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深陷“假医生门”,却仍是机构眼中“香饽饽”

医疗圈的黑天鹅事件一桩接一桩。

继ST长生(002680.SZ)疫苗案震惊全国后,美年健康(002044.SZ)又遭遇“假医生”诚信危机。

美年健康是一家以健康体检为核心,集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于一体的体检和医疗服务集团,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个人健康大数据平台。美年大健康近年来扩张步伐迅猛,迅速成为市值达600亿的体检龙头公司,拥有“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慈铭奥亚”、“美兆体检”等多个健康体检品牌。

美年健康丑闻刷屏

7月29日晚,美年健康被在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工作了四年的前员工曝出丑闻。一篇自媒体文《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不长,但内容清晰,并附有证据,指向明确:

1、客人在美年体检报告显示没大问题,但4天后在医院里确诊癌症晚期并全身抗散,转到中山医的肿瘤医院,化疗放疗都不能做了,客人暴怒骂我们是莆田系的。

2、彩超报告经常署名的医生早在2017年3月患重疾走了,美年依然用她的名字给无证医生上岗用。

3、公司医疗执业许可证里没有CT,MR,胶囊胃镜 ,都是无证人员在操作这些专业的医疗设备。这些都是有着不同程度辐射的设备,操作者都不是署名者!

4、美年有“以发财与业绩为由逼员工刷信用卡买体检卡”的传统,到期卖不出去就作废,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员工。

早前已被媒体曝光

早在6月份,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有过报道:

因美年大健康在湖南业务扩张过快,工作人员需求量激增,竟开始向社会招收大量不具备从医资质的人员,从事体检诊断等工作。记者随后在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的长沙远大一路分店、定王台分院卧底调查。

调查发现,根据我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核磁属于特殊设备,上岗医生除了需要医师资格证、执业资格证外,还需要取得MRI技术员上岗证。然而,该名正在核磁共振机器前,帮市民做体检的这名医生刘某,直言不讳的告诉记者,自己并无上岗资质,而且科室内的几个人都没有从业证照。

在体检中心女医生爆料,其科室当中,7个人里有5人都已无证上岗。而在记者卧底调查的四天时间内,记者所在的销售群里,每天都有市民因体检结果出错、或明显违反常理,而前来讨要说法,对于这样的情况,负责售后的销售人员,全部都采用了统一的回复模板来应对。

随后记者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目前长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经介入此事的调查当中。

回应遭遇黑公关,收深交所关注函

7月30日早上,美年健康紧急发微博回应,声明称遭遇有组织黑公关,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美年健康深陷“假医生门”,却仍是机构眼中“香饽饽”

关于举报人所指陈飞雪医生已经去世的说法,美年健康紧急澄清,所谓“死亡医生”仍然健在,陈飞雪医生本人已经通过其微博和媒体方式发布视频辟谣。陈飞雪系美年健康执照工作医生,且仍在工作岗位。

美年健康深陷“假医生门”,却仍是机构眼中“香饽饽”

7月30日晚间,美年健康(002044.SZ)收到了来自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认真自查公司员工的执业资格证照获取及有效状况,是否存在无证上岗、持错证上岗或持过期证照上岗的情形等。

美年健康深陷“假医生门”,却仍是机构眼中“香饽饽”

市值一日蒸发68亿元,评级依旧是“买入”

昨日美年健康开盘跌停,报收19.53元/股,市值一日蒸发68亿元,封单超过13万手。美年健康遭遇“黑天鹅”,躺枪的投资者中包括众多机构。

根据Wind数据,当前共有29家基金持有美年健康近1.90亿股。如果按前一交易日收盘价21.70元计算,7月30日当天,这些基金的浮亏将超4.1亿元。

不过,这并不影响美年健康成为券商眼中的“香饽饽”。2018年以来,各路券商共为美年健康做出了59份研报,其中有36家券商在这些研报给予了“买入”或者“增持”的评级。

对于这样的预计,东吴证券一位分析师向表示,看好美年健康体检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对慈铭的整合效应释放。同时,美年健康逐渐体现出其平台型公司,以及作为大健康产业入口端的价值,未来有能力导入更多体检项目与挖掘体检数据的应用,全方体现其大健康行业的龙头公司的价值。因此,持续推荐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7月27日,美年健康发布2018半年度业绩快报。2018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34.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66%;实现营业利润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6.57%;实现利润总额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4.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8.00%;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21世纪经济报道、wind、微博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