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教授“无聊”的米虫吃塑料研究,竟有杰出成果

相信每个人家中都有米箱,而米箱里有米虫也是见惯不怪,也有米箱内装米的塑料袋被虫子吃掉的经历。

那么,问题来了,被虫吃掉的塑料究竟是留在虫子的肚子,还是排泄到米里呢?

北航大学教授杨军却为着“无聊”的问题,埋头苦干,潜心研究13年。

北航教授“无聊”的米虫吃塑料研究,竟有杰出成果

伟大的发现,往往在于对一件简单的事,反复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不为人知的奥妙,有些也成为了造福人类的发现,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是在被苹果砸中开始的。

2004年春节,杨军教授在做饭,发现一个塑料袋里的小米生了很多虫,袋子被啃了许多小洞,竟有蛾子飞了出来。

脑中却闪出了一个想法:虫子咬破塑料袋后,把塑料吃进去了吗?如果吃进去了,消化了吗?  

“如果能证实虫子确实吃进塑料并且将其分解的话,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杨军说。

北航教授“无聊”的米虫吃塑料研究,竟有杰出成果

经过十来年的研究,杨军最终发现,虫子体内存在阿氏肠杆菌和芽孢杆菌,这两种菌株的确可以靠“吃”塑料薄膜“活下来”。

而今,杨军的成果,美国已有20多家家庭农场开始用泡沫塑料养殖黄粉虫。其研究结果也已进入多个国家的科学博物馆、中小学教材或者参考书。

事实在一次证明,不要忽略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即使它小到能用省略号代替,因为伟大的发现都是从无聊的问题开始,经过潜心的研究,转化杰出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