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

又到鳳凰花開的時候,伴著蟬鳴,又有一群年輕人畢業了。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難免焦慮彷徨,今天工控小編就從工控論壇中的精彩帖子中選取乾貨內容,聽聽業內前輩的聲音,分享給處在職業選擇期的畢業生或有進入工業自動化行業意向的朋友,供大家參考。

入行須知

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近年來乃至未來的一段時間,中國自動化方面的需求會呈爆發式增長,這是毋庸置疑的,中小企業也會大力提高自動化水平。

入行的動機有了,對於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來說,邁出第一步之前,首先要明確的是社會需要的自動化和從學校學到的自動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非自動化專業的朋友只要具備相應的素養,轉行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在理論知識方面,學校裡面的自動化是基於經典和現代控制理論。這兩個理論有利於思維方式的培養,對於做工程項目的程序員或設備維護的技術員來說,用處較大。

在必備的能力素養方面,我們展開來說:

編程能力

每個企業都有大量的管理以及控制問題,需要靠編程來完成。

與其他行業相比,在工業系統中,對編程的可靠性要求較高,要想做好這一步,工程師必須從具體操作中實踐。

溝通能力

交流、寫PPT、做報告,甚至編程序,從本質上來看都是溝通能力。

搞自動化總體上是服務於用戶的,必須與用戶有效溝通,溝通能力十分重要。

知識覆蓋要廣

由於工作中要和具體領域的人打交道,知識面廣才能更好理解對方需求,所以對於自動化領域的交叉學科如過程控制、機械控制、自動化儀表等也應當適當瞭解熟悉。

學習能力

自動化工作中往往會涉及很多不同行業,此時知識覆蓋就遠遠不夠了,所以要具備快速學習、適應的能力,在這一方面,基礎知識紮實是十分必要的,有利於迅速融會貫通。

通識學問

這一點其實所有做入職準備的畢業生都應該注意,除了專業知識,心理、禮儀、溝通技巧等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

對於工業領域來說,很多方法規範,如SWOT、5W1H、結構化分析等都很有用,應當適當掌握,以便更好適應工作。

選自網友“gchui”的帖子:《該不該學自動化專業?》中的觀點。

入門選擇什麼崗位合適?

能力儲備好了,入門第一份工作,崗位要如何選擇呢?

網友“謝謝你的愛1999”表示,首先心態要放好,剛入行可以找電氣工程師這樣的崗位,打好基礎,這些基礎工作是非常寶貴的經歷。

那麼問題來了,電氣工程師都在做什麼呢?

一般來說,電氣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包括以下這幾點:

1. 繪製、審核、把關和保管電氣工程圖紙;

2. 審核電氣施工方案,檢察施工過程中材料的規格、品牌、技術性能等與圖紙是否一致,對一般性質量問題進行及時處理並上報領導;

3. 督促檢查施工現場電氣施工情況,現場安裝調試電氣設備,分析處理現場故障;

4. 制定電氣設備及計量儀器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sop,維修計劃及週期檢查計劃,並協調日常的維修、保養及計量檢查等工作;

5. 建立、完善電力設備固定資產的統計及計量器具的檔案、統計、編號等管理系統;

6. 在電氣設備及備品備件的添置和工程項目中,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採購程序,把好質量關;

7. 協助各專業及部門的各類驗證工作。

具體到企業,也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有所差別:

網友“乖乖小笨熊”:一般常規公司是一個項目追蹤到底,但其中接線等有專人負責,電氣設計人員主要負責設計、製圖、調試、現場+客戶培訓,有的公司也會有現場+客戶培訓由專門工程師負責的。

網友“無火同人”:工作內容和公司大小有很大關係,小公司一般訂單量不大,電氣工程師負責的內容就相對較多,常常身兼數職。

網友“miy_gongkong”:一些大的公司或國營企業,往往工作內容會相對單一,會有專項工作專人負責的情況。

那些走了工控這條路的,現在怎麼樣了?

凡事需將目光放長遠,儘管每個人的經歷不能複製,但工控小編還是選取了幾個網友的經歷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的選擇有所幫助。

網友“小糖果”的五年工控之路

自動化專業,自2013年起,從事自動化行業5年,三線城市。

2012年畢業後,收到了某知名化工廠的offer,但工作節奏慢,學習成長的空間有限,於是放棄了這個工作機會。

之後,在機緣巧合下進入非標設備的小公司做PLC編程,在公司工作的一年左右時間,學習成長了很多,從實踐中培養了諸多能力,也得到了賞識和認可。

後來輾轉了另一家小公司,經過一年時間,越發覺得大平臺才是更好的選擇,於是進入了一家較大的公司,憑藉之前的經驗,工作也相對得心應手,如今工作兩年多,會在不忙的時候學習新知識,為新項目做儲備。

“在這行工作了五年的經歷差不多就是這樣,雖然最先工作的幾年工資不高,也挺苦挺累的,但還是感謝那幾年的經歷,打下基礎的幾年,教會了我幹這行最基本的能力和素養。我覺得幹工控,首先要有一個不斷學習的態度,然後就是多動手,多觀察分析(特別是維修的活),耐得住寂寞總會守得雲開見月明吧!”

網友“Peng621”關於體制的抉擇

專科自動化專業,畢業後進入國企設備維修崗位。

所處部門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行,相對單一枯燥,年輕同事很少,個人技術水平提升困難。

於是,開始利用業餘時間自學技術和相關的專業知識。但是體制內企業,審核步驟也很繁瑣,個人價值體現的空間不大,所以正陷入放棄穩定工作的抉擇中。

“幹3年了,我通過自學的方式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但行業發展快,對於被淘汰的擔憂一直困擾著我。所以相對上一輩對於企業穩定的看中,我認為過硬的本領才是穩定的根本,我還年輕,想從國企辭職。”

帖子是2016年10月的,相關內容以當時時間軸為準。

網友“lt589”的年薪20W電氣工程師之路

2010年畢業參加工作,座標無錫。

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受到家庭影響,畢業伊始從事了模具設計,但根據個人興趣最後選擇了自動化行業。

正式從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設備維護,但剛從學校走出來,經驗嚴重不足,於是潛心學習,熟悉工作內容後,發現崗位屬於設施工,不甘心,就又重新尋覓新工作。

在不斷的面試和對比中,決定做電工,2013年,進入一家韓國汽車配件企業,在此期間不斷學習,將此前較差的基礎知識提升了不少,進入了發展的平穩期。

轉眼到了2017年,受到“樂天瑪特事件”的影響,公司發展壓力大,於是跳槽到一家公司的電氣設計崗位,在此期間,選型、出圖、編程、調試等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實現了電氣維修到電氣設計的轉型。

後來因為家庭原因,輾轉換到了現在的工作,也算正式做到了電氣工程師的崗位。

“工作6年,分享一下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吧。如果以後開公司,就做非標設備,技術起家,應該也不錯。如果不開公司,我決定走另一條路,學習上位機編程,學好上位機高級語言,做高級電氣工程師。工控之路,道阻且長。”

看了論壇中網友們的分享和評論,小編陷入在鮮活又真實的工程師世界裡,無法自拔。

也許是出於對行業的熱愛,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正興致勃勃,也許正痛苦掙扎,這都是當下工控人的寫照。

最後,希望出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朋友們,不要害怕選擇,勇往直前,讓人生有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