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一雙鞋「走出」幸福路

佔地900多平方米的廠房內,70餘臺自動化縫紉設備整齊排列,一邊是咚咚鏘鏘的“穿針引線”,一邊是有條不紊的“來來回回”,幾塊看似毫不相干的布料被分發到工人手中之後,片刻就變得有模有樣起來。門口的一輛箱式貨車也整裝待發,送往80公里外的洛陽總廠進一步加工……這是7月15日作者者在汝州市王寨鄉大剌灣村扶貧車間看到的一幕。

正在聚精會神操作縫紉設備的大剌灣村貧困戶張攀峰是這座車間40多名工人的一員,“多虧了駐村工作隊,俺在外打工多年,沒想到有一天能在家門口上班,以後再也不用在外想孩子想的掉眼淚了!”張攀峰感激地說。

地處“虎狼爬嶺”的大剌灣村土地極為貧瘠,莊稼基本上“望天收”。張攀峰告訴作者,丈夫早逝、獨自拉扯2個孩子的她生活過得十分艱難,無奈之下,自己只能拋下2個孩子外出打工討生活。

而彼時的汝州市超強鞋業有限公司只是一家依靠上游公司資源將鞋製品進行初級加工,賺取低廉差價的農村小作坊,一間農舍,剪刀改錐若干、一捆棉線和三架縫紉機,就是作坊僅有的“固定資產”。“那個時候我們的成品率很低,上游公司幾乎沒人願意把活兒交給我們,即使好不容易拉來了活,也總是被押賬,資金無法週轉。”總經理唐向雷苦笑著說。

轉機出現在2016年。汝州市城市管理局成為了大剌灣村的幫扶責任單位,經過多次調研,結合大剌灣村的貧困戶實際情況,決定將唐向雷的作坊作為大剌灣村的扶貧主導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從企業資格申報、選址到落地,汝州市城管局政策引導全程推進,一個政策支撐體系為唐向雷的作坊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同時,為彌補公司註冊成立之初資金短缺的問題,駐村工作隊又積極聯繫金融機構,為其擔保取得貸款,用以購置更加先進的縫紉設備。

汝州:一雙鞋“走出”幸福路

2017年7月,汝州市超強鞋業有限公司註冊成立,一個曾經低矮的小作坊嬗變為註冊資金600萬元人民幣的中小企業,成為汝州市第一個投入生產使用,並持續增加效益的“致富車間”。“家門口式”的務工讓大剌灣像張攀峰一樣的貧困戶靠自己勤勞雙手,足不出戶就能脫貧致富。

“在這裡上班的工資既可以按天結取,也能把工資當做股權置入,俺選的是後一種,這個企業以後也是俺自己的,俺要和鄉親們一起把我們的‘超強鞋業’做大做強。”張攀峰信心滿滿地說。

“打贏脫貧攻堅戰,企業也得盡一份力。下一步,我們將從擴大規模、提高生產、提升質量、創建品牌這4個方面長遠規劃,探索把初級加工轉變為成品製作的路子,帶動更多貧困戶參與進來!”談及下一步打算,唐向雷這樣說到。


吳改紅 高浩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