當老頭從他身邊經過時,他大呼一聲:"天下由此定矣!"高興得差點從驢背上掉下來。此後逢人便說,那老頭一肩挑了兩盤龍。那老頭,便是趙匡胤的父親。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相傳有一年,匡胤在家鄉河南,不知闖下了什麼大禍,官府派人四處捉拿,他為了逃避,偷偷溜到了陝西,進了潼關,

陳摶老祖算好趙匡胤這天要來華山避難,便裝扮成一個賣桃老漢,挑著桃筐,攔在華山路口。此時趙匡胤又餓又累,他老遠望見兩筐鮮桃,又紅又大,不問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不一會,兩筐鮮桃便所剩無幾。

吃罷桃,趙匡胤倒頭便睡一直等到日落西山,趙匡胤才醒來。此時陳摶向趙匡胤討要桃錢,趙匡胤身無分文無法拿出。

陳摶老祖一看,一文錢難倒了英雄漢,便說只要你陪我下一盤棋,贏了我,就算你付了桃錢。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此時明月當空,天宇如洗,山空谷靜,萬籟俱寂,只有清風徐徐吹來,山巒隱隱如黛。趙匡胤直覺得身處境外仙天,不由一陣陣如幻如痴。直到他發現坐在石桌對面的已不再是賣桃老漢,而是一位白髮飄髯的老道長時,才想起自己是追著賣桃老漢來再殺一盤的。

陳摶老祖指著眼前已擺好的棋盤說:你與我下期用什麼做賭注?"趙匡胤知老者不是凡人,早已從心裡佩服了許多。他知道自己身上空空如也,盤龍棍已輸給對方,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拿什麼作賭注,只好信口說:"我賭華山!"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陳摶老祖正等著這句話呢,他當然滿口應允,還說:"空口無憑,要寫個文約為證。"趙匡胤想,華山又不是我的,輸了就輸了,立個文約又有何妨。陳摶老祖早就預備好筆墨紙硯,寫了文約,還讓趙匡胤壓了指印,然後才坐下下棋。下了三盤,趙匡胤輸了三盤。陳摶老祖高興地說:"華山真的屬我道家了?"趙匡胤卻耍賴說:"山是道家的山,樹是皇家的樹。"陳摶一聽此話,連忙跑倒口呼:"謝主龍恩!"趙匡胤不知這位道長為何行起君臣之禮,正想問個明白,陳摶老祖說:"壯漢身有九五之尊,日後便知。"

趙匡胤知自己有天子之位,信口開河輸了華山,日後定遭世人譴責,心中悔恨,忙去搶奪文約。不料陳摶老祖輕輕一口氣,文約就飛過谷澗,貼到棋亭對面三鳳山的石壁上去了。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趙匡胤知自己欲賴不成,就請求陳摶指點迷津,早日成就立國大業。陳摶說:"周世宗柴榮正在潼關招兵買馬,徵集良將,何不去投?"聽了陳摶的指點,趙匡胤立即下山直奔潼關,隨了柴榮。到後來終於"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了宋朝開國皇帝,史稱宋太祖。

西嶽華山不只有沉香救母的傳說,這四個傳說一個比一個精彩

趙匡胤賣華山的故事雖屬民間傳說,甚至被演繹的神乎其神,然而卻給華山留下了下棋亭、文約石、猴子觀文約等景觀。據說遊人站在東峰仔細觀望,文約上的草體字跡還依稀可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