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行測趣味題:雞兔同籠問題

公務員的行測考試,大部分學生都會反映題量大、時間緊,這幾乎也成為了行測的一大特色,尤其是考生在考前模擬的時候就會發現,尤其是數量關係,絕大多數考生根本來不及做,沒有時間看題,但我們都知道,數量關係是難,但不是所有的題目都難,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給數量關係留5到10分鐘的時間,去挑一些好算的或是比較簡單的題目,並且確保其正確率,數量關係的分值還是比較高的相對於其他部分。所以要想和對手拉開差距,就是擅長的一定要既有速度也要質量,對於數量,也要留時間去看。所以數量關係可以說是真正拉開差距的部分。當然,數量關係該如何備考,據中公教育統計,至少曾出現過三十幾種不同的考點,每種題型都有其對應的方法與技巧,只有掌握了方法與技巧,才能以最短的時間拿最多的分數。接下來,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雞兔同籠的模型,既然是模型,靈活性就沒有那麼強,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可以快速上手。

雞兔同籠最早來源於《孫子算經》裡邊的記載: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1. 題型特徵

已知兩個主體(雞、兔)的兩種屬性(頭、腳)的指標數(雞:一個頭,兩隻腳;兔:一個頭,四隻腳)及指標總數(頭的總數,腳的總數)。

2. 題型求解

方法一:方程法

設雞有x只,兔子y只

國考行測趣味題:雞兔同籠問題

雞23只,兔子12只

方法二:假設法

國考行測趣味題:雞兔同籠問題

【例題精講】

1. 某地勞動部門租用甲、乙兩個教室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兩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兩教室當月共舉辦該培訓27次,每次培訓均座無虛席,當月共培訓1290人次。問甲教室當月共舉辦了多少次這項培訓?

中公解析:根據題意,可知甲教室50人,乙教室45人

假設全在乙教室 共45×27=1215

1290-1215=75

在甲舉辦75÷5=15次;

或假設全在甲教室 共50×27=1350

1290-1215=75

在乙舉辦 60÷5=12 即甲舉辦27-12=15次

例2. 有一輛貨車運輸2000只玻璃瓶,運費按到達時完好瓶子數目計算,每隻2角,如有破損,破損一隻還要倒賠2角,結果得到運費393.2元,破損只數是?

中公解析:假設全是好的

2000×0.2=400

400-393.2=6.8

破損的 6.8÷0.4=17個

例3.為節約用水,某市決定用水收費實行超額超收,標準用水量以內每噸2.5元,超過標準的部分加倍收費。某用戶某月用水15噸,交水費62.5元,若該用戶下個月用水12噸,則應交水費多少錢?

中公解析:先求出標準用量

假設全是超標的,則15×5=75

則標準用量為(75-62.5)÷2.5=5噸

用水12噸,交費 2.5×5+7×5=47.5元

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在考試當中遇到此類雞兔同籠題目時,當然是可以通過方程的方法去解,但是花費的時間較長,所以建議廣大考生能夠熟練應用假設法,以提高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