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女童「乳房發育」、「陰道出血」,竟是把這個當糖吃了!

女孩姍姍(化名)兩歲多了,近幾日媽媽在給姍姍洗澡的時候發現,孩子的乳房比平時大了些,乳暈有些發黑,下體偶然還有少量的血流出。這可把媽媽嚇壞了,“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可能發育來例假?”於是帶著孩子到南京醫院就診。醫生查看後表示,雖然孩子的症狀與性早熟很像,但這麼小的孩子更大的可能性是誤服避孕藥或疾病所致,建議入院詳細檢查診斷。

入住內分泌科病房後,主任醫師仔細查看了姍姍的情況發現,兩側乳房明顯變大,乳暈、大小陰唇均有色素沉著,陰道的分泌物也很多。“孩子的情況更像是短時間內攝入了大量雌激素所致”,醫生隨即詢問家長,孩子近期是否誤食過避孕藥。姍姍的媽媽說,沒有,我們家沒有“避孕藥”,不會是誤食。

排除誤食因素,腎上腺增生、腫瘤,腦垂體腫瘤等疾病均有可能引起以上症狀,醫生便安排姍姍進行了相應檢查。然而,一系列檢查結果顯示,姍姍的腎上腺、腦垂體都很正常,不存在病理性因素,最終綜合診斷為外部因素造成的假性性早熟。醫生再次詢問:“家長再回憶下,會不會帶孩子去別人家玩的時候誤食了?周圍的孩子有沒有類似的狀況?”此時,姍姍的奶奶突然想起,前幾日鄰居和她提起,自家五歲多的小孫女也出現乳房變大變黑的情況。最終調查得知,原來是鄰居家的孩子把避孕藥當成糖果,和姍姍分著吃了好幾顆

兩歲女童“乳房發育”、“陰道出血”,竟是把這個當糖吃了!

據悉,醫院內分泌科每年都要接診幾十例因誤食避孕藥導致假性性早熟的患兒,高發於1-6歲,活動能力強、認知不完全的孩子。誤食後需3-6個月才能將藥物完全代謝,隨後症狀便會逐漸緩解、消失,大部分愈後良好。但避孕藥中大量的雌激素會對身體造成重大打擊,損傷女孩的子宮,對男孩的肝臟和代謝功能也有影響,甚至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生育能力。

南京世紀現代婦產醫院提醒家長,大部分的避孕藥包裹了糖衣,口感香甜,極易被孩子誤認為是糖果,還會和周圍的小夥伴分享,家長一定要將其收好,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一旦發現孩子有上述病例的症狀,需首先檢查家中避孕藥有沒有少,少了幾顆,再問清孩子是偶然吃了一次,還是經常吃,隨後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詳細告知醫生孩子的誤食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