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 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加速奔跑

□記者 吳新光 張光明 邢丁 胥文燕

7月的鳳凰城,處處草木蔥蘢,處處生機勃勃。42載勵精圖治,新唐山勃發英姿。

從毀滅到重生、從悲愴到崛起、從振興到轉型,憑藉著“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歷經10年重建、10年振興、20多年快速發展,一座新唐山正在渤海灣畔迅速崛起、長高、變靚。她以高歌猛進的發展速度,實現著城市騰飛的夢想;她高擎起“綠色生態”大旗,改寫著城市昔日容顏;她正以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闊步向前。

對接京津 服務京津

京津冀協同發展育“新花”

近年來,唐山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在服務京津中承接產業轉移,抓好平臺建設,尤其是抓好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津冀(蘆臺·漢沽)協同發展示範區。在培育新動能的過程中,唐山瞄準京津的科技資源、人才資源、創新資源,實施“京津孵化,唐山產業化”的戰略,發揮唐山的工業基礎、產業基礎、土地要素等資源,讓這些京津科技成果在唐山落地轉化。

曹妃甸經過多年開發建設,目前已進入產業加速聚集、蓄勢發力崛起的新階段,正在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戰場。曹妃甸把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出臺政策,精準對接,強力推進項目集聚、產業發展。相繼規劃建設了1800畝京冀協同發展示範擴充區、1.8平方公里濱唐(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產業園。中冶瑞木新材料、北京金隅機電裝備產業園、中石油LNG調峰項目等紛紛開工建設,一批央企、北京市屬骨幹企業的項目也紛紛簽約落戶,開工投資10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28個。今年上半年,曹妃甸區累計簽約京津項目50個,總投資194億元。其中北京項目36個,總投資174.88億元;天津項目14個,總投資19.49億元。

今年3月15日,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與曹妃甸港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項目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力促津冀港口協同發展,把津冀港口建成以天津港為核心、以河北港口為兩翼的世界級港口群。在協同發展上,唐山港與天津港開啟深度合作,由唐山港集團主導成立了津唐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整合兩港資源,共同運營京唐港區集裝箱業務,率先實現了津冀港口的協同發展,為京津冀打造了一條高效、低成本、通達世界的進出口通道。

“一港雙城” 港產城融合

構建對外開放大格局

2017年底,唐山正式實施“一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區、京唐港區)雙城(唐山市主城區和曹妃甸濱海新城)”戰略,曹妃甸港區乘勢而上。去年12月以來,曹妃甸迎來一系列重大利好——曹妃甸石化產業基地規劃環評審查正式通過;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通過省級正式驗收,結束了我省進口汽車從外地口岸通關的歷史;曹妃甸港區進口肉類口岸獲國家質檢總局批覆;唐山市跨境電子商務第一單貨物從曹妃甸綜合保稅區通關入市……

6月28日,唐山港巴彥淖爾內陸港在臨河鐵路貨場揭牌成立;6月29日,唐山港呼和浩特(晉豐元)內陸港揭牌儀式在內蒙古晉豐元現代物流有限公司隆重舉行。內陸港建設為唐山港拓展港口功能、擴大對外開放、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唐山港口實業集團總經理張志輝介紹,近年來,唐山港集團大力實施西北戰略,不斷推進集裝箱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先後在內蒙古、新疆、山西設立8座內陸港,海鐵聯運班列達到15條,開通內外貿集裝箱航線38條,實現了對國內沿海主要港口及日韓7個基本港的高密度全覆蓋。大港口帶來大開放!而今,唐山已真正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窗口作用正在日益顯現。

港城互動,不僅使港與城的產業鏈得到充實與延伸,而且使港與城的空間得到豐富與拓展。唐山市委、市政府要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唐山特色,堅持做優城市,把曹妃甸打造成開放創新包容、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濱海新城。以曹妃甸新城為依託,以國際旅遊島、龍島為支撐,規劃打造“150平方公里、人口150萬的現代化濱海新城”,致力建設唐山的未來之城、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

綠色突圍 存量調優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近年來,唐山市以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為突破口,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06.1億元,成功跨入7000億元俱樂部。

鋼鐵、煤炭、化工、陶瓷、建材等傳統支柱產業,是唐山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的基礎,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唐山市確定,要做強精品鋼鐵、裝備製造、現代化工、新型建材及裝配式住宅四大支柱產業,挺起唐山高質量發展的“脊樑”。河鋼集團唐鋼、首鋼京唐公司、開灤集團、金隅冀東等企業創新發展,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力度,不斷開發新產品,增加新品種,由“傻大黑粗”轉向“專精新特”,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為實現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加快現有企業的改造提升,唐山持續實施100項技術改造、100項鋼鐵深加工、100項兩化融合和100項新產品開發等“四個一百”項目,鼓勵傳統企業積極對接“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把唐山建成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典範。到2020年,形成高強汽車板、高強鋼筋、鋼結構用鋼三大生產基地,鋼鐵高附加值產品比重達到30%以上,鋼鐵深加工產業消耗本地鋼材佔比提高到30%以上,噸鋼能耗低於全國行業平均水平,實現由鋼鐵大市向鋼鐵強市轉變。

勇挑大樑 加速崛起

從新名片看唐山產業之變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唐山轉型升級的未來、動能轉換的關鍵,新興產業匯聚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動力。中車唐車、潤農節水、報春電商、華髮教育……這些企業“名片”如今已成為托起唐山高質量發展的新勢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唐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1%和12.1%,高端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5.7%,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9.5個、5.5個、19.1個百分點。

近年來,唐山市著力做大軌道交通裝備、機器人、電子及智能儀表、動力電池、節能環保等五大新興產業,做優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新興信息服務、研發設計四大生產性服務業,每年滾動實施100個新興產業項目,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新業態新產品成為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同時,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唐山現代物流、金融、會展等行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今年上半年,唐山第三產業佔比達到38.7%。“第三產業已經成為唐山經濟的最大亮點。”唐山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該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424億元,對GDP的貢獻率已超過第一第二產業的總和,達到61.8%。

如今,“煤都”“鋼城”的印象已從人們記憶中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高速動車組列車、特種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電子及智能儀表、石墨烯、特種陶瓷……這些成為新唐山一張張靚麗的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