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九局助扶貧,「第一書記」幫造血

貴州省錦屏縣河口鄉瑤光村因地勢險要,發展基礎薄弱,發展產業單一,貧困程度深,在貴州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新徵程中佔據關鍵一隅。駐黔央企水電九局敢於擔當,積極響應貴州省2018年脫貧攻堅“春風行動”,繼續選派最優秀的幹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發揮作用。

長期以來,水電九局通過黨建扶貧駐村幫扶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幫助建強基層組織、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精準扶貧、維護和諧穩定、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產業脫貧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

“第一書記”金家樑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開展產業扶貧既需要企業力量參與,更需要充分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讓想幹能幹的貧困戶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導力量。金書記到任後通過積極開展進村入戶的走訪調查工作,深入瞭解村情、民情和地況,掌握了瑤光村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沒有集體經濟的積累,“美麗鄉村”只能畫餅充飢。

金書記在村裡的全面調研結束後,走出了村子,對貴州省中藥材市場深入進行調研。帶領村支兩委積極落實錦屏縣產業發展規劃,經過綜合分析選擇了效益好、見效快、覆蓋面廣的中藥材產業,確定了在河口鄉瑤光村開展中藥材白芨種植的產業振興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目標,為當地找準了發展重點和突破口。

金書記還主動對接貴州省農業科學研究院品種資源研究所,爭取到省內中藥材種植專家在技術和管理的多方大力支持,為瑤光村與專業平臺“牽線搭橋”。他積極推動成立了河口鄉瑤光村農產業發展股份合作社,助力抱團發展村集體產業經濟,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積極性,產業脫貧的路子越走越寬。

“我自己也想脫貧致富,只是苦於沒有出路,現在好了,水電九局的金書記帶領我們搞中藥材,很有發展前景,實現早日脫貧我有了更大的決心和信心”,瑤光村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截至6月底,瑤光村中藥材白芨9萬株種苗目前已種植完成,到2021年秋季將達到豐產期,預計產量3萬斤,產值近300萬元,收益220萬元。按照規劃,今年瑤光村的中藥材白芨種植將達到50畝,為打造千畝中藥材白芨種植園打下堅實基礎。

近日,瑤光村的產業發展之路也得到了貴州省黔東南電視臺、錦屏縣電視臺等當地媒體的深度聚焦。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從黨建扶貧到產業脫貧,幫助貧困戶學習技術、自力更生,讓他們從根本上擺脫貧困,水電九局持續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中央企業的責任與擔當。“第一書記”金家樑幹在實處、謀在實績,結合實際開展特色中藥種植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靠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真正完成從“輸血”到“造血”的轉換。

水电九局助扶贫,“第一书记”帮造血
水电九局助扶贫,“第一书记”帮造血
水电九局助扶贫,“第一书记”帮造血水电九局助扶贫,“第一书记”帮造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