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她带着儿女改嫁,丈夫真心对她,她如此回报

故事:她带着儿女改嫁,丈夫真心对她,她如此回报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个姓兰的女人,丈夫病死了,留下一双儿女,自觉以自己的能力很难把一双儿女养大,就准备改嫁。因丈夫生病多年不能劳动,欠下生产队历年超支款共计五百多元,队里不开放行证明。兰氏便放出话来,谁帮她还了五百块,她就嫁谁。

那时的五百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一般生产队一个正常劳力,一天的工分值在三毛左右,一年下来也就是一百多块钱,一个劳力得做五年并且不吃不喝才能赚够,所以话放出好长一段时间也无人回应。

就在兰氏快绝望的时候,外县来了个老关,说自己愿意帮还五百块超支款,看老关人不错,兰氏满心欢喜,领着老关去交了超支款,也就带着儿女小梅儿子小记跟着老关走了。

老关是个老光棍,又是家里的独子,父亲早几年就死了,和母亲两人生活,家庭并不富裕,交生产队那五百块,一半是娘俩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一半是关母拿脸皮向亲戚、朋友、村邻弟兄借的,这个借十块那个借五块,硬生生凑来的。为的是儿子有个儿媳,生个一儿半女养着防老。所以兰氏一进门,关母就催赶快造人,儿多母苦,兰氏不想再生孩子,来跟老关主要目的是借关家之力把一双儿女养大。当面不好弗婆婆的面子,就明着答应,背地里对老关说:“你妈只管催要个孩子,似这般怎么要,一家五口人,就我们两个劳力,十月怀胎,生产哺育,我就做不得了。就你一个劳力,不超支呀!看看能不能缓几年再说?”

故事:她带着儿女改嫁,丈夫真心对她,她如此回报


老关想想觉得也是,女儿小梅八九岁,儿子小记六七岁,正是开肚猪仔既要吃又要穿,还要读书。光靠自己一个劳力,肯定超支,就来说母亲,关母见儿子不为自己着想,还帮兰氏说话,非常生气,得儿子就骂:“你个蠢仔,去了几百块钱,就是帮人家养仔吗?”老关回道:“妈,话不能这样讲,她又不是说不生,只是讲等几年,情况好些再生。”关母听完更是生气:“再等几年人就老了,还生什么?我讲你听,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山飞,不是亲生的,打不得骂不得,哪天他们长大了,跑了,我看你怎么办?”老关说:“妈,不会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对他们好,不会的。”这时兰氏走进来说:“妈,你放心,他们不敢的,就是敢,我也不答应。”有兰氏这句话,关母也就不做声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到了八十年代,小梅长到二十岁,小记长到十八岁,而老关已是五十多岁。由于长年不惜力气的劳动,白日里出着队里的工,工头工尾和晚上还想办法搞点副业来填补家用,已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小老头,关母更甚,八十几岁的年纪,风烛残年走路都要撑拐棍。兰氏看着这对母子已无利用价值,将来只会成为儿女的累赘,又听说各地闹着分田到户,便怂恿小梅小记和老关闹架,以便带着儿女回老家。

那天是个阴天,还在头天晚上老关不慎扭着腰了,嗯哼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起腰似是直不起来,关母撑着拐棍去上厕所,因为蹲的时间太久,出来脚一软,跌进阳沟了,喊着小梅,小梅不去,喊着小记,小记也不动。老关发大气,得兰氏就说,兰氏道:“死了算了,七老八十了,还不死,要活一万年呀?”

听兰氏这么说,老关这才记起母亲从前说的话,问道:“儿女大了,不需要我们关家了是不是?”兰氏也不隐瞒:“是又怎样,有本事可以撵我们母子走呀!”老关气不打一处来,不顾腰痛,抓住兰氏就捶,小记小梅以打他们母亲为由,来围攻老关,老关哪是对手,不由大喊一声:“想走就给老子滚,别住我屋。”这一喊合适了,娘娘崽崽卷起铺盖就走,关母因为这一跤没能及时送医院,撑不到一个礼拜就死了。老关是又气又病,九死一生才慢慢缓过来。

故事:她带着儿女改嫁,丈夫真心对她,她如此回报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兰氏母子三个回老家了,虽然分得了田地,可是养猪猪死,种田禾瘟。赶巧国家要在他们那地方修一座水电站,一关水发电可能要淹他们的房屋和田地,愿意迁移的国家给以迁移,愿意自谋出路的一次性补给相应的款项。兰氏和儿女一商量都愿意要钱自谋出路,于是领了钱就出去做生意。没想到生意没做成,钱却被骗子骗得一干二净。小梅去嫁了人,小记因为兰氏无人管,就在附近租房住打零工。眼看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兰氏着急得到处找媒婆说亲事,似这样,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又无一技之长的,哪个姑娘肯嫁。到了九十年代,小记三十好几了,才在别人的介绍下,去了一个姓沈的寡妇家上门。沈氏也是一儿一女,女儿十岁,儿子八岁。小记去入赘以后,兰氏年纪大了,打工无人要,一个人无法生活,只能跟女儿小梅。几年后小梅在一次车祸中死了,兰氏被女儿的婆婆撵了出来。兰氏就试着去跟儿子小记,沈氏原来还有公公婆婆(前夫的父母),兰氏住不上几天就和前公公婆婆闹架,沈氏本来就心火,一气之下丢了兰氏的包袱,叫她滚。兰氏就骂沈氏不讲人道,沈氏说:“你讲人道,你讲天地良心,要人家关叔还了超支款,养大你的儿女。儿女长大了,看他们老了没利用价值了,就撒下他们孤儿寡母离开了。”这句话伤着小记了,小记上来得沈氏就是一巴掌,前公公婆婆出去喊来家族弟兄,把小记和兰氏撵出了门。而这时沈氏的女儿已有十七八岁了,儿子已有十五六岁了,基本上可以自食其力了。

兰氏母子出得门来,这才想起老关来,这时老关已经快七十岁了,可身体仍然很好,种粮种菜到镇上卖,小有积蓄。看见兰氏母子来了,嗯都不嗯一声,兰氏母子一再哀求,说的多了,老关这才开口:“走吧,别求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老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硬生生把这对狼心狗肺的母子拒之门外。

兰氏怕连累儿子小记,在一天晚上投河自尽了。真是个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报应就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