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嘆爲觀止!

一把鉗,一把鑷,

堅硬的金屬變為柔韌的絲線。

一盞燈,一束火,

細密的金絲包裹溫潤的寶石

訴說古老的華美

掐、填、攢、焊、搓、錘、崩、打

是匠人的執著,是歲月的沉澱。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花絲鑲嵌技藝屬燕京八絕之一,據說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此技藝,而最早的歷史記錄出現在唐代,到明代技藝達到最高峰,由於用料珍奇,價值昂貴,一向是皇家御用之物。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金絲皇冠(明·萬曆)

1958年,北京定陵出土了萬曆皇帝的金冠。金冠重826克,完全由518根直徑0.2釐米的金絲編織而成,孔眼勻稱,外表光亮,沒有任何接頭痕跡。冠上鑲嵌二龍戲珠,姿態生動,龍身細鱗也是金絲掐成。

這個金冠是花絲鑲嵌的經典之作。清朝時成立了造辦處,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手工藝人,當時花絲匠人主要服務於宮廷,這門技藝也被視為皇家工藝。清亡後,這些藝人散落於北京前門、花市一帶。

從此世界得以窺見這繁複華美的花絲為世間增添的奢華優雅之美。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繁花》手包

在APEC會議上,作為國禮贈送給APEC成員國領導人配偶的《繁花》手包套裝使用的就是傳統的花絲鑲嵌工藝。“採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

在精美的小手包上面,每6顆小棗核樣式的花瓣組成一朵棗花,朵朵棗花相連,構成了一面綿延細緻的“棗花錦”,工藝之精湛,設計之巧妙著實令人稱讚。

“花絲鑲嵌”可稱為金屬工藝中最精巧者,它不單單是一件作品,更是一件藝術品,每一件花絲鑲嵌的作品都不能按材料的重量去計算成品的價值。因其工藝繁複,且瀕臨失傳,由於花絲鑲嵌工藝製作難度大,程序複雜,且人才培養週期長,難以形成規模化、系統化的培養模式,這就造成了熟練工匠後繼乏人、老齡化嚴重等問題。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北京目前只有十幾個人懂此技術,且平均年齡超過50歲”,加之手工藝製作長期以來“藏在深閨”,人們對其缺乏瞭解和認識,學習者相對不多。從事花絲鑲嵌的工藝美術大師全國僅50人左右。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一組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歎為觀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