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近兩年我國軍事片一派火熱。

而在這些火熱的電影鏡頭裡,總也少不了一個主角——坦克。

《戰狼2》裡,重頭戲就是坦克大戰。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紅海行動》裡,大漠孤煙中的坦克追逐同樣令人血脈噴張。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為什麼坦克會如此受到這些軍事片的重視呢?

原因很簡單:

第一,坦克是陸戰之王,陸地上的戰爭必然為他馬首是瞻!

第二,我國三軍之中,陸軍最強,陸軍之中,坦克的技術水準又是世界一等一的。

比如,《紅海行動》的拍攝地摩洛哥,早在2010年就一口氣向中國採購了54輛主戰坦克,作為其陸軍的王牌裝備。

又比如,去年泰國的陸軍採購中,來自中國的最先進VT-4主戰坦克便先後擊敗了美國M1A1、俄羅斯T-90和烏克蘭T-84等多個對手,成功拿下一份超級大單。

為什麼這些國家的軍隊近年來都逐漸愛上了中國的坦克裝備呢?

據一份美國媒體的分析,中國VT-4坦克單價是600萬美元,比烏克蘭的“

堡壘”M和俄羅斯的T-90S都要貴,比如“堡壘”M只要400萬美元,便宜200萬。

但是泰國人就是喜歡VT-4,無他,看中的主要就是中國VT-4的性能和做工,還有靠譜的交貨能力。

舉個例子,VT-4主戰坦克長7.2米,重53噸,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竟然能以每小時71公里的速度行駛,這個速度可是目前世界裝甲車輛的最高水平。

VT-4裝備了我國第一代自主研發的動力艙,搭載水冷式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技術,能夠驅使VT-4的鋼鐵車身自如地加速、急剎、爬縱坡、過壕溝、涉水池,甚至原地360度轉彎。

還有世界最先進的自動裝彈系統,坦克上無需“裝彈手”,駕駛艙裡的成員也從原來的4人減少到3人。而掌握這種技術的國家,全球目前只有兩個。

另外,VT-4採用自動擋變速箱,方向盤駕駛,操縱靈活,就跟開家用小車一樣,是傳統俄式坦克所比不上的。

更牛逼的是,VT4坦克內部還配置了液晶觸摸屏。

通過這一顯示終端,坦克老司機可以跟外部網絡連接,跟指揮部、小夥伴共享情報,靠大腦贏得戰爭!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如此牛逼的裝備,簡直就是不輸於高鐵與核電的“大國重器”啊。

即使你美帝國主義強行封鎖芯片也不怕,這陸戰之王本來就是我國獨立自主發展出來的核心技術!

這一技術的擁有者,便是內蒙一機(600967)

1

內蒙一機,原來的名字叫北方創業,是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下屬的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一機集團)在2000年12月成立的,當時主要從事鐵路車輛和零部件業務。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2004年4月,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2016年,公司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注入兩項資產。

第一個,是一機集團的經營性資產,主要包括裝甲車和坦克;

第二個,是北方機械的火炮業務。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裝甲運兵車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主戰坦克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重組後,控股股東依舊是一機集團,實際控制人是兵器集團。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這就厲害了!

兵器集團是中央直屬企業,實力有多大,背景有多強。

嗯,你懂,我也懂。

本來呢,一機的主業是鐵路貨運,生意好壞跟大宗商品的冷熱週期緊密掛鉤。

早幾年煤炭和鐵礦石貿易火熱的時候,當然是你儂我儂,但是當2015年大宗商品冰封期來襲的時候,這塊業務的需求也就迎來了“斷崖式”下跌,直接虧損近5700萬元。

子公司有難,當爹的又如何能不拉一把?!

於是2016年,公司重大重組成功,合併報表後業績大幅提升,營業收入為100.6億,調整後同比增長0.23%;淨利潤為4.97億,同比增長35.68%。

雖然鐵路貨運的民品業務仍然是虧損的,營收5.15億,淨利潤-0.19億,但已經無足輕重了。

因為這個時候,軍品業務已經在營收上佔據了90%以上的份額。

整個公司脫胎換骨。

2

重生的一機,秀出了我國陸軍最強大的肌肉。

這是一個集合了我軍最先進的主戰坦克、裝甲車、火炮等重武器的一條龍產業化基地。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如文章開頭所見,我國的坦克技術經過半個世紀的獨立自主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得益於我國電子工業的強大配套能力,在動力系統、信息網絡系統等方面都已經躍進了世界先進水平。

跟俄羅斯軍火裝備相比,已是毫不遜色。

我們看一機各大產品線的利潤率,民品的鐵路車輛、鑄造件、路通彈簧等都處於虧損狀態,明顯拖了後腿。

火炮等軍品業務就要好一些了,起碼還是能盈利的。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最優質的坦克等軍品業務,則有6.5%的利潤率,成為當家品種。

咦,才6.5%啊,@#¥%……

是不是太少了一點呢?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呢,雖然說技術是壟斷的,可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也很強呀,就陸軍自家兄弟一個,哪能獅子大開口呢?!

但這個市場的機會,仍然不容忽視。

2016 年 5 月,中央軍委曾經頒發了一個《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 2020 年軍隊基本實現機械化。

今年已經是2018年了,離目標只剩下兩年多的時間。

所謂機械化,就是用鐵甲戰車取代人肉炸彈,成為現代化戰爭的主角。

對比一下先進國家:

目前俄羅斯為全球裝甲車保有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主戰坦克保有數量達 2 萬輛以上、步兵戰車數量達 3 萬輛以上;

美國裝甲車數量為全球第二,其主戰坦克 5884 量、步兵戰車 41062 輛;

我國呢,主戰坦克數量 6457 輛、步兵戰車僅 4788 量。

令人汗顏的差距!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很明顯,差距就是機會。

近年來我國軍事投入長期高於GDP的增長速度,讓陸軍士兵的戰車擁有率大幅提升已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

另外,就陸戰之王坦克的技術水平來看,我國的技術雖然已經不遜色於海外,但就先進產品的普及率來看,同樣存在很大差距。

比如我國先進的第三代96/99系列的主戰坦克,目前裝備佔比只有49%,而美國的第三代坦克佔比已經高達100%。

光這塊業務的佔比提升上去,機會就不得了。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現在,讓我們搬起小板凳,拿起計算器,動手算一算。

我國現有坦克規模6457,三代坦克佔比49%,則還有3293輛是可替代成三代坦克的空間。

一輛外貿型號的96B坦克單價500萬美元、99A單價580萬美元。

國內採購價格,一般是外貿銷售價格的75%左右。

在2020年到來之際,因應高層規劃,很可能迎來更換舊款坦克的高峰期。

那麼,以換裝3000輛坦克做估算,全是96B坦克和全是99A坦克兩種情況,價值介於708億~822億之間。

取中間值,大約為765億。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相對於目前一機年收入100億元左右的規模,這個蛋糕之大簡直讓人浮想聯翩。

3

另外一塊業務,輪式戰車也不容忽視。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輪式戰車,主要裝備在快速反應部隊、維和部隊。

在今天這個講究快速、小規模、高科技作戰的年代,輪式戰車的發展勢頭強勁。

只不過,目前我國陸軍裝備的輪式戰車,大多還是舊式的,由重慶鐵馬集團在 1992 年研製的6×6輪式步戰車

而由一機研發的新一代8×8 輪式戰車,則具有更強的搭載性能(包括武器、人員、裝甲等),和更優秀的越野性能、信息化功能。

換代已是大勢所趨。

尤其是2014年的軍改之後,我國軍隊裝備強調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讓這一換代的速度大大加快。

參考美國的輪式戰車佈局,美國目前共有 8 個 SBCT 斯特賴克旅(以及一個預備役旅),共有約 3000 輛輪式戰車。

軍改後,我們13個集團軍,假設每個集團軍配置 1個輪式旅,則有13×1×(3000/9)=4333輛,去掉已經裝備的輪式戰車約 2000 輛,也至少有 2300 輛的缺口。

根據外貿型8×8 輪式單價 170~200 萬美元,假設國內價格為外貿價格的 75%,總市場空間也有185 億~217 億元。

主戰坦克+輪式戰車,光是未來兩年的替換需求,就有近千億元的空間,而這個蛋糕,幾乎就是為一機所準備的。

如何不讓投資者垂涎欲滴?!

4

不過長遠來看,更有看點的仍是外貿單的機會。

別看這塊業務目前的收入佔比還很小,但它有兩個天然的優勢:

第一, 我國的坦克已經在技術水平上具有了很強的競爭力,走出國門賺外匯,順理成章;

第二, 外貿業務的價格可以比內銷足足高出30%呢!

放眼世界,東南亞、非洲、南美、巴鐵,很多地區小國都將物美價廉的中國陸戰裝備列為了優先採購對象。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北方機械的中口徑火炮也用於出口, 2015 年簽訂的軍品海外訂單,佔 2016 年北方機械總收入的 26.81%。

公司 2016 年重組方案的募投項目中,有兩項是與軍貿有關,隨著未來募投項目的建成,未來軍貿業務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另外一些亮點也不得不提。

比如4×4 高防護特種車,這是一種繼承和借鑑了 8×8系列輪式裝甲車技術,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新型裝備。

2017年,這些特種車已經批量裝備公安、武警、邊防部隊,併成功進入維和部隊,開創了公司輪式特種裝備的新天地。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5

我們關注內蒙一機,關注的不僅僅是他的業務獨特性,業績的成長性。

更關注的,還有老爹兵器工業集團旗下大量未上市的優質裝甲車資產。

他們包括:哈爾濱第一機械集團、北京北方車輛集團、江麓機電集團、重慶鐵馬工業集團

中國坦克性能優越在全球市場掀起一片熱潮

早在兵器集團的2018 年度工作會議上,就放出話來了: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的一機集團,將完成軍工資產整體上市!

通過混改,注入新資產,實現優質資產證券化,這不正是我國軍工板塊企業最大的投資機會所在嗎?

一機集團作為試點,將會成為兵器集團內部混改的先行者,而內蒙一機作為一機集團下屬上市平臺,豈能不受益?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預期,預期能不能落實,仍有待市場的驗證,而目前內蒙一機的估值畢竟不便宜,很大程度上已經反映了預期。

這是需要我們保持清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