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城市群“拥抱”全域旅游新时代

如何从“看半天吃一餐”到“住一宿玩两天”?

李进是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工作的一名IT高管。上周五傍晚下班后,他带着妻儿乘坐高铁来到金华。从杭州城西的科技硅谷切换到金华山的“山海云宿”,李进一家三口只用了2个多小时就在金东区曹宅镇横腊村开始了他们的清凉度假生活。在和民宿服务员的闲聊中李进得知,“山海云宿”一年前还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山包,而现在这里的无边际泳池、山村休闲住宿已经刷遍朋友圈。

浙中城市群“拥抱”全域旅游新时代大众旅游时代,一场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也蔓延开来。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的景点旅游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的全域旅游转变,这不仅意味着交通往来的脉络打通,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的充分调动,也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全域辐射带动。全域旅游的实质是全域经济,这对金华城市群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在我市,从顶层设计到村庄古镇自下而上的推动,全域旅游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无中生有的“山海云宿”

金东区横腊村镶嵌在山水之间,这里空气清新,云雾缭绕,是曹宅镇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落,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虽然距离市区才10公里,却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小天地,年平均气温15℃,特别是夏季凉爽怡人,非常适合休闲居住。去年横腊村主动与锦林佛手文化园创始人张锦林对接,双方合作投资600余万元,打造了8个房间的高端度假民宿“山海云宿”。

从全省知名的佛手种植大户,到建设锦林佛手文化园,张锦林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种植到文旅的转身。这些年来张锦林走南闯北,收集了世界各地的很多旧物古料,锦林佛手文化园让这些宝贝有了展示的地方。而山海云宿更可以让现代人把自己从“游客”中排除,感受“生活在某处”的旅行最佳方式。山海云宿的每个房间各有特色,自然和岁月的痕迹随处可见,天然风雕雨琢的石桌、来自印度的手工木偶;还有很多等待你来探寻,找出它们的回忆。孩子更可以随意撒欢玩耍,夏夜星空清晰可见云朵的流转,更奇妙的山顶小气候竟然杜绝了蚊子的生长。月光透过玻璃暖暖的洒进来,“推窗”而出可以看见整个山景,和远处金华城的璀璨灯火。

山海云宿是金华旅游无中生有的一个典型,更是金华农家乐转型升级的缩影。今年5月份山海云宿开始运营后一炮而红,吸引了省内及上海、江苏、香港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山海云宿成为国内民宿界的一支标杆,直接带动了横腊村民宿产业发展。横腊村党支部书记邵永铨说,目前山海云宿及周边农家乐民宿都是客满状态,横腊村已有10来户人家主动要求开展民宿建设,还有人准备投资洗衣房完善酒店产业链,接下来村里将统一开展民宿硬件、软件装修标准和个性化风格打造,将横腊村建设成以高山水果风情为特色的民宿特色村。

金华全域旅游远不止高端民宿,而是因丰富的业态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风貌。今年年初,我市旅游部门启动《金华市“万村景区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2018年创建A级景区村庄300个的目标,并在全省率先开展3A级景区样板村打造提升工程,金东区岭五村、东阳市北后周村、永康市塘里村、武义县坛头村被列入3A级景区村庄提升样板村。

旅游产业融合是全域旅游的一个重点,我市共有50多家企业创建各类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点)。目前磐安台地乡村旅游集聚区(磐安县尖山镇、玉山镇)已申报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永康盘龙谷景区、磐安舞龙峡景区已申报省级生态旅游区;东阳江北良子农庄(垂钓中心)申报省级休闲渔业精品基地。今年争取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各类旅游融合类示范基地20家以上。

全域旅游已然提速

全域旅游概念的兴起,带来一波新的旅游风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且拥有丰富人文、自然景观的金华,提出全域旅游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实施“三级创优”工程,促进旅游产业从景区经济向美丽经济转型;二是实施“旅游+”工程,促进旅游经济从“自循环”向融合发展转型;三是实施“200亿”工程,促进旅游投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四是实施营销O2O工程,促进旅游推广从“注重营”向“注重销”转型。

来自江西南昌的小李趁着暑假坐动车来金华,相比以往赶景点的旅游方式,小李的金华之行更多是随心所欲带来的休闲和自在。小李选择了浦江的廿玖间里旅游创客基地,出门走走,不需刻意寻找就有地道的江南风味,转角走进小巷遇到某个红砖古居,它可能会告诉你主人是过去的浦江望族。要去县城、义乌转转也很方便,小李和同伴去了“中国小商品城”,从浦江驱车到义乌一路通畅,晚上已经在东阳横店枕着旧上海的喧嚣入眠。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的小李告诉记者,相比风景观赏,她更为注重旅行中的体验,是否舒适便利,而金华的古城气质和便捷的城乡交通设施,让她觉得不虚此行。

从“看半天吃一餐”到“住一宿玩两天”,越来越多到金华的游客像小李一样,不再热衷于赶路式跟团游,他们享受更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获得更为休闲舒适的旅行方式。

在浦江县郑宅镇,一批特色民宿也已入驻“江南第一家”,100多个囊括吃穿住行的业态项目在白麟溪两旁扎根,形成了集“文化、休闲、娱乐、住宿、旅游”于一体的古镇新业态。郑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依托古村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接踵而来,规划面积429亩的万洋众创城即将投入启用,新增就业人员2.5万余人,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旅游和民宿产业呈现爆发增长,为美丽的江南古镇添加了新的发展机遇。

打造八婺文化旅游圈

在大众旅游时代,全域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市域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一种创新形态和模式。浙中城市群的打造与全域旅游的开发相得益彰:从市区八咏楼的婺江气象,到双龙洞全国独有的卧船流水,从古子城悠长的老街岁月,到见证多元宗教融合的金华山文化,从商贾云集的义乌小商品世界到涅槃新生的浦江水晶……沿着八婺产业、文化遗迹的脉络,慢慢品读金华的千年历史。对于全域旅游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立足当地旅游实际,找到“主打牌”,是念好“金华旅游经”的第一步。立足全域旅游,我市已经把八婺大地作为一个“大景区”统筹规划,按照不同主题和时间,做好线路规划。构建“快行漫游”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配套、旅游市场监管等配套建设。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引导的城市联合营销矩阵,突出整体营销、联合营销、统筹营销,形成品牌聚集效应,合力打响“金华品牌”。

全域旅游悄然引起一场旅游供给侧的改革,浙中城市群各县市争先恐后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代表着一股从传统旅游业务中脱颖而出的新生力量。无论哪个季节来金华,总会邂逅不同的美景:春天看成片的花海,夏天登山避暑高山顶上能游泳,秋天赏田园牧歌,冬天享受温泉蒸腾出的热气。在金华,几乎可以说移步换景、处处皆有景致,全县景区景点、特色小镇、主题村落等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从浙中城市群未来的发展看,旅游业作为“一业兴带百业旺”的综合产业,能够带动电商、运输、酒店、商贸、文娱等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乡村发展和生态保护,八婺文化旅游圈与浙中城市群互相渗透,把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引入农村,解决城乡发展“一头重、一头轻”的问题。

“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金华市旅游局局长卢关荣说:用建设城市群做统领,就抓住了全域旅游的核心,并拧紧了全域旅游的资源观、空间观、产品观、产业观、主体观。过去金华旅游着眼点更多的是看山川风物、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全域旅游则可以让金华民众的生活方式、社会形态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这样的话,一个地方在发展旅游,就要从基础设施各个方面,从全域的概念上没有死角,都能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各样全面周到的服务,实现从单一的门票经济、旅行社经济向产业链经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