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雨崩

藏語的意思是“經書”

地屬雲南省西北部德欽縣雲嶺鄉

無公路通往外界

進出全靠步行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不去天堂就去雨崩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有人來到雨崩,是為壯美瑰麗的景色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有人來到雨崩,是為近距離接觸梅里雪山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有人來到雨崩,是為在艱難的徒步中挑戰自己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有人來到雨崩,是為功德的圓滿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有人來到雨崩,是為給親人祈福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有人來到雨崩,是為獨自療傷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有人來到雨崩,是為緬懷攀登卡瓦格博峰遇難的登山者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有人來到雨崩,是為追尋世外的桃源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有人來到雨崩,是到了飛來寺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雨崩,藏語的意思是“經書”,地屬雲南省西北部德欽縣雲嶺鄉,無公路通往外界,進出全靠步行。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然而,這裡有雪山、森林、草原、瀑布、湖泊、河谷…是徒步的天堂。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在雨崩行走,意味著你已將喧囂的外部世界及現代文明統統拋諸腦後。

日間相伴的,只有遠處的雪山、山間的白雲、林間的風,潺潺的流水、前行的背影、自己的呼吸。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晚間,眺望雪山星空,滾滾紅塵,恍若一夢。世間瑣事,俱已忘懷。所有的,只是對宇宙的敬畏,以及對時間流逝的體會。

蘇軾說:“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靜坐在雨崩星空之下,深感其然。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倘若你未曾到過雨崩,那麼來吧,你一定不會失望。

倘若你已走過,你會一直惦念著它。

雨崩,離神最近的地方,一個獨自面對自己的地方。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簡明攻略

因其偏遠,且不通公路,所以來雨崩並不容易,通常的路線如下:

  • 飛昆明轉麗江
  • 乘坐大巴,沿著滇藏公路(G214)跨過金沙江、翻過白馬雪山到德欽縣城
  • 乘坐班車或包車,沿著西當公路,跨過瀾滄江,來到西當
  • 西當騎馬或徒步,上升12km,翻過南宗拉埡口,然後下降6km到達雨崩
  • 自雨崩出發,徒步至周邊神湖、神瀑、冰湖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雨崩分上下雨崩兩個村子,上雨崩依山而建,下雨崩座落在山間平地。兩村隔著雨崩河相望,直線距離不過幾百米,步行卻需要40分鐘。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因為雨崩河的存在,從而存在著另一條進出雨崩路線,即尼農線。自雨崩出發,可沿雨崩河下行,直到其注入瀾滄江。然後溯江而上,可到達尼農,並從尼農乘車出山。此線起伏不大,不過有約4km為傍山險路,恐高者需要慎行。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最早,雨崩的名字基本只在戶外圈流傳,村裡並無正規接待的地方,徒步者只能借住村民家或是帳篷,洗澡也是一種奢望。

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到來,雨崩得到了一定的開發。條件雖然簡陋,畢竟也有了初步的接待能力。關於客棧、馬隊、車輛的相關信息,網上有大量資料可供參考。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HUG公會成員的建議

Hug公會中有很多朋友都到過雨崩,讓我們聽聽他們都有什麼樣的評價和建議。有打算去雨崩的朋友,也可以直接諮詢他們哦。

@姚二姚

2016年9月30日正式進入雨崩景區,去雨崩的目的主要是徒步,朝聖梅里。

雨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

  • 寂靜的村落;
  • 每天一睜眼就能望到的梅里雪山和日照金山;
  • 在雨崩村落紮根的每個有故事的外鄉人;
  • 每天在徒步路途中相互鼓勵加油的陌生旅人,在這段路上相互陪伴最後成為知己。

建議:

  • 去雨崩最好拿一副薄線手套,冰湖那段路有些時候需要手腳並用,戴著手套避免劃破手;
  • 去神瀑的時候最好背上人字拖鞋,穿上防水衝鋒衣或者帶上一次性雨衣,到時候轉神瀑的就用的上了。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海闊憑魚躍

大約是在2000年左右吧,聽朋友說起這個秘境天堂,但一直等到2009年才有空去。

目的主要有三個:

  • 欣賞風景;
  • 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 響應多背一公斤的號召,給當地學校帶些學習用品。

當地人很純樸,在那裡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

  • 十一期間遊人很多,但大家都很友好,相互協作;
  • 印象最深的是我們從山裡往外走時,因為天色晚了,路上泥濘,很多一起從山裡出來的(應該也都是遊客)都主動等著我們,幫我們打著手電照路;
  • 到了村口,各個旅店老闆都在村頭等各家未歸的遊客,相互攙扶,非常感動,因為天黑後山裡可能有野獸;
  •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雨崩不通公路,必須靠雙腳走入走出,單程得要近一天的時間。所以對體力有一些要求,然而,辛苦之後看到的美景才覺得震撼。

給大家的建議:

  • 首先考慮體力問題,因為標準的玩法是4整天,一進一出兩天,剩下兩天每天一個景點;
  • 早點準備,十一期間因為人多,鋪位不夠。還有,我們當時住的房間裡有跳蚤,咬了好多包;
  • 雨崩可以稱為天堂,請大家注意保護環境,可以儘量幫助當地人,但不是通過施捨;
  • 如果當地學校有需要的物品可以通過多背一公斤瞭解,並順便帶進去。

@檸檬

到過雨崩數次,最近一次時間是2016年10月。

從海拔1600米的瀾滄江邊走到雨崩3600米的埡口,12公里山路,6個小時,把心臟都走出來的節奏,但是,你不來,不會知道真的有地方就是世外桃源。

神瀑下散落著各種塑料袋\水瓶,找了個徒步大神們扔下的雨衣打結做成垃圾袋,管他誰在看我說我,全把撿垃圾當成自己的轉山吧,撿了一堆垃圾後把垃圾帶到了山下兩百米處的垃圾桶裡。說這事並不是說我有多偉大,我只是舉手之勞。我想說的是,穿著各種名牌徒步裝備的遊客同志們:千幸萬苦跋山涉水來到聖地的你們,那麼虔誠那麼嚮往,怎麼就忍心把垃圾扔在那美麗的瀑布下呢?如果你們是這般熱愛大自然的,我真的是謝你們了!

徒步尼農峽谷全程,12公里,用時5小時!現在,我的腳趾頭啊,我的克西頭啊,我的老寒腿啊,都快要不是我的了……但是最陡峭的路途不僅有最美的風景,還有許多意外的驚喜……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龍

2013年7月去的,當時在香格里拉臨時決定去看梅里雪山,之前完全不知道有雨崩。雨崩是聽同行的小夥伴說的。

去雨崩就是去轉神瀑、看冰湖,如果有興趣去雨崩的小夥伴,建議:

  • 7月初去,雨水不大,但路上泥濘,要穿高幫的徒步鞋;
  • 帶防水衝鋒衣和褲子、睡袋;
  • 請把自己所產生的垃圾帶下山。

@大流士夫

2006年夏天聽一個雲南的朋友提起了雨崩,當年10月中旬就請假去了。西當進去,神瀑,神湖,冰湖都去了,然後再從西當出來。

印象最深刻是:

  • 雨崩的秋色,真的美極了。
  • 到神瀑中間有一段爬得很崩潰,可能跟最後一天體力有點下降有關。
  • 條件很艱苦,沒法洗澡,某晚還被跳蚤咬了好幾個包。

建議:

  • 雨崩非常值得去。線路不是很複雜,就是遠點艱苦點,而且現在條件比以前好;
  • 最好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去,秋色很好,也不太冷,見到梅里雪山也比較容易;
  • 實在怕跳蚤的話,可以帶個睡袋。
雨崩,一個離神最近的聖境

雨崩,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一個人間仙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