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半年虧掉14億,產業鏈布局才是重點

2018年A股跌宕起伏,本該踏踏實實做實業,這家公司卻忙著炒股:上海萊士上半年“炒股”虧了接近14億元。那些“不務正業”的公司值得警惕。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APP

2018年A股跌宕起伏,卻絲毫不影響“股神”的心。7月28日,被譽為“炒股高手”的上海萊士發佈2018年半年度快報,引起業界關注的一個“亮點”是,上半年“炒股”虧了接近14億元。炒股、購買理財產品,向來是上市公司熱衷的副業;但投資是把雙刃劍,在去槓桿的大背景下,那些“不務正業”的公司值得投資者警惕。

上海萊士:上半年“炒股”虧了14億

本該踏踏實實做實業,這家公司卻忙著炒股。

7月28日,被譽為“炒股高手”的上海萊士發佈2018年半年度快報,引起業界關注的一個“亮點”是,上半年“炒股”虧了接近14億元。

而這導致2018年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產生虧損8.55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減少220.64%。

“股神”半年亏掉14亿,产业链布局才是重点

事實上,在今年第一季度,上海萊士炒股已經虧了接近9億元,比上一年同期減少9.60億元,減少淨利潤達8.16億元。

而上海萊士2018年整年的盈利才僅8個億,其中包含部分投資收益。

有分析師,上海萊士在主營“賣血”業務的同時,還“兼職”炒股,幾隻股票,兩年時間,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加上投資收益合計17億,一度被媒體稱為“股神”。

創始人把不務正業玩出高境界

上海萊士,被業內譽為血液製品領域的龍頭企業。核心優勢是血液製品這一稀缺資源,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血站經營者。創始人鄭躍文,是個文藝青年,熟悉他的人認為,他的不務正業已經是相當高的境界。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國未對血液製品嚴格管控時,鄭躍文迅速在全國各地審批建立血站,完成全國佈局。

在2001年起,國家收緊血戰和血液製品的市場行為。此時,血製品企業牌照成為稀缺資源,行業壁壘提高。上海萊士成為領域內的佼佼者。更多可能的參與競爭者被關在了門外。這幾乎是一個時代發展的沉澱。

到今天看,這些稀缺資源,仍然令其他同業者難以企及。特別是在併購同路生物,邦和藥業以後,自己一家就佔據28家採血站。在2017年子公司收購血站的公告中,又可以發現萊士又收購了3家採血站。目前,上海萊士佔據了國內絕大部分血製品的市場。

上海萊士也是一家業界併購高手,千億市值也大都通過系列併購得以推動。

上海萊士掌舵人鄭躍文將眼光瞄向國際市場,2016年8月,萊士控股股東宣佈以現金10.59億歐元收購BPL100%股權。待BPL和Biotest都整合進上市公司,上海萊士隨後的年採漿量跨越3000噸,接近中國2016年總採漿量的一半。

2017年12月,上海萊士又完成了綠十字3家漿站的收購。目前,上海萊士共計有39個採漿站,2017年採漿量已經突破1000噸。

蘭州黃河:炒股淪成市值公司

對於曾被稱為啤酒“西北王”的蘭州黃河而言,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並不樂觀。根據公司日前發佈的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000萬~33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盈利707萬元相比,降幅在500%以上。

至於虧損的原因,蘭州黃河解釋稱,“主要是由於公司證券投資處置及持有收益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公司年營收從8.88億元,已經下跌至5.96億元,近幾年的盈利主要來源於公司證券投資。

“作為啤酒業的小區域品牌,蘭州黃河股東官司不斷,已經沒有機會再走出甘肅了。”啤酒專家方剛表示,啤酒行業強者通吃,現有競爭格局已經形成,蘭州黃河擴張的窗口已經關閉。

根據財報,從2010~2017年,蘭州黃河證券投資總收益為2.44億元,是公司扣非淨利潤總和7070.54萬元的3.5倍,尤其是2010年炒股為公司利潤的貢獻高達1.09億元。其中只有2011年、2016年分別虧損2305.96萬元、2145.84萬元。今年上半年低迷的市場行情,或讓蘭州黃河創下炒股以來最差“戰績”。

“很多企業在主營業務沒有太大起色的時候,都會進行一些理財性的投資。”一般來說這有點投機,也叫增加營業外收入。但是從整個行業以及理財方面去看,這並不是企業的立足之本,企業還是應該把主業做大做強、做精做深,才是發展之道。

在炒股的同時,蘭州黃河的市值管理已顯疲態,尤其2018年6月8日,一度入選國內證券市場市值最小的20家公司之一,以14.917億元位列第16位。

圍繞產業鏈佈局才是意義所在

此前網上曾有一個段子:北上廣深敗家行為排行榜第1名:賣房炒股;第2名:賣房;第3名:炒股。一位A股投資者表示,炒股是第一高危、費力不討好職業。不過,分析師表示,上市公司熱衷於“炒股”與實體經濟不景氣有關。

除了“炒股”玩成鉅虧的上海萊士、蘭州黃河,服裝業的巨頭雅戈爾也是股票投資最典型的代表。

也許是做服裝太累,也不好賺錢,雅戈爾近年來持續在股市上搏殺,甚至從A股炒到了港股,但2017年報淨利潤大減九成,正和投資港股中信股份被深套有關。弘業股份也公告上半年炒股虧損620萬元,拖累中報表現。

上市公司炒股,已經不是A股市場的頭一遭。雖然說這是上市公司對外投資的權力,有時也是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一種手段,但如果投資比例過大,甚至沉迷於通過炒作賺快錢,那對上市公司的長期發展將會產生負面影響。

分析師表示,上市公司炒股,除影響核心業務的競爭力之外,股市起起伏伏也會造成業績的大起大落,進一步放大股市波動的風險。

另外,也要堅決杜絕一邊有錢炒股,一邊卻哭窮再融資的情況出現,讓資金實實在在應用在實體經濟的投資中。對於那些現金流充沛的上市公司,應加大分紅比例,或者回購股票註銷;引導其用部分資金回饋股東,而不是盲目對外投資。

當然,如果把股市當作併購的手段,所投資的標的與投資方是同一主業,或者有上下游產業鏈的關係,那另當別論。如海螺水泥多次舉牌水泥股,在推動二級市場價值發現的同時,也讓自身取得不俗的收益,這樣的收益正是構建在主業的基礎上。而永輝超市舉牌中百集團、大北農舉牌荃銀高科、格力電器舉牌海立股份等,都是圍繞上下游產業鏈的佈局,攸關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做大做強,這才是上市公司參與二級市場股票投資的真正意義所在。

由於多數中報未披露,截止7月29日,僅有9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股票投資情況。

“股神”半年亏掉14亿,产业链布局才是重点

由於操作水平、入市資金規模嚴重影響到上市公司業績,隨著2018年中報陸續披露,相關“股神”股值得投資者留意。

公募清盤加速,“洋私募”加速抄底

上市公司各有自身的主業,而金融機構投資股票就是其主業之一,也有相應的投資團隊配套,今年他們的境況如何呢?從清盤數量來看,也是一個慘字。

Wind數據統計,截止7月29日,今年上證綜指下跌433點,下跌13.11%;成長股的代表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4.37%、9.02%,腰斬個股不計其數。

數據統計,公募加速“新陳代謝”半年清盤數量已創紀錄受累於上半年A股的低迷行情,公募基金清盤的現象此起彼伏,迄今僅半年多一點的時間,2018年公募基金清盤的只數為300只,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此前19年內地公募基金總共的清盤只數也就247只。

大泰金石識基研究院核心分析師王驊指出,今年以來股債雙熊,基金業績遭遇下滑,加上迷你基金體量小,無法通過加槓桿來做大規模收益,因而陷入惡性循環,導致業績和規模雙雙下滑。

在國內公募清盤加速之際,外資卻聞到了抄底的味道:近日,又一家新加坡資管機構:畢盛投資拿到中國私募牌照,外資搶灘A股再次加速。這標誌著已有14家外資資管獲得了中國內地私募牌照。畢盛投資成為繼富敦之後,第二家拿到私募牌照的新加坡資管。

據瞭解畢盛投資對中國股票市場投資規模約為23億美金,其中QFII額度為2.3億美金,RQFII額度為15億元人民幣(約2.2億美金),對外委託的投顧規模約為18.5億美金。

這表明,畢盛投資在中國市場權益類投資已達一百五十多億元人民幣規模。據悉,截至一季度末,畢盛對A股金融板塊明顯低配,持倉佔比只有0.7%,對通信行業、能源和公共事業為零配置;五大重倉股票依次為啟明星辰、東方國信、貴州茅臺、吉利汽車和永輝超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