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爲嫡出,阿濟格的境遇爲何不如多爾袞?

愛新覺羅·阿濟格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於萬曆十三年(1605年)由大妃阿巴亥所生,其下有兩個胞弟多爾袞和多鐸。縱觀阿濟格一生,其驍勇彪悍是有目共睹的,戎馬生涯,軍功赫赫,由最初所授臺吉到貝勒、武英郡王,順治年間,其地位僅次於四大貝勒,那麼為何在位封和碩英親王之後,便戛然而止了?甚至在其胞弟多爾袞死後而被削爵幽禁賜死?

同為嫡出,阿濟格的境遇為何不如多爾袞?

後金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攻朝鮮,授於貝勒。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其所帶領的清軍進入獨石口,進抵居庸關,攻克昌平,直逼北京,逼得明軍無人敢應戰,晉多羅武英郡王。在著名的山海關大戰中,作為清軍前鋒與其胞弟多爾袞、多鐸大破李自成農民軍,實現清軍入關,封和碩英親王。後又受命為靖遠大將軍率吳三桂、尚可喜由邊外直入陝西、四川,屢次打擊李自成軍隊,切斷其後路。阿濟格戎馬一生,成為清朝著名的開國功臣,為何不得善終?

同為嫡出,阿濟格的境遇為何不如多爾袞?

順治七年冬,多爾袞率阿濟格等一行人於邊外行獵,年底,多爾袞病重,因此密召阿濟格商議後事,也許是權力的交接,可嘆一人榮辱關乎萬家身家性命!於是,在其胞弟病逝後,阿濟格隨即展開權力的爭奪,欲當攝政王,一方面暗中召喚其子勞親率兵趕來,另一方面又脅迫兩白旗從了自己,少有權謀的阿濟格在遭到拒絕之後竟以兵戎相威脅,因此更加促使兩白旗倒戈相向,決定“依附皇帝而生”,最要命的是,在此時進行了告發,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同為嫡出,阿濟格的境遇為何不如多爾袞?

清廷在接到密報之時,立即進入戰時狀態,派重兵駐守阿濟格回京之路,順治帝親率諸王大臣迎多爾袞靈車,同時將阿濟格及其隨從三百騎盡皆拿下,粉碎了即將發生的兵變。因一場兵變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順治七年,將其幽禁,其子勞親也被革去王爵,降為貝子。由於其在獄中狂暴無禮,順治帝令其自盡。可以說多爾袞生前的顯赫是自己打拼下來的,但是不可忽視的還有一點便是其比阿濟格多了謀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