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前秦之建立者 苻健用堅壁清野的戰術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

苻氏的姓氏起源很有意思。據史書記載,蒲洪是略陽人(今甘肅秦安),相傳為夏朝初期有扈氏苗裔,世代為西戎酋長,原無姓氏,鄰居見蒲洪家的池塘里長了一枝蒲草,長約五丈(約12米,普通蒲草約1.5米到3米之間),中有五節,略如竹形,當時人就稱呼蒲洪家為蒲草長的高的那家,又稱蒲家,於是蒲洪就以蒲為姓。當時又有讖語說"草付應王"(草付即為苻字),於是改姓苻(苻字本來讀"pu",同蒲音,現在統一讀"fu",同符音)。蒲洪去蒲姓改苻姓,意在應讖,建國稱王。

蒲洪善左右逢源之術,以軍事為基礎,以政治手段,遊走在各個強權之間而始終不倒,最終為後世子孫開創前秦帝國,打下基礎。

苻洪稱王改姓不久,降將麻秋為奪苻洪兵眾,設宴在酒中下毒鴆殺苻洪。苻洪世子苻健見情況有異,帶兵斬殺麻秋。苻洪臨終對苻健說:"中原不是你們兄弟能佔據的地方,關中形勝險要,我死後可鼓行西進。"言畢而死。

苻健(公元317----355年),字建業,苻健初名苻羆(pi),因避後趙皇帝石虎外祖父張羆之諱,故改名為苻健。符健作為符洪的第三子,能夠在父親去世後繼承父親的勢力跟石虎有很大的關係。

十六國前秦之建立者 苻健用堅壁清野的戰術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

苻健於繼位後取消三秦王稱號,向東晉稱臣,自任為東晉徵西大將軍,雍州刺史,並率領部眾西進,佔據關隴地區,公元351年,他乘後趙滅亡,關中豪強紛紛割據的機會,自稱天王,大單于,國號秦,史稱前秦,定都長安,建年號為皇始,第二年稱帝。

苻健在位期間,用堅壁清野的戰術擊退了東晉桓溫的北伐,他崇尚儒學,減免租稅,緩和了關中漢,胡之間的矛盾,使政權減趨穩固。

十六國前秦之建立者 苻健用堅壁清野的戰術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

公元355年6月,苻健病重,侄苻箐企圖奪位,帶兵衝入宮中,想殺死太子苻生,不料太子在東掖門內陪侍苻健,已經幾天沒有出宮,苻箐認定苻健已經死了,轉而引兵攻打東掖門,聲稱皇上駕崩,太子為人殘暴,不宜繼位,應該除去,苻健抱病乘輦趕到端門,指揮禁軍步列在門前,準備抗擊,叛軍猛然見到苻健端坐在那裡,都紛紛逃散,苻箐被苻健追捕,處死。

十六國前秦之建立者 苻健用堅壁清野的戰術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

幾天後,苻健病危,授其叔父,武安王苻安為大將軍,委以兵權,同時宣召丞相雷弱兒,太傅毛貴,太尉魚遵等大臣接受顧命,三天後,病死於長安富中太極前殿。在位5年,終年39歲,葬於原陵。

苻健死後的廟號為世宗,又改稱高祖,諡號為明帝。

十六國前秦之建立者 苻健用堅壁清野的戰術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

十六國前秦之建立者 苻健用堅壁清野的戰術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

前秦(公元351年-公元394年),五胡十六國之一。是氐族首領苻健建立的政權。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先後歷六帝,共44年。前秦盛時疆域東至海,西抵蔥嶺,北極大漠,東南以淮、漢與東晉為界。中原地區盡為前秦版土之下,史稱"東極滄海,西並龜茲,南包襄陽,北盡沙漠"。東北、西域各國都遣使和前秦建立關係,只有東南一隅的東晉與他對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