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大連甘井子區一個山村,村名似乎與萊陽蓋姓有關

大連市甘井子主城區以西,夏家河子海濱以東,兩者的中間地帶,是一片規模不小的山區。這片山區,在有的地圖上只標註了一個山頭,稱“鞍子山”;不過,在當地民間,人們一般把它叫做“磊子山”。前段時間,筆者有幸得以探訪此處。

探訪大連甘井子區一個山村,村名似乎與萊陽蓋姓有關

在這片山區的溝壑裡,分佈有數量不少的村莊,應該是歷史上闖關東時期陸續形成。因為地處山溝,這些村莊大多也就以“溝”命名,再在前面冠以姓氏,形成了於家溝、金家溝、范家溝、蓋家溝等村莊名稱。而筆者此次探訪的村莊,是其中的蓋家溝。

按照上述的村莊命名規則,蓋家溝似乎應該是一個蓋姓人為主的地方。而在歷史上,遼東蓋姓與膠東萊陽蓋姓頗有淵源,不少遼東蓋姓村莊的譜系,都可以上溯到“蓋演”(萊陽蓋姓始祖)。筆者此行,就是想探訪一下,大連甘井子區這個蓋家溝村,是否也與萊陽蓋姓有關。

探訪大連甘井子區一個山村,村名似乎與萊陽蓋姓有關

在山路上輾轉迂迴,繞過大連技術學院之後,才來到了蓋家溝村。這個村莊建在半山坡上,向東可以俯瞰遠眺城區。村莊的規模不大,僅有30餘戶人家,且居住頗為分散,在櫻桃園當中若隱若現。盛夏午後,在村裡很難找到人打聽。

探訪大連甘井子區一個山村,村名似乎與萊陽蓋姓有關

幾經折轉,打聽了兩戶人家,一問才知,原來蓋家溝村雖然冠以蓋姓,但蓋姓人頗少,現在住在村裡的,僅有一戶人家,且亦未見到。當地蓋姓淵源之事,因此未能探明。

探訪大連甘井子區一個山村,村名似乎與萊陽蓋姓有關

不過,村裡一位祖籍日照的徐姓老大爺,倒是介紹了“蓋家溝”村名的由來。當初此地為荒山,居民大多是陸續逃荒而來。其中,一戶人家先到,而蓋姓人家後來。理論上,應以先到者的姓氏作為村莊名稱,但蓋姓人家讀書識字,而另一姓人家則不通文墨,因此這個村莊取名為蓋家溝。不過,蓋姓人規模一直不大。後來,其他姓氏又陸續遷來,因均為外來戶,且沒有哪一個姓氏一家獨大,故此,蓋家溝這個村名就一直延續下來。

雖然村裡蓋姓不多,但終究是與蓋姓有關。若參考瓦房店蓋姓,其應該也是萊陽蓋姓闖關東之後。

探訪大連甘井子區一個山村,村名似乎與萊陽蓋姓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