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周期之困,式微的霞光

滬銅:週期之困,式微的霞光

滬銅:週期之困,式微的霞光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尤其是宏觀經濟學家都在孜孜不倦地研究著週期問題。馬丁·阿姆斯特朗,出身草根,卻與熊彼特同享經濟週期理論大師之名;曾與撒切爾夫人等高官把盞言歡,每小時諮詢收費1萬美元。實戰出身的阿姆斯特朗說自己之所以選擇這個艱深的經濟學研究領域,是受了好萊塢電影的影響。

阿姆斯特朗回憶,一天曆史課上,老師放了一部講述Jim Fisk在1869年試圖操縱黃金市場的影片《Toast of the Town》。片中一個叫Cary Grant的人報出了162美元/盎司的黃金價格。作為一名貴金屬炒作行家,阿姆斯特朗當然知道黃金在1960年代只有35美元/盎司。開始他以為162美元/盎司的價格是好萊塢亂編的,但是去圖書館查了1869年的《紐約時報》後,他驚訝地發現1869年的黃金價格確實到過162美元/盎司。“我人生中第一次面臨傳統觀念的悖論”,他說。“黃金在1869年怎麼可能要162美元,而1960年代只需要35美元?通貨膨脹不是總是向上的嗎?如果一美元在1869年值很多,那麼經過通貨膨脹的調整,1869年的黃金價格應該相當於1960年代的幾千美元。

如果價值不是線性的,那什麼是線性的?

答案很簡單,是時間。對,時間是線性的。於是,時間在經濟歷史長河中的主要表現之一——經濟週期,成為了他的研究對象。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上世紀70年代初,生於1950年(恰巧是熊彼特的卒年)、年僅20餘歲的阿姆斯特朗提出了自己的“經濟信心模型”。我們知道,人的預期會對經濟產生重要影響,也就是所謂預期的自我實現。人的心中總是同時存在著貪婪與恐懼、樂觀與悲觀。當經濟度過了一段難關後,人們對經濟的總體形勢、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的信心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 當信心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投資者開始大舉進軍股市、樓市以及其他實體經濟,從而經濟開始進入爬坡階段。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物極必反,泡沫破裂,資金大量撤出,經濟形勢開始一路向下,甚至一瀉千里。如此循環往復,週期誕生了。

上週偶然翻看行情列表中,各類資產品的日線,周線,和月線,一絲隱憂浮現的腦海。

滬銅:週期之困,式微的霞光

滬銅:週期之困,式微的霞光

盤面思考:

1,用腳投票,全球大類資產掉頭向下,貿易戰升溫後,資金追高情緒降溫,甚至轉升為跌。

2,股票先行,上證指數跌破2800,CRB商品指數,滬銅指數滯後,但大類資產從來都是共振的,那麼誰對誰錯?

3,滬銅跌破近兩年的支撐線,破位是否已經開始?還是短期的誤單導致假摔?

滬銅:週期之困,式微的霞光

4,更深的視角,倫銅月線已經反彈到相對的壓力位;月線的壓力若不能突破,那麼下跌的空間如何想象?

5,若向上突破,供需端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需要怎樣的宏觀預期和資金力量去扭轉頹勢?

滬銅:週期之困,式微的霞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