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有品高自光:借力小米,精品電商如何引爆未來?

小米有品高自光:借力小米,精品電商如何引爆未來?

小米有品、淘寶心選、蘇寧極物,網易嚴選…消費升級大潮下,各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精品電商,開出了一波頗具“中國版無印良品”意味的新式電商平臺及線下店。從手機到智能硬件,再到生活耗材,擁有多年製造業經驗的小米似乎更具優勢。以手機硬件“出道”的小米,為何會看上家居雜貨這門小生意?小米模式的核心是什麼?小米有品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近日,在創業黑馬新零售特訓營二期課堂上,小米生態鏈副總裁、小米有品電商總經理高自光結合小米有品的案例,為創業者深度分享了技術驅動下的新零售變革,以及有品的精品電商邏輯,與野草的新零售從業者共享。一部手機住家賺錢,兼職全職都可以運作,很多人做1-2個月月入過萬了,半年做到了月薪5-6萬!加薇3224816760

1.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

現在大家都喜歡談新零售這3個字,經常問我什麼是新零售?其實我很難去定義它,但是能感受到一個最基本的邏輯,就是很多技術場景都在不停地變化,

新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年不變的零售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變革。這是我們認為新零售最核心的驅動力。

從2000年初的PC互聯網到後來的移動互聯網,再到今天的物聯網,可以說發展非常快,基本上每過兩三年,就是一個巨大的臺階變化。

第一個階段叫PC互聯網,就是你上網必須要有個電腦。那個時候最大的技術變化就是計算機的小型化和個人化。互聯網其實早就誕生了,只不過之前只有實驗室、科研院校等才有機會去上網、去發E-mail。由半導體到CPU,芯片,技術變化的革命引領我們進入PC互聯網時代。同時,也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誕生了騰訊、百度、阿里等一批現在的中國互聯網巨頭。

第二個階段叫移動互聯網。以前PC端佔據了我們主流量渠道的90%,無論上微博,看網頁都是在PC端敲個網址。大概2010年到2011年左右,我們突然發現用戶全部轉移到了手機端。我們明顯感受到了技術的變化,那就是手機所帶來的交互形式的變化。

在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功能機時代,人機交互的形式是以按鍵為主導的。其實當時也已經有觸摸屏了,但是大家的交互思維方式還是按鍵,直到喬布斯發佈蘋果,才徹底將人機交互形式轉向觸屏,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是上網設備的進一步小型和便攜化。

我們從PC上網變成了移動端上網,從必須在那裡上網的形式,變成了隨時隨地無時不刻碎片化地上網。這其實稱不上是一次嚴格的技術變化,但它所帶來的這種交互形式變化的深遠程度,不亞於第一次PC互聯網革命,甚至更大。

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使得中國的網民進入一個新的量級。比如說PC時代大概為1個億,中國10幾億人,有1億人同時蹲在電腦旁邊上網已經很誇張了,但現在這個數量接近10億的量級,像今天微信的用戶數也達到了7、8億,移動互聯網成功突破了PC時代的天花板。

2.“人、貨、場”重構,移動互聯網的三大變革

量級上的變化對經濟也產生了巨大影響,首先就是支付方式的變革。在PC時代,甚至交電話費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後來有些銀行開始做些創新,填身份證、輸驗證碼,最後綁銀行卡付款,或者買個點卡來充值,但總的來說還是很麻煩。

小米有品高自光:借力小米,精品電商如何引爆未來?

此外,移動互聯網帶來了電商的進一步發展。支付是制約電商發展的一大因素,當年拍拍很難幹得過淘寶,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支付,所以電商背後其實也是支付體系的較量。現在類似拼多多的一些社交電商崛起很快,因為它不需要再去解決支付的問題了,它只需要專注於做好自己的業務。

第三是對線下零售的改變。今天談新零售經常要提到一個詞,就是線上線下一體化。PC時代用電腦的時候我們很清楚,在上面就是線上,在下面就是線下;到今天你去星巴克消費一杯咖啡,這個咖啡是線下的,但是你在線上完成了支付,可以說線上線下已經一體化了。

2進擊的小米

1.搭上移動互聯網的快車

雷總經常講到一個詞:順勢而為,本質上就是說做一件事一定要符合當前時代的大背景,否則你就會很辛苦;如果跟對了時代的大背景,就會事半功倍。就像山頂的巨石,只需要輕輕一推,它就會越滾越快,如果反過來推石頭上山,你可以想象有多費勁。

小米整個公司在做業務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選時機。從2011年開始,我們開始做第一代手機,看上的就是移動互聯網這個大的時代背景。所以我們從2010年就開始做MIUI,2011年推出手機,也正好趕對了時機,在接下來的3年中國完成了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

到2014年左右,小米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做到了第一,手機是一個高度競爭、資金密集、人才聚眾的領域,小米用四年做到中國第一,一定不是因為小米有多麼牛,而是我們找對了隊伍、選對了方向,且沒有犯大的錯誤。

但跑得太快一定會帶來其他別的問題,如人才、制度等等,於是就有了2015年、2016年小米的調整,我們重新補隊伍、補制度,我們覺得前面五六年小米就是閉著眼睛在奔跑,並沒有去快速地思考我們能不能撐得住。經過調整,終於在2016年、2017年開始,我們又有了新的反彈和快速發展。

2.搶跑Iot

大概在5年前我加入小米的時候,就在思考一個話題: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還有沒有新的發展可能,或者說下一個時代是什麼?

2013年年底,我們看到了智能硬件和物聯網的趨勢。佈局物聯網核心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系統,為了達到低成本、低功耗,物聯網對芯片、技術、雲端,甚至今天的大數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要回歸事物本質,設備本身能不能匹配用戶的需求?比如我們做的掃地機,如果用戶根本不需要,那你的物聯網做的再好也沒用。基於這兩點,我們在2014年初有了小米整個在物聯網的計劃,就是一邊做產品,一邊做系統。

物聯網很可能會達到一個新的量級變化,PC互聯網一個億,移動互聯網10個億,那麼物聯網能不能達到100個億?很有可能。

當你真正去做連接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每個房間的每一盞燈,再加上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所有設備,幾乎可以達到上百個。甚至你們家的沙發上面有沒有坐人,人有多重,物聯網都可以做到,無非就是一些傳感器。只是基於你的隱私需求,哪些需要記錄,哪些不需要記錄而已。那麼,中國所有家庭加在一起,100億的設備在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這就是物聯網帶來的發展可能性,如果再加上戶外部分,那將會是更大的量級。例如可穿戴設備,你出門穿的鞋可以記錄你的足跡、步數;路上的每一盞路燈,每個井蓋,有沒有處在工作的狀態,通過接入物聯網,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

同時,物聯網將帶來交互方式的改變。為什麼現在小米、京東、天貓都在做一個叫音箱的東西呢?因為大家都在賭,或者在猜測是不是會出現一種新的交互方式,成為未來的主導或者交互形態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讀懂小米模式

1.“佔股不控股”,小米如何佈局生態鏈?

推廣物聯網系統被小米驗證是不可行的,後來我們就轉換賽道開始做智能硬件。在做智能硬件的時候我們又發現,如果我們什麼都做,那小米是一傢什麼公司?小米需要多少人?小米怎麼保證每個產品都能做好得?在雷總的思考和帶領下,我們決定用生態鏈的邏輯,既保持專注,又保持我們做多點系統、多點設備的能力。

所以,我們在一個領域內只投一家公司,讓他只做好一件產品。小米通過佔股不控股的形式,把這個公司的主導權交給創業團隊本身,我們則更多地提供小米從底層技術到品牌等的支持,讓他們快速成長為一個領域內的小巨頭。

這樣,對小米來說,通過小米模式的複製,我們能夠很好地實現整個物聯網智能硬件的佈局;對每一個創業團隊來講,又能保持專注,他們用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去專注地做好自己的產品,並完成後續持續的迭代。如果你粗略地認為每個產品都是小米派一個團隊去做,那麼小米將會極其地不專注。

所以我們用了幾年時間,做了這麼品類的產品,接入智能硬件8500萬,成為全球最大的Iot平臺。同時,我們得到了很多寶貴的數據。比如說你用了我們的溫溼度傳感器,你房間裡的溫度和溼度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寶貴的數據。小米可以基於用戶的需求做產品開發,基於數據做精準營銷,基於群體數據做下一代產品的研發。

小米有品高自光:借力小米,精品電商如何引爆未來?

雷總曾說,小米這家公司未必能夠成功,但小米模式一定是可以成功的。所以說我們在手機領域做出一定規模後,就開始做整個生態鏈,投資100家企業的邏輯就是小米的這種價值觀,小米模式是不是可以複製,是不是可以從手機領域延伸到其他更多領域。

2.小米的“三高”

小米做硬件主要是三大類,一是我們自己做的以手機、電視為核心的3C產品,二是智能家居、智能硬件,這些由我們投資的生態鏈公司來做。三是生活耗材,由我們更開放的生態體系來做。

這分別代表了我們三種模式形態:一是封閉體系,就是手機、電視、核心智能硬件我們全部要自己做好。

二是半開放、半封閉的體系,就是以投資生態鏈企業的方式來跟它合作。比如我們做的掃地機器人,裡面的算法、軟件很複雜,如果我們的管控力度不夠,這個產品就可能做不好,所有我們採用了半封閉、半開放的體系來切入。

三是生活消費品,從技術難度上來看,它相對容易一些,我們就用更開放的體系來做。

小米有品高自光:借力小米,精品電商如何引爆未來?

從產品形態的表現上來看,我們把小米模式總結為三高:

一是高品質。小米產品的品質是接近變態級的,在相同或類似價位上,我們對產品的品質進行了非常非常嚴格的把控。

二是高顏值,

就是小米的產品很重視設計。這個設計指的是工業設計,工業設計包含兩層含義,一層叫外觀設計,結構設計,另一層叫交互設計。得益於我們的生態模式,小米的設計師每年都在實踐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產品的設計,這對他們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他們很喜歡。同時,小米積累了一批足夠強大的設計師團隊,使得我們的幾百個產品都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

三是高性價比。雷總說,要對自己狠一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團隊的飢餓性和衝勁。如果一個企業的毛利始終保持過高,那麼它會使企業逐漸走向惰性。當然,高毛利有高毛利的邏輯,奢侈品有奢侈品的邏輯,我只能說小米會堅持自己的邏輯,始終做高品質、高顏值和高性價比的好產品。

3.極致產品,小米的爆品邏輯

小米整個模式的理念用8個字來總結就是感動人心、價格厚道。首先要感動人心,產品要讓人覺得超出預期;其次是價格厚道,厚道並不代表不賺錢,我們用厚道這兩個字,只是代表我們定價的時候,儘可能用成本定價。

對小米來說,成本定價指的是硬件材料成本。我們測算的是材料成本,而不是把研發成本、銷售環節的成本等等全部加進去。因為小米採取的爆品戰略能夠通過一款爆品把很多成本分攤掉。當我們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以後,就能夠形成單品海量的出貨,使得我們包括研發成本在內的各種成本足以被分攤掉。

拿小米手環來說,我們的成本接近70元,最終定價69元,做到了一年幾千萬支的出貨量,最後打爆了這個市場。小米的核心邏輯就是在產品同質的情況下,做巨大的價差。

當時市面上的手環有很多功能,但80%的功能用戶基本用不上,反而帶來了成本的提高,所以小米在做第一代手環的時候就把所有能砍的功能全部砍掉了,沒有屏幕、不帶芯率,只保留了兩個核心功能:計步和睡眠監測,然後,再去降低功耗和提升黏性,去解決用戶的痛點。

所以,小米模式看似很簡單,但其實本質上有很多要堅持的東西,以及要從很多角度出發來做到用戶心裡的感動人心。

4小米有品:可以閉著眼睛選擇的精品電商

電商發展到今天,傳統電商已經進入了一個平緩期,這兩年開始,精品電商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消費升級在往上發展,零售的線上線下也開始融合。小米已經做了8年,本質上就是在做精品,從手機開始,就是做有限的SKU精品,只不過我們沒有把它歸為一種精品電商的模式。

有品做精選的模式又區別於傳統電商。傳統電商的模式是從海量的製造企業中選商品來賣,而有品做精選仍然是基於小米的基因去創造。我們第一波精選電商的合作伙伴就是我們投資的這100多家生態鏈企業,我們一起去重新定義、設計、製造一個新產品,而不是去工廠選一些SKU貼上我的牌子來賣。

所以,有品的基本模式就是從我們的生態鏈企業開始,然後逐步拓展到非生態鏈企業,有品希望可以跟合作方一起,去重新定義或打磨原來的產品,去改造原來生活中的一些痛點,解決原來的一些問題,讓這個環節變得更加可控。當然,對於一些簡單的產品,我們也採取了選的方式。這樣,有品就產生了“造和選的結合”的一個商業模式。

小米有品高自光:借力小米,精品電商如何引爆未來?

其實,小米賣的就是兩個字:信任。我們希望通過一個產品、兩個產品,一百個產品,在1年、2年或10年內,讓用戶對小米形成充分的信任。雷總常講到Costco的故事:Costco是美國的會員制連鎖超市,在選品上,每個品類只有兩三個SKU,然後你隨便拿走一個,保證是我們幫你篩選過的、高品質的、同類商品裡性價比最高的,而且毛利最高不會超過14%,要知道一向以高效率、低成本著稱的沃爾瑪毛利率都是在22%左右。這就是我們想達到的理想狀態:用戶可以絕對信任有品的品牌,只要是有品商城上的,一定是好用的,有品質的,高性價比的。

我們現在有超過200家供應商,其中有不到一半是我們已經投資的生態鏈企業,剩下一多半是我們沒有投資的企業。那麼小米如何與這麼多供應商保持長久有效的合作呢?

首先是開放,我們選擇認同小米模式的企業來合作,然後選擇符合小米模式的產品來銷售。上架後,如果產品售賣表現良好,我們可能會投資它,希望它也變成我們的生態鏈企業,就是這樣一個滾動的過程。我們投資的目的不是為了賺收益,而是希望形成長期的價值觀同步。

也就是小米現在大量的生態鏈企業,都是非常深刻地認同小米價值觀的。我們每年開幾次董事會,不停地去討論是否有遇到背離小米價值觀的事情。爆品文化、成本定價、高顏值、高品質和高性價比,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走這條路。同時,大家的創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發揮。線下來說,有品可能還處在探索的初期,但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品類,只要是2C的品類我們都會用開放的體系去做。其實就是把我們生活中很多的點,利用現在新的技術,或新的交互來做出一些創新,本質上我們就是在堅持做這樣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