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業變革半年記:轉型消費金融或將煥發第二春

信託業變革半年記:轉型消費金融或將煥發第二春

2018年上半年剛剛過去,對於整個信託業來說,這半年的變化可謂是膽戰心驚。信託行業連續多年迅速增長的業績突然經歷滑鐵盧,首次呈現負增長。行業寒冬的論斷此起彼伏。

不過震盪也就意味著轉機,在整個行業唱衰之際,同牛科技以消費金融為切入點為信託業開闢了全新的賽道,贏得了業內一致讚譽。

2018信託業進入監管元年挑戰倍增

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5.61萬億元,信託的資產規模同比下降了2.41%,為信託業兩年多來首次出現下滑;事務管理類信託規模大幅減少5000億元,這也是三年內首次出現首次負增長。

曾經迎來“黃金時代”的信託業在2018年正式迎來行業拐點。隨著通道業務的萎縮,26萬億的規模已成行業頂峰,信託業超強吸金盈利的神話成末日黃昏。

究其原因,是因為一貫缺少規範的信託引起了主管部門的關注,嚴格的監管政策接連出臺。

上半年的銀監會信託監管會議上,監管部門重點強調,要嚴控通道業務,三年內清理非標資金池。在監管層面多次明確表態壓降信託通道業務的背景下,信託業成金融監管處罰的重災區。2018年7月20日,銀監局公佈了對廈門國際信託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並罰款60萬元。今年以來各地銀監局共有9個銀監局向11家信託公司開具15張罰單,該數據超過了2017年全年23張罰單的一半。在此關口,整個信託業展業規模和數目都大大受限。

傳統信託開啟新賽場消金成最佳伴侶

這也意味著,作為金融業第二支柱的信託,將迎來最大規模的轉型潮。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新科技引導消費升級,消費金融迅速成為時下最熱門的金融類別。據行業數據顯示,消費金融將成為未來強勁增長的方向。預計到2018年末,我國消費貸款餘額將超過5萬億,未來有可能成長為10萬億規模的市場。

信託公司穩定的資金來源和較大的資金規模是其進軍消金得天獨厚的優勢,過去半年,一些優秀的頭部信託公司已經開始積極創新,謀求變革,開闢新戰場,將業務方向轉戰消費金融。

信託擁抱科技同牛科技成信託公司領先服務商

要進軍以互聯網化為特徵的消費金融,信託公司必須解決技術支持和場景落地的兩大難點。作為傳統金融的典型代表,信託行業的互聯網化與科技屬性卻十分落後,與其重新建立,毋寧聯合金融科技攜手共贏。

因此,以提供系統化金融SaaS服務為主營業務的金融科技公司就成為了信託行業轉型升級的最好合作夥伴。浙江同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佼佼者。

在技術支持方面,同牛科技自主研發以“海鷗多層感知神經網絡系統”和“反欺詐大數據雲系統”為核心的消費金融SaaS系統,不僅擁有13項軟件著作權,更有15項計算機創新技術正在申報國家級專利過程中。系統可以為信託公司提供從風控管理、系統搭建、電商場景接入等一站式技術支持和服務。

在場景運用方面,同牛科技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優勢。早在幾年前同牛就率先佈局場景分期市場,目前B端用戶已完成消費分期場景達100多家,開拓包括電商、教育、旅遊、醫美、租車、租房、零售、3C、海淘等多達50多個消費場景,為信託公司打通資金端到場景端的通道。

憑藉超強的技術實力和豐厚的場景端資源,全國涉足消費金融的20多家信託公司中已有十餘家選擇和同牛科技合作。目前同牛科技累計撮合的放款額超過500億元,成為信託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先服務商。

同牛科技與信託公司的實踐為行業開闢了一個快速轉型升級、提升收益的全新發展方式。未來,科技公司與信託公司在消費金融領域的合作將會越來越常態化,這種獨特的發展模式或將成為整個信託業煥發第二春的重要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